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入夜時分,營內依然有一隊隊巡邏士卒不時穿插而過,低聲呼喝應對哨令之聲不時響起,氣氛森然。

  趙無恤的中軍大帳左近,百餘名黑衣侍衛們凝神靜氣,仔細警戒著四周,雖然在大營之中,但是他們依舊小心翼翼,主將性命攸關,來不得半點兒戲。

  此刻中軍大帳之內,燈火通明,一場軍議剛剛結束,待將吏們陸續離開後,就只剩下略顯疲倦的趙無恤和佐吏項橐了。

  「主君,接下來便要開始正式的強攻了?這樣的話,傷亡只怕不小。」項橐拿起案几上進攻光狼城的計劃書問道。

  趙無恤讓為自己揉太陽穴的豎人退下,對項橐說道:「若是圍而不攻,鼓號長鳴,步步緊逼,時間越久,則守軍士氣越是低下,如此不出十天,敵軍糧盡,必將棄城而逃,到時據大營之利而痛擊,不費吹灰之力,你的想法可是這樣的?」

  「臣之所思正是如此!」

  「只可惜,我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趙無恤將案几上的雜物統統扒拉下去,只剩下幾封早就擬好的簡帛、信件。

  「贏得戰爭不僅要依靠刀與劍,還需要靠簡帛和筆墨……」

  在籌備最後的進攻計劃同時,趙無恤也得跳出這片彈丸之地,放眼整個晉國。長平之戰的消息,也差不多該傳到新絳了吧,魏侈既然已經叛知,想必虒祁宮內外定是一場腥風血雨。魏駒這幾日出工不出力,想必也有故意拖延時間,好讓新絳局勢落入他魏氏手中的打算。

  所以他才派偏師西去,主力也不能在這裡拖太長時間,新絳之局,夜長夢多啊。

  「光狼城彈丸之地,知瑤兵不滿萬,將吏不過百,如今又失背後山嶺之利,僅靠那幾丈高的城牆,根本阻擋不了我大軍的強攻,只不過三家都不肯盡力,這才讓彼輩多活三日。如今盡知城內虛實,只等後日公輸班將投石機建成,破光狼城便如囊取物,不必擔憂。當然,我也希望知瑤耐不住,提前衝出來,要知道,我故意只留了少量守卒在西北面的山道上,這一線生機,看上去誘人極了……」

  輕描淡寫地說了這些話後,趙無恤繼續讓項橐協助自己,將一張張淡黃色的竹紙寫滿篆字後加蓋趙氏家主之印,被分批裝入信封或竹筒中。

  它們將發往晉國太行以西各家獨立的大夫處,戰爭塵埃落定,他們也差不多該學學魏氏「舉義」了,晉國除了河東是平原外,其餘疆域多數是山間盆地,趙無恤可沒興趣讓大軍一個山坳一個山坳地去曠日持久地圍攻。

  他希望在今年之內,為晉國六卿之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時間,大帳內外顯得格外安靜,只能聽到黑衣侍衛巡邏的腳步,以及筆寫在紙上的沙沙聲……

  忽然間,趙無恤不再念信的內容,他耳朵一動,似乎聽到了什麼聲音,項橐也止住了筆,一臉疑惑地茫然四顧。

  似是遙遠的喊殺,也有金鼓陣陣,但不是從趙營傳出的,而是在很遠很遠的位置……

  東、西、南、北,究竟是哪個方向?

  「來了……」趙無恤話音剛末,漆萬掀開營帳走了進來,拱手道:「主君,營前斥候來報,知軍突圍了!」

  ……

  「什麼,突圍?」數個時辰前,光狼城頭,在豫讓聲稱自己願意去冒死刺殺趙無恤後,這個計劃卻被知瑤否決了。知氏君子隨即提出了一個新的計劃,讓豫讓、絺疵同時一愣。

  看著兩位左膀右臂的慘狀,知瑤心中不由一酸。三千死士只剩下豫讓寥寥幾人存活,他們是他的精銳,雖然沒能突破趙軍壁壘,但那是因為敵軍早有防備,且魏駒小人背叛在後。

  在魏氏反水後,這場戰役已經輸了,豫讓帶著那些死士阻斷趙軍大陣對自己的夾擊,讓知軍不至於全部覆沒在丹水東岸,已經夠盡責了。他又如何能讓他再為了百分之一的刺殺機會,再入趙營冒險一次呢?

  他性情如此,自問做不到視臣子如路人、走狗的程度……

  與其如此,還不如尋求另一個機會,雖然也僅有十分之一的成功機率……

  知瑤扶著劍道:「不錯,從城頭望過去便知,趙軍防禦森嚴,別說是活人,連飛鳥都無法飛進去,汝剛剛死裡逃生回來,再進去只是白白送死,奈何讓趙氏多一顆祭旗的頭顱呢?與其你一人去白白送死,不如七千將士一起求活,突圍出去!」

  豫讓的眼睛瞪得如銅鈴一般,他的身手在晉國各卿武將家臣里數一數二,在崎嶇陡峭的山間也能如履平地,乘著夜色跑到包圍圈外並不難,甚至有信心悄悄潛入一個軍營不被人發現,可若知軍集體突圍,他並不覺得有什麼希望。

  「如今的形勢是,不突圍亦無希望,守城士卒連傷兵在內不過七千人,看似很多,可城外趙魏韓三家更多,足足有七萬大軍!我軍死守孤城,前無去路,後無援兵,糧草只夠三天之數。現在敵軍已知光狼城虛實,更有發飛石的攻城利器,下次攻城必定更加兇猛,試問以七千士卒還能不能擋住十倍敵人全力進攻?歷經血戰的士卒沒了糧食,還不能如同這三天一般勇猛,頑強擊退敵軍的進攻?」

  眾將吏點頭不已,知瑤說的有道理,光狼城的糧食都是從端氏運來的,端氏的糧食又是從上黨、新絳、安邑運來的,如今已經被趙軍切斷,知軍若不突圍,糧秣盡了,便只能束手就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