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許久之前,當翟封荼聽說趙氏的一位庶君子在狩獵時單騎走馬,還讓手下穿狄褲,習騎射,組建了一支騎兵,心裡頓時樂得不行。

  「吾等白狄人,在孩童時即能騎羊,五六歲便拉弓射擊鳥和鼠,稍微長大就能射擊狐兔,用作食物。成年男子都能拉開弓,而且還常常乘著馬在山間奔馳騎射。晉人豈能與吾等相比?恐怕是效仿不成,反倒惹人恥笑。」

  就算是後來,趙氏騎兵在對齊人的作戰中大獲全勝,當時跟著中行寅在大河北岸眼睜睜看著齊人攻克夷儀的翟封荼也不以為意。

  他自信滿滿地想道:「若能與趙氏輕騎來一場對決,必然是白狄獲勝!」

  可直到今夜,當他真正與趙無恤的騎兵碰上時,翟封荼才明白,自己,或許是大錯特錯了!

  第647章 大風(4)

  翟封荼自信,自己的部眾才是大河以北最強的戰士,即使在過上定居生活後,他們依然保持著古樸彪悍的風氣,戰鬥力不減當年。自君長以下,都以牲畜之肉為主食,皆穿皮革衣服,披著帶毛的皮襖,看重壯健之人,輕視老弱者,強壯的人吃肥美食物,老年人則吃剩餘之物。

  而過去幾年間,翟封荼率領的狄人騎兵多次與鮮虞國的狄騎作戰,對騎兵與騎兵的交鋒並不陌生。

  可今天,他卻發現對面的趙氏輕騎完全不是自己熟悉的摸樣……

  翟封荼本來追著那些來挑戰的趙兵一陣猛打,直到他們鑽進了那片稀疏的樹林裡,而樹林中,陸續開出了一支騎兵,翟封荼不由一愣。

  鼓、肥一帶的白狄部落雖然被中行氏征服,但分地以內的事情,尚能自己做主,他們或百或千,各自分散居住在溪谷和山林里,平日就沒什麼法度,難以約束。白狄人粗野慣了的,昔日在中行大營中便時常喧鬧,至有鬥毆,雖然被帶兵的翟封荼一再約束,卻依然陣型不整,時聞喧譁。

  然而對面的那支騎兵,卻軍紀肅然,陣型齊整,器械森嚴,竟似不聞人馬之聲。夜色下望去,數百騎從彌立於野,無一人馬亂陣,面對強敵卻人馬安閒,若無事狀,可見其訓練精良。

  下一刻,號角吹響,也沒有招呼,數百趙氏輕騎在夜中如一道鐵流,又像是一支奔馳在無邊田野上的離弦之箭,朝狄騎沖了過來,翟封荼猝不及防,暗叫了一聲不好!

  白狄人擅長的是弓箭和騎射,過去常常依靠遠程的騷擾起到輔助作用,亦或是用來追擊殘敵,他本來覺得,這世上的騎馬戰士都是如此,但趙氏輕騎卻是例外。

  他們騎乘著西趙提供的太原馬,馬種不亞於狄人的鮮虞馬,而且戰前臨時餵了和著雞蛋的糧食,正是馬力強健的時刻,所以很快就能加速衝鋒。

  他們裝備精良,幾乎人人都穿著輕甲,戴著皮盔,這足以讓他們抵擋大多數輕飄飄射來的箭支。

  加上夜色深沉,不好瞄準,於是狄騎熟悉的弓箭騎射無法生效,這些裝備華麗的趙騎以極快的速度衝進了狄人的隊伍中……

  趙無恤回頭時,正好看到了這一幕。

  其實他心裡明白,趙氏輕騎雖然已成規模,但在許多方面,還是比不上狄人。

  第一,鼓、肥等地就是後世的中山,白狄人地處北國,他們從小就生長在馬背上,年紀不大時就跟著長輩逐獵於野上,打獵和打仗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回事,所以狄人天然地精通通各種騎兵的技藝,只修習了三五年的趙氏騎兵當然不能與之相比。

  第二,這些半耕半牧的民族很能吃苦耐勞,遷徙生活讓他們能忍受長途行軍的艱苦,這兩點是狄人,乃至於胡人騎兵的長技。

  這也是後世趙武靈王雖然進行胡服騎射,但趙國騎兵依然得徵召僕從部落樓煩、林胡的騎兵來作戰,甚至到了漢代,漢軍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仗長水胡騎。

  但在這個歷史線中,趙騎卻擁有對方無法獲得的優勢:超前的戰術,以及精良的兵器!

  只見趙氏輕騎振奮猛銳,馳馬迎敵,奔蹄震地,騎兵們的喊殺聲撕破夜空,震人肺腑。奔到近處,將與敵接觸時,前排悍勇的騎兵把火把擲向敵騎,然後朝兩側繞開,先以火攻,驚駭對面的馬匹。

  隨之而來的是一排持長矛的騎士,他們穿的不是輕甲,而是三紮的厚甲,馬匹也是最好最高大的,重要的脖頸、馬胸處還披著一層牛皮。這些真正的突騎,雖然對面的白狄騎兵已經近在眼前,卻半點也不減速,筆直地撞了進去。仗著鎧甲厚實精良,無視敵人的射擊,長矛平舉,藉助奔馬之力瞬間就將狄騎的陣線擊穿,長矛刺處鮮血飛濺。

  緊隨在他們之後,大隊趙騎絡繹不絕地沖入了狄騎中。敢於近身交戰,甚至發動衝鋒的突騎,這就是趙騎的戰術優勢!

  帶隊的翟封荼見趙騎這麼快就衝垮了他的前排,頓時慌亂了手腳,來不及再整隊列陣,急忙傳下軍令,命各部迎擊。

  狄人臨陣倉促,又在夜晚,陣線越發顯得混亂不堪。

  相比他們的紛亂,趙騎雖然才縱馬衝鋒,陣型卻半點沒有散亂,依然井然有序,而且還有不少打馬離開戰線,在觀察時機的預備隊。

  見敵人後排也加入戰團,在虞喜的大喊下,外圍的趙氏騎兵棄矛拔刀,他們亮出了鋼鐵打造的牙齒,縱馬再度沖了過去!

  環首刀,在牧野一戰初露鋒芒後,在今夜的兩支騎兵對決中,得以再度大放異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