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有狄騎數百,大多隨你歸降於我,如此說來,在中行軍中,還有一千翟部的兵卒?」

  「正是如此!」

  翟封荼指著剛才他出去勸降時,中行大軍中產生混亂的地方道:「可惜被分割為數部,被范、中行的老卒夾在中間,暫時無法策應……」他同時悲戚地想道,因為自己降趙的緣故,此戰若是中行獲勝,自己的部落肯定會遭到嚴厲的懲罰,或許會被小王部吞併也說不準。

  「無妨。」趙無恤笑道,亂中行氏軍心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林莽之間,我不指望他們一開始就起到作用。能成為敵軍中的不穩定因素,需要敵人分出精力監視就夠了,如此一來,二卿的兵力優勢幾乎就被抵消了……」

  無恤心中則想道:「通過翟封荼,我也算弄明白這些狄人的性情了,他們無親而貪,就跟中山裡的狼一樣。被中行馴服後,野性卻未消,若中行強勢,他們就是乖巧的家犬,若中行失勢,他們就會對原先的主人亮出牙齒來……」

  猜疑一旦產生,就無法消失,只希望這一次,能將中行氏在這裡擊垮!讓他們虛弱到連手下的忠犬也會反咬一口的程度!

  小王部的狄兵出動了,而趙鞅的中軍占據了一處小丘,將旗揮動,戰鼓擂響,趙無恤所在的「前拒」也聞令而動。

  武卒邁步前行,而數百騎兵則齊齊上馬緩行,保護側翼。行出陣外後,趙無恤拔劍前指,穆夏、虞喜等中層軍吏麾旗為先驅,數千步騎挺矛持刃在手,盡皆鼓譟,疾行向前,不動如山,其疾如風。雖為先發,獨對敵眾,卻人人唯恐落後。

  他們,將掀開這場決戰的序幕!

  第652章 大風(9)

  交戰場選的是平原地帶,有利於大兵團會戰,趙無恤麾下的數千步騎很快就提上了速度,奔騰雷動,塵煙翻滾,很快便攻向了敵軍!

  而對面的數千狄人,似也不俗。

  其實中原諸侯的步卒成為主力的時間較晚,長時間以來都是以車戰為主,這在中原尚能勉強,但一旦深入到周邊的邊鄙之地,那裡戰場地形複雜,道路險要,戰車難以施展作用,對以車兵為主的晉軍極為不利。

  而在這些環境裡生存的戎狄則多為步兵,以少數單騎雜之,這樣能適應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所以最初,反倒是中原人學習戎狄,開始在邊境作戰時將徒卒作為兵種,中行吳和魏舒的「毀車為行」正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

  所以白狄亦有悠久的徒卒傳統,且兵卒兇悍,吃苦耐勞,一直是中行氏軍隊中的一大支柱。趙無恤不知道的是,他對面的這支狄兵,曾在歷史上的六卿之亂里,在范、中行已經敗退朝歌、東陽,大勢已去的時候,竟憑藉一己之力奔襲數百里,跨越太行山殺入絳地,一度威脅到了晉都的安全,幾乎將局面扭轉。

  可在這個歷史線上,因為趙無恤的出現,他們註定不能有那樣出彩的表演了。

  趙無恤俘獲翟封荼後,也得知了這支狄兵的弱點:他們雖然勇敢善戰,卻容易冒進,而且軍紀不好,只強於散斗,而不擅長列陣廝殺!

  交戰伊始,在小王桃甲和析成鮒兩名狄人小帥的帶領下,白狄人象漲潮的海水一樣涌到武卒的防線前面,他們靠前的人身披獸皮甲,披頭散髮,後排則是一些精於狩獵之道的狄人弓手。

  突然間,無數的號角吹響,狄人中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咆哮,手裡的劍、矛猛地敲擊蒙著獸皮的盾牌,狂飆一般沖了上來。

  小王桃甲和析成鮒帶著所部狄兵們浴血而前,他們被征服的時間較早,已效忠中行氏三四十年,得到的好處不亞於還獨立時,所以比較忠誠。

  他們作為部族之長,同時也是第一流的猛將,尤其小王桃甲簡直就是為戰爭而生的。

  他手中的長殳乃「五兵」之一,作為一種錘擊武器,長度和短矛差不多,不是很長,卻又重量十足,從晉地購鐵鑄造的鐵殳重三十斤,配上他的神力,揮動起來無堅不摧,敢擋在前邊的趙卒盡被摧折。不是戈矛被砸斷,就是皮甲被砸癟,要麼趔趄後退兩三步頹然倒地,要麼直接被砸飛,一個接一個地給他騰開前進的道路。

  而析成鮒也不俗,他雖然與小王部是姻親,但一直爭強好勝,處處與小王桃甲爭風,見其這麼勇猛,他也不甘落後,帶著部眾奮力前擊。

  一般而言,中原諸侯的軍隊對這些狄人的戰術是比較陌生的,通常會被他們的勇猛嚇一跳,然後陣線被衝破一個窟窿。

  今天似乎也一樣順利,在狄人的迅猛攻擊下,那些趙兵鬆散的陣線一觸即潰,開始緩緩後退。

  然而,當狄兵們憑著一股勇氣衝殺,開始深入到武卒偃月型的陣中,正打算大殺四方時,一頭撞上的卻是趙無恤鋪開的堅陣!

  ……

  正前方,兩千趙氏矛兵列成橫陣,組成半月陣形,他們躲在高大的松木盾後方,矛尖向前,嚴陣以待。

  那些由黑鐵鑄造的矛頭,在陽光下顯得冰冷而粗糙,它們的光芒或許不如青銅耀眼,卻更為致命。

  狄人們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矛頭,勇猛無前的氣勢一下子就停頓了,這就像在山裡逮到了一隻刺蝟,卻無從下口,他們有些不敢衝上去。

  然而對面卻不等他們考慮清楚,矛陣開始緩緩移動,朝他們撲了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