第13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納命來!」

  他身上沒有武器,但那殘缺讓人放鬆警惕的右手,那尖銳的骨頭,就是武器,雖然對趙無恤的銅甲無可奈何,但也足以刺穿肌膚,刺入脆弱的喉嚨,眼眶!

  ……

  也是趙無恤警覺得及時,喊的夠早,說時遲那時快,那人身後的眾黑衣撲了過來,將他整個人壓倒在地,嘴巴埋進泥濘里,眼睛卻越發通紅,看向趙無恤的眼神,已經是一片殺意和怒火!

  「留他性命!」有驚無險,趙無恤也未失態,拔劍在手,撩開那人披頭長髮,仔細端詳片刻後道:「我見過你,那是在我父中風後,我連夜趕赴成鄉,卻遭到群盜襲擊,你就是他們的嚮導……」

  「想不到趙將軍身居高位,卻還能記住我這個無名小人。」那人冷笑不止,神態再無裝出來的害怕,只有無畏,渾然不懼橫在脖頸上的鋒利劍戟。

  「所有給我製造過麻煩的人,我都印象深刻,比如你,比如知瑤。」趙無恤直起身來,漆萬將那個在地上滾了幾滾的頭顱檢查後送了過來,趙無恤只看了一眼便知道,這並不是知瑤的首級……

  「知瑤的首級被你藏在何處?」

  那壯士裂開嘴,他剛才啃了滿口黃泥,又被黑衣侍衛打碎了一口牙齒,看上去很是猙獰:「無可奉告!主君的頭,豈能被你得到!」

  「方才我的話你應該聽到了部分,難道就不希望屍首重逢,讓他能體面地入葬?」

  那人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還是梗著脖子吼道:「汝等奸計百出,不是臨陣倒戈就是埋伏,誰知道所言是真是假!」

  「兵者,詭道也,家國大事,唯戎與祀,事關宗族存亡,兵卒生死,我不可不傾盡全力,哪怕是陰謀和詭計。但在這件事上,我沒必要騙你,若執意要羞辱知瑤,他的屍身已被我大卸八塊了。」

  那人默然不語,偏著頭不說話,這應該是知瑤手下最忠心的死士,藏匿了知瑤的頭顱,又斷去手掌削骨為刃,只為靠近自己,拼死一擊做一場震驚天下的刺殺,想要為他的主人報仇泄憤?真是剛烈無比。

  想到這裡,趙無恤突然心有所動,這個人莫非是……

  「可否報上你的名來?」

  對此他不必隱瞞,那人抬眼,驕傲地說道:「豫讓,知氏君子之臣,豫讓是也!」

  「豫讓?」這個人的名字給他的印象是如此的深刻,絕不亞於知瑤、夫差、勾踐,不過他的名字一般是和專諸、荊軻並列在一塊,他們是刺客,是先秦時代一抹奇異的風景。

  雖然歷史已變得面目全非,但這命運中的宿怨啊,真是解開一環,又生一環……

  趙無恤無奈地笑道:「豫讓,你還是來了……」

  第804章 三家

  趙無恤端坐在廳堂內,看著窗外雨水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距離知氏敗亡的那場圍殲戰已經過去了兩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冬雨為戰場的收尾工作帶來了很大麻煩,丘陵、河谷、城邑都籠罩在雨絲織成的濃霧中,避雨唯恐不及,繼續趕路成了奢望。

  在全滅知氏突圍之兵後,趙無恤將大營移到了端氏,端氏城是沁水河谷的一座千戶城邑,東以巍山為依,西有榼山為屏,從北至南是千年流淌的沁河水。趙韓兩家分別占據端氏城一角,因為前路便要深入上黨山地了,山谷高深,道路險窄,只能等這場雨過後才能繼續行軍。

  所幸他們的後勤壓力不大,知氏在端氏囤積了大量糧草,足夠大軍吃上半個月。

  「鄢陵之戰後,晉軍在楚軍大營里吃了整整三天飽飯,如今吾等的待遇遠朝當初。」

  大勝之後,又能飽食,眾人心情都很不錯,趙無恤正與手下將吏說著笑,卻聽外面有侍衛來報。

  「韓軍將到!」

  明快的腳步踏破雨點聲抵達門前,韓虎也不客氣,推門便入。兩人私交甚厚,甚至已經結成了兒女親家,為兩個尚在襁褓的新生命定下婚約,就不必講究那麼多虛禮了。

  趙氏的將吏們見禮後便知趣地退下,將略顯狹窄的廳堂留給兩位家主商量軍政大事。

  將滴水的大氅交給豎人後,韓虎和趙無恤在案幾兩側對坐,他拭去白皙額頭上的一點雨滴,看著外面下個整整一天的雨,心有餘悸地說道:「幸好在這場雨前結束了大戰,否則還不知要拖到什麼時候,一不小心就得明年開春再戰了。」

  趙無恤讓豎人將溫暖的銅燎爐往韓虎那邊移了移,又親自倒了一碗溫湯遞給他,笑道:「十月初冬就是這樣,雨水雖然不大,卻下個不停,正所謂一陣冬雨一陣寒嘛。大戰後的疲憊最容易讓惡疾乘虛而入,三軍士卒病倒的不在少數,都被我留在泫氏邑隔離,子寅也要注意身體。」

  韓虎接過溫湯後略一猶豫,聞了聞,有一股藥味,但入口卻沒那麼苦,他只能嘗出來有生薑,砸了咂嘴道:「不好喝。」

  「這是靈鵲醫者製作的預防藥湯,飲者身暖。」

  韓虎不疑有他,一飲而盡,將碗輕輕放在案几上,開始直奔主題:「雖說是為了讓士卒麼稍事休憩,也是為了避雨,但吾等還是不宜在此久留,要知道戰事拖的越久,就越容易生變。此戰之後,范氏殘部盡滅,公室和知軍也殘了大半,知瑤一死,知氏便沒了能戰的將領,雖然在新絳、河西、上黨和知邑還剩著近萬殘部,但已不足為慮,正是大舉西進的時機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