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批人應諾而去後,趙無恤眯著眼又觀察了一會,開始像布置象棋一般,在廣袤的戰場上操控棋子。

  身邊的人是無恤的相、士,遠處奮戰的眾人,則是趙無恤的車、馬、卒!

  一刻後,有了陽虎的支援,韓虎那邊已經稍微穩住了,而兩側,魯國右軍和趙伊部在緩緩前進。己方最突出的幾個部分,分別是兩翼的騎兵,還有武卒,他們已經殺入敵方陣線內,開始朝深處突進。

  「舉旗,擂鼓!」

  隨著鼓聲隆隆,趙軍已經從方才中軍被破的慌亂中站穩了腳步,再度發起反擊。

  戰局首先從靠南的武卒處被開打,在盜跖帶領下,他們不到兩刻鐘就擊潰了正面的中行氏營壘,趙無恤立刻傳了一道軍令過去。

  慘烈的戰場上,年輕的騎士一手控著韁繩,一手指向北邊,高聲對盜跖說道:「將軍有問: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師帥便是這樣的人,敢問彼處敵陣,需多久才能攻破?」

  渴望得到強者認可的柳下跖得了「善攻者」的稱號,一時間大喜過望,他立馬橫刀,轉顧北方,略微看了下那處陣地,正是趙伊部在奮力突破的中行勁卒,他應聲答道:「兩刻便可!」

  傳令兵接了話,轉馬歸去向新統帥趙無恤復命。盜跖則和田賁等人一起,帶著武卒轉擊戰場北側,不多時便與趙伊部合流,開始以多敵寡。

  武卒們像是碾碎敵方戰陣的磨盤,在長矛和弩矢掩護下追攆砍殺,那股中行勁卒只勉強抵擋了一陣就四散而逃,果然只兩刻鐘便擊破了這個陣壘。

  而最北側的虞喜處,他手下還剩四百騎,也得到了趙無恤的命令,開始轉而向南,與魯國右軍配合,攻擊范氏陣線。

  虞喜持刀當先,率部下數百騎士擊入這塊戰場,他運馬如飛,揮刀如風,或劈或斬,從敵軍側翼沖入,殺散了數十范氏兵卒,餘下的騎士趁勢配合魯國右軍直擊,轉馬四殺,勢不可擋。如斧斤入林般勢如破竹,一下就貫穿了對面的范氏步卒。

  就這樣,中部陽虎、韓虎率領的晉陽兵和韓兵頂住了敵人衝擊。而趙無恤則調遣武卒和輕騎連續攻破敵人陣壘,尤其是騎兵來去如風,轉戰各處,他們每擊必破,趙兵頓時士氣大漲!

  一處處頑抗的敵軍陣壘被破,在武卒和騎兵接連不斷的勝利下,戰爭的天平完全地倒向了趙軍。他們拔除掉了二卿聯軍的兩翼陣壘,一點一點的向前蠶食他們的陣地,逐漸地對中部最強的敵人步卒形成了包圍之勢。

  趙鞅留在原地記述戰況的周舍等人見此情形,不覺讚嘆:「烏有先生曾言,君子目前只可為一軍之將,我看不然,雖三軍,亦能掌於手中!」

  ……

  觀對面的形勢,敵軍側翼有武卒衝擊,正面有陽虎督促的晉陽兵、韓兵堅守,外圍更有虞喜為主的騎兵猛烈突擊。方才死命一搏,中行寅已經把最後一點預備隊拍出來了,這時無兵可用,已是左右難支。

  「敵兵要撤了!」趙無恤身邊的項橐眼尖,一眼就看到敵軍士氣已完全動搖,不少人開始自動離開戰線,連續斬殺數十人也不能禁止,中行氏和范氏的兩面帥旗亦大有向後移動之勢。

  因為范兵和中行氏兵多,而且背靠共城作戰,所以在城中和營內還是有幾千丁壯的,這些人只經歷過短期訓練,派上來自然是送死。但接應敵人撤退,卻是能辦到的,畢竟戰鬥到現在,趙軍也人人疲憊,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照這樣下去,很可能不能盡全功啊!」

  項橐有些遺憾地嘆了口氣,趙無恤卻篤定地說道:「放心吧,他們逃不掉的!你看那邊!」

  順著趙無恤的手指,項橐看向了遠離戰場的北方,那是中行氏的大營,在翟封荼口述中,防守最為薄弱的西北角。

  不知何時,那裡開始冒出一陣濃煙,火焰在營中瀰漫,伴隨著驚呼與混亂,不斷有人向外逃出來。直叫掉頭想入營依靠柵欄、木牆營壘據守的范吉射,中行寅大驚失色,他們的後路,被這道突如其來疾風勁火摧毀了。

  「將軍,這……這是?」

  項橐又驚又喜,卻不明所以。

  趙無恤在帥旗下張開雙臂,替趙鞅迎接這場遲來的「大風」。

  「敵人依靠的是偶然的大風,而我等依仗的大風,卻是謀定已久的援軍。來的是猶如天降的郵無正司馬,他們終於到了!」

  第658章 大風(完)

  半個時辰前,就在大風疾吹,趙韓聯軍與范、中行鏖戰正歡時,毫無徵兆,一支的軍隊卻出現在戰場的北面,中行氏大營西北方向的灌木林中。

  他們人數千餘,皆匍匐隱蔽身形,雖然人人衣衫襤褸,卻精神氣依舊。

  尤其是帶頭的統帥,他雙臂如猿,穿著一身緊身的皮甲,騎一匹尚能騎乘的戰馬,望著近處的中行氏大營,聽著遠方震天的殺聲,他目光炯炯。

  「跋涉一旬,吾等終於到了此處!」

  郵無正等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

  一個多月前,趙氏與范氏在沁水邊對峙開戰,趙鞅帶著主力大軍頂在正面,郵無正則回長子縣,帶著徵召來的一師之眾直撲太行險關孟門。

  「若能尋隙攻破孟門,則可以繞到范氏背後,發起致命一擊!」

  這戰略雖然不錯,但現實卻很骨感,孟門險隘,那一帶孔道如絲,蜿蜒盤繞,周圍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古隘叢峙,素稱天險。別說郵無正這區區一師之眾,當年齊莊公乘著欒氏之亂破朝歌,帶著數萬人登太行,卻在孟門關栽了跟頭,只能鎩羽而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