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知是知氏的埋伏,汝等卻還自己往裡面鑽!」陽虎指著段規怒目而視,他的憤怒是有原因的,先東後西的戰略是他力主的,如今正要拿下帝丘,完成計劃,西面卻傳來了這般噩耗,怎能不讓以為大事將成的陽虎怒火中燒?

  韓氏真是像狗彘一樣的盟友啊!他心裡如此想道。

  趙無恤卻從這番話里知道了更多東西,他說道:「不對,你沒說實話,此戰的戰報我也從朝歌得到了,那些損失的趙兵又是怎樣回事?」無恤深知,無論是溫縣的趙鞅、趙廣德,還是邯鄲的郵無正,亦或是晉陽的董安於,都不可能背著自己幫韓氏冒險,如今趙氏的精力放在東面,他們希望西面能維持現狀。

  段規低下了頭,知道是瞞不過去了,若韓氏還想得到趙氏的幫助,這次最好實話實說。

  「請趙將軍勿怪,這次救平陽之計,其實是趙氏的樓縣大夫竇犨提出的。竇犨與韓氏世子(韓庚)有故,便提議韓氏出大軍從銅鞮渡少水,威脅舊絳,逼迫知伯調平陽之兵去救,他則盡發樓地的兵卒三千從背後救下平陽,誰料……」

  誰料韓氏完全高估了自己的能耐,韓虎帶著八千韓軍西進冒險想著自己只是吸引敵人注意力的佯攻,不打仗就行,結果卻在「黃父」這個中了埋伏……

  趙無恤不用看地圖就知道韓氏敗在何處,「且慢,文公十七年,晉文公大蒐於黃父,黃父這地方一馬平川,怎會中埋伏?」

  段規慚愧地點了點頭:「敵軍是在天色將黑未黑時,從霍太山里鑽出來的,我軍趕了一天路剛剛紮好營地,所以猝不及防。」

  「汝等的斥候呢,韓氏亦組建了偵查用的騎兵,莫非韓氏君子不知道放出騎從到二十里外巡視?又或是他們什麼都沒看到?沒任何示警?」

  段規搖搖頭。「回來的人說什麼都沒發現。」

  「什麼也發現不了表示他們用不著眼睛了!」陽虎惡狠狠地說道。

  「將那些人的眼睛挖出來,交給替補的斥候,告訴他:四目比雙目看得清楚……若還是不行,那麼下一個人就會有六隻眼睛!」陽虎戴著面具的臉活像青銅雕塑,映射著火光,唯獨眼眶內是深深的陰影,讓人感覺陰森而兇惡。

  趙無恤不得不再度阻止狂怒的陽虎,「先生,夠了,讓他說完!」

  「當時的情形小人親眼所見,敵軍前鋒由一個持短劍大漢率領,自稱知瑤之臣,武藝了得,無人能擋他一擊。他砍倒吾等的衛兵,清除柵欄,以利主力攻擊。等兵卒醒悟過來,對方大軍已經躍過溝渠,手執劍戟和火把衝進營區。」

  「小人睡在東寨,只聽到打鬥聲,看見帳篷著火,四周一片混亂,我家君子組織起反擊,但無濟於事。後來才知道,對方是知氏的精銳,跟著知瑤滅了仇由國的兵卒,過去一年裡一直在訓練,養精蓄銳。於是等到入夜後,營地已經被敵軍攻陷,君子只能帶著殘兵且戰且退,次日凌晨渡過少水,幸而有銅鞮大夫樂符離接應,才沒有全軍覆沒……」

  知瑤……趙無恤耳邊再度響起了這個名字,他和他只在溫縣有一面之緣,過去一年裡知氏用兵很謹慎,知瑤的身影甚至不如他那兄長知宵出現得勤快,誰料憋了一年,就憋了這麼一個大招?

  「在銅鞮清點人數,我軍損兵五千,已不能再戰。」

  韓氏九縣十分分散,理論上的總兵力也不過兩萬多,這下一次性損失了五千,已經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別說是救平陽,就連能否守住上黨也是個問題。

  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那位興沖沖想要救援老友的竇犨,他那三千樓縣兵,也在平陽城下遇到了士鮒和知宵的伏擊,只逃回去一千……

  樓縣位於晉國西部,是個五千戶大縣,占地甚廣,西臨大河,東北則是晉陽。在竇犨送了一波後,還剩下晉陽、馬首、盂這三縣,以及防禦代國的要塞霍人共剩下多少兵?滿打滿算,也只有七八千人了,且分散在四縣駐守。

  別說陽虎,就連趙無恤也感到一絲頭疼,任誰都能看出來,經過兩場敗仗後,西面的局勢變得對趙氏不利起來。韓氏已殘,而本來完整得如同一個烏龜殼子的趙氏北部領地,也因為樓縣的損兵折將而不穩定起來。

  「竇犨!」陽虎的口氣更加憤怒。「我就知道,此等只會空談的所謂名士是靠不住的。」

  「不錯,竇犨,真是罪該萬死!」儘管韓氏不給力,又是自作主張又是遭到重創,但趙無恤依然得捏著鼻子和他們共存下去,所以這次戰敗的鍋不能讓韓不信韓虎祖孫來背,在段規面前,還是全部歸罪到竇犨頭上吧。

  「然,韓氏雖然有過,卻是竇犨自作聰明導致的,我家君子也是後悔莫及。」段規哪能不明白,連忙接嘴,「如今君子和銅鞮大夫退保少水以西,與知瑤的大軍對峙,平陽則更加岌岌可危,還望將軍施救!」

  趙無恤微微沉吟後道:「趙韓兩家休戚與共,自當相互扶持,只希望韓氏君子能與我兄弟同心,休要再自作主張了……」

  「這是自然!」段規連忙點頭哈腰,經過這次敗仗,他們是看明白韓氏的實力了,也就能跟著趙氏打打順風仗,自起爐灶是沒前途的。

  「至於施救之法,我需要召開軍議,貴使且先下去,等與眾將吏商量出結果了,自然會告知於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