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伍子胥低沉數日後,便再度鬥志昂揚起來,他在新吳王夫差身上看到了復仇的希望。他堅信夫差能繼承闔閭遺志,與他再來一場君臣際會。

  伍子胥是行人,是負責吳國與外國交涉,制定長遠戰略的人,他的目光放在三年、十年後,所以知道,想要讓吳國安心積蓄力量一舉滅越,就得先處理好其他方向的隱患。

  「欲想南向,必先北行。」他對夫差說了這番話後,請命出使齊國。齊侯和鮑牧猜測的沒錯,他這次來齊國為的可不僅僅是告喪,而是另有所圖。

  吳國和齊國原本是微妙的競爭關係,對徐國、郯國、莒國、邾國的爭奪貫穿了過去數十年,但還沒到動武的程度。不過這種關係隨著趙無恤入主魯國,制霸泗上而告一段落了,伍子胥敏感地發現,吳齊爭奪的範圍現在被第三方勢力控制,他們有了共同的敵人。

  不過對於齊國來說,趙無恤是家門口的大敵,就算知伯不邀請幫忙,齊侯也恨不得立刻將趙無恤趕走,奪回齊國在宋、曹、魯和泗上的一切。

  對於吳國來說,趙氏是潛在的敵人,這不是由人的情感轉移的,而是由地緣決定的!魯、宋、泗上在誰手裡,誰就是吳國的惡鄰!不過在伍子胥想來,要與趙氏交戰,是短則三年,長則十年後的事情。

  本來他打算坐視齊趙兩敗俱傷,可卻有一件事摸不透,那就是趙氏究竟會嬴到什麼時候?也怪趙無恤去年仗打得太順,打得太狠,范、邯鄲的頃刻覆滅讓天下諸侯震驚,百戰百勝的名聲傳到了吳國,甚至有人將趙無恤和孫武相提並論。

  「真是可笑,他怎麼比得上孫子!」

  別人不知道,伍子胥可是知道孫武本事的,只是他不居功不自傲,為人低調,許多勝仗的功勞都不動聲色地讓了出去。

  伍子胥本來是不以為然的,可他的老朋友孫武卻對伍子胥說,光是從騎兵的運用上看,趙無恤比他要會利用兵種的優勢。

  孫子這番話讓伍子胥犯了嘀咕,所以這次他出使齊國,就存了窺探齊、趙勝負的心思。

  根據一路的見聞,結論很快得出:這趙氏雖然被諸侯包圍,卻一直在勝利,反倒是齊國暮氣沉沉,日薄西山,指不定哪天就會被趙無恤這輪新太陽取代。若如此,北方將出現一個連綿千里,擁兵十萬,且進攻性極強的趙氏政權……

  那樣的話,伍子胥覺得自己都要睡不安穩,更別提安心輔佐君王滅越了!

  所以當另一位老朋友鮑牧請他為齊侯參贊軍略時,伍子胥便答應了。不僅是為了讓處於喪君之痛的吳國得到齊侯的友誼,也是他為吳國未來落下的一子閒棋!

  這場參贊其實是雙面刃,明面割向趙氏,暗面也狠狠捅了齊國一劍。

  他向齊侯指出,衛國是趙無恤布置下的死地,讓齊人不要過去一腳踩進陷阱全軍覆沒,導致戰局崩潰。可另一方面,齊侯若不發兵救衛,也會寒了周邊小國的心。

  伍子胥暗自想道:「若齊侯依我計行事,自此之後,齊國恐怕再也無法取信於諸侯了。只望齊趙能在這東國拉鋸五六年不分勝負,最後再由已經吞併越國的句吳來席捲泗上!」

  一抬頭,眼見快出行宮了,恰見有一位穿著白色田獵紋,戴高冠的青年男子正仰著頭看宮門石闕上的燕子巢穴。

  看到這位年輕人,伍子胥滿是謀略的冷麵上,終於頭一次露出了微笑,這是長輩對晚輩的維護和憐愛……

  看到那年輕人後,伍子胥大步邁向他,看樣子似乎是要去親切地在他肩上拍一拍,可走到十餘步時還是克制住了,轉而拱手道:「王孫。」

  被稱為「王孫」的青年回頭,他模樣俊朗,只是臉上有一絲揮之不去的陰霾,似乎是從小抑鬱多年。見伍子胥過來,他面色未變,微微行了一禮道:「亞父。」

  亞者,次也,亞父是吳楚一帶對僅次於生父的長輩尊稱,猶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由此可見,這年輕人和伍子胥關係非同一般。

  「王孫,鮑息不是帶你去與齊國的年輕一輩結識了麼?怎麼會在此處?」

  「那宴飲沒什麼意思,齊國公子公孫,大夫子弟,不值得我與之交遊。」

  伍子胥一愣:「早聞齊國多俊秀之才,不止於此罷。」

  青年臉上帶著一絲自傲和不屑:「就是如此,包括鮑息在內,儘是一群豬犬!」

  這話太直接和難聽了,若讓鮑牧得知自己兒子被這麼評價,還不知道會氣成什麼樣,伍子胥只能搖頭嘆息。

  那青年卻繼續仰頭看著那燕子巢道:「燕燕於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這燕子尚有可以回歸的故鄉和巢穴,可我呢,卻無家可歸。」

  這青年名為王孫勝,亦或是熊勝,乃楚國太子建之子!

  太子建被父親搶了新娘,他弟弟熊珍出生後太子之位不保,因為不想做申生而倉皇出逃。可他不自量力,在鄭國試圖顛覆鄭定公的陰謀被鄭人發現後,全家遭到殺戮。只有伍子胥抱著年幼的王孫勝逃了出來,經陳國,過昭關,最後到了吳國。

  王孫勝從小在異國他鄉被伍子胥養大,視之如親父,只是伍子胥一直堅持待他如少主,稱之為「王孫」。

  不知不覺二十多年過去,眼見王孫勝已經年近三旬,還得到了伍子胥的真傳,在為政和兵法上都有不俗的表現,可在吳國卻沒有適合的他職位:畢竟他身為尷尬,既是伍子胥的養子,又是楚國的王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