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在戰車下仰頭說道:「父親切勿冒進,無恤已經入晉國境內,再過七八天就能回到溫縣了,一定要在軹關等他!」

  趙鞅回頭看了女兒一眼,點了點頭,讓御者策動駟馬,他則舉起一隻手臂宣布出發。頓時戰鼓雷鳴,號角吹響,吊橋轟然放下,他帶著四千人馬浩浩蕩蕩離開溫縣,長矛高舉,旗幟飄飄,開始朝太行山地邁進。

  季嬴目送他離去,雙手不安地放在胸口,她統轄著惶恐和害怕的大軍,比趙鞅所帥的人要多得多。有時候她真恨不得自己是男兒身,能拿著劍與父親和弟弟一起踏上戰場,與彼同袍。

  然而這不可能,男主外,女主內,她的戰場在這裡,在溫縣。

  她不能讓別人看出自己的情緒,收斂,微笑,目光平和地看向那些與她一同送別趙軍的溫縣女眷,她們的身份是母親、女兒或妻子。

  趙氏領地如今十分空虛,除了朝歌還留下些人外,河內的適齡男子幾乎被徵召一空,溫縣只剩下趙廣德帶著一群由老弱傷兵、豎人和未經訓練、甚至尚未成年的童子組成的守軍,滿城婦孺就靠他們來保護。雖然此子已經成長了不少,年前還娶了魯國孟氏的女兒做夫人,可季嬴仍信不過他,也許是因為在她眼裡,除了弟弟無恤外,所有人都靠不住。

  她現在只能向昊天祈求,以自己的性命為注,祈求父親平安,祈求無恤早日歸來……

  仿佛是響應季嬴的號召,六月初時,趙無恤已在匆匆回師的途中,他們抵達了大河岸邊,糟糕的是陳氏船隊控制了這裡,搭建浮橋渡河並不容易,他們為此耽擱了兩天時間。

  不得不承認,靠海吃飯的齊國人依然是北方水軍第一,尤其是在大河上很有優勢。雖然盜跖一度給陳氏的航運造成巨大損失,可在他走後,溫縣那點船隻根本無力與之爭鋒,大野澤的舟師或能一戰,可那裡與大河根本就不相接。

  趙無恤自有應對之策,他只是讓大軍將馬頭北調,做出北上攻擊夷儀的姿態,陳氏的船隊頓時慌亂了,這是他們的命門。很快,一艘小舟舉著白旗從河中劃來,來者是一位名叫陳豹的年輕人,他給趙無恤帶來陳恆的親筆信。

  無恤也拿足了架勢,他無禮地箕坐在行軍凳上,連坐席都不給陳豹一張,就讓他在旁邊好好站著。他看過之後一言不發,將信揉成一團,笑容卻很玩味:「我沒看錯罷,陳氏,想要與我和解?」

  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

  齊國陳氏別的不敢吹,生養卻是一把一的好手,隨便哪家都有五六個子女。一百多年下來,從陳國逃亡的公子後人已經在齊地開枝散葉,更難得的是,不單數量多,質量也過硬,一代代家主里沒有誰是吃素的,其餘司馬穰苴、孫書、孫武等旁支子孫也名聲響亮。

  這奉命帶著船隊在大河上監視趙無恤大軍舉動的陳豹,正是陳恆的族弟,他得到的任務本是看住趙軍,為陳氏那萬餘人留出足夠的撤退時間——要是趙無恤一拍腦袋,去堵截正在回師的陳恆,他們家可要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避免與趙軍交戰,是陳恆放在第一位考慮的事情。

  所以在趙無恤渡河不能,做出北上夷儀的姿態後,陳豹便慌了,他連忙拆了陳恆之前遞給他的信,按照上面說的掛起白旗,乘坐小船來岸上見趙無恤,表明他們陳氏的「善意」。

  「善意?」趙無恤指著在大河上拋錨停泊的陳氏船隊冷笑不已,大翼一,中翼小翼各十,此外還有艨艟十餘,已經是一支不容忽視的水上力量了,任誰想橫渡大河,都得考慮一二。

  「我只看到陳氏與我為敵的決心,絲毫不見善意。」

  「將軍息怒,我也是第一次指揮船隊,難免調度失誤,以至於各船誤會了我的意思,竟阻攔貴軍回國,實在是不該。但陳氏家主和世子的確想與趙氏和解,吾等拳拳之心……」

  趙無恤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夠了,也不用說漂亮話,你此來所為何事?」

  陳豹訕笑道:「舟師會讓開河道,讓將軍順利歸國,從此大河以西、泰山以南歸君所有,陳氏在高唐、東萊,兩家有事則休戚與共,無事則風牛馬不相及。」

  「陳氏撇開齊侯來與我請平,這是為人臣子的本分麼?何況我現在突然不想歸國了。」

  趙無恤打了個哈欠,對旁邊的將吏家臣們說道:「齊國在汶水邊大戰損兵折將,國內諸卿不合,正是我恢復舊疆域的好機會,屬於魯國的汶陽之田已經被我的司馬柳下跖拿下,屬於晉國夷儀也得拿回來,這樣我歸晉時才有底氣。」

  眾人皆笑,陳豹大急:「夷儀堅城,守卒數千,將軍疲憊之師,何苦去兩敗俱傷?」

  趙無恤笑了:「疲憊?我在魯國已經休息夠了,將士們紛紛抱怨筋骨都開始鬆弛,正摩拳擦掌要再下一城。何況你當我是齊侯,只知道用人命去堆?」

  他輕輕一擺手,公輸班便得令而去,就在陳豹還懵懂不已時,沒多會,江邊便傳來了一陣雷霆般的發石聲響,數架布置在灘涂灌木叢里的弩砲齊齊發射,對著百餘步外的陳豹大翼射出了幾枚十幾斤重的石彈。準星有限,基本都落空掉進水裡,砸出大大的水花,唯獨有一顆直接命中船頭,砸得船劇烈晃蕩,上面的人驚恐不已,連忙轉向駛遠。

  「這是……」陳豹看得目瞪口呆,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