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孔丘將心事吐出後,大大鬆了口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的精光。

  「墮四都之事勢在必行,一旦失敗,我已經做好了身死的準備。就像伯夷、叔齊為殷商殉葬絕食,餓死在首陽山一般,我也會隨周禮而去,做一個殉道之人,無論天下人能否理解,我為此而生,理應為此而死。」

  他鬚髮賁張:「趙小司寇,既然無法為忘年之交的朋友,那老夫便只能與你為敵了!成敗在此一舉,不成功,便成仁!」

  第546章 墮郈(上)

  九月中下旬,秋雨暫歇,宋國內戰正如火如荼,決戰即將在孟諸進行,勝負尤未可知,而魯國繼孔子誅殺少正卯後,又出了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

  攝相位的孔仲尼拋出了醞釀已久的新國策。

  一道言辭犀利的檄文從曲阜發出,傳遍三桓的領地。在檄文中,孔子從早先的南蒯之亂說起,一直說到陽虎之亂,點中了困擾魯國數十年的家臣邑宰權勢過大問題:「南蒯已矣,又有陽虎;陽虎雖去,叛臣復興,何以制之?」

  總結魯國歷史教訓的同時,孔子也提出了解決之法,一個簡單而粗暴的解決方式。

  墮城!

  「欲制之,必先明禮制。古者臣無藏甲,大夫無百雉之城,故邑宰無所憑以為亂。如今不如墮其城,撤其武備,則上下相安,可以永久也!」

  對這個綿里藏針的建議,魯國最大的領地擁有者三桓竟然一致同意,對叛臣和趙無恤的恐懼讓他們再度想起了「相忍為國」的家訓,團結到了一起,支持孔子之策。

  孔子的弟子過去幾個月開始大量進入三桓,子路出任季氏家宰,公良孺擔任叔孫氏家宰,而墮城首先指向的目標,自然是叔孫氏的叛臣,郈邑侯犯!

  今年六七月間,侯犯擊殺了公若藐,又在趙無恤勸說下殺了叔孫氏的忠臣駟赤,控制了郈邑的政權,儼然是一個割據的藩鎮。他果斷拒絕執行自卸武備的墮城之命,反而鞏固城防,一副負隅頑抗的架勢,由此給了曲阜征伐他的理由。九月下旬,以叔孫州仇和公良孺為首,魯國徵發了近萬大軍,陸續開始包圍郈邑。

  而郈邑的告急信件,則像雪片一般飛向侯犯靠山,趙小司寇統轄的西魯。

  ……

  鄆城邑寺內,一個容顏清朗,身著月白深衣的年輕人悠悠然坐在一張軟榻上,他手中拈著一卷淺黃絹箋,正漫不經心地在上面寫著字。字體文雅娟秀,他時而還端起桌上的薄酒輕啜一口,仿佛完全沒被幾乎炸了窩的邑寺驚擾到。

  任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出塵的年輕人,竟就是被趙無恤委以重任,西魯的攝政者,鄆城宰張孟談。

  在察覺到等候之人焦急的情緒後,他停下了書寫,抬起眼睛,微微地回了一笑,笑容淺淡,卻讓人突生一股月白風輕之感。

  「就這樣罷,你想辦法繞開包圍郈邑的人,去城內對侯犯說,趙師悉起,將至矣,還望他能堅守住。」

  「唯……」信使垂首應諾,接過那輕若鴻毛,卻又似重過泰山的信紙,倒退著從屋內離開了。

  他前腳剛走,在堂內就坐的那位戎裝虎賁就忍不住了,他叫虎會,本是趙鞅手下的武士,現如今則是趙無恤任命的鄆城司馬,掌控左近數邑防務。虎會性急,他兩步並作三步上前,向張孟談追問道:「張子,那我這就去召集邑兵、亭卒,不日便可以朝郈邑進發。」

  張孟談支走信使後,依然是坐在窗下,就著燈書繼續寫信件,見虎會迫不及待地上來請戰,才抬了抬眼。

  「虎司馬,」他一邊放下手中的毛筆起身朝虎會行禮,然後平靜地說:「不要著急,讓邑兵、亭卒們照常訓練即可,吾等暫時不會對外發兵。」

  虎會愕然:「張子先前不是才答應要去救援侯犯麼?」

  「郈邑不可救。」

  虎會不解:「為何?郈邑不是已經被吸納進西魯大夫之盟里了麼?」

  張孟談道:「第一,曲阜這次攻伐郈邑名正言順,是為叔孫氏討伐叛逆的邑臣,雖然六七月間司寇庇護了侯犯,但主動權仍然控制在叔孫州仇手中。以臣伐君,天經地義,吾等若是為侯犯強出頭,就等於告訴整個魯國,趙氏和叛臣站在一邊。」

  虎會大搖其頭:「張子何時變得如此迂腐,這點名義上的東西,比起郈邑是吾等盟友的事實來說重要麼?」

  「重要,至少對陷入宋國內亂的司寇來說,無論是名是實都很重要,此時此刻,千萬不能與全魯為敵。虎司馬且聽我說第二點原因,那就是西魯目前沒有力量去救郈邑……」

  「西魯也可以徵發萬餘人,怎麼會不夠?」

  張孟談給虎會算了道算數題:「西魯所有城邑加起來,能徵發萬餘人不假。但宋亂發生突然,而且戰爭日益升級,原來那些兵卒入不敷出,於是司寇又帶了一半的武卒、邑兵去宋國,只剩下些守城安鄉的亭卒在。至於虎司馬所說的徵發萬人,那只是明面上的數字,用來嚇唬嚇唬敵人而已,實際上,除了留守城邑、鄉亭的,剩下的不到五千,再加上其中一半也去了宋國輸送轉運糧食,吾等手裡能用之兵不超過三千!」

  「三千已經足夠馳援郈邑了!叔孫氏和公氏軍隊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加上郈邑守軍,或能一戰!」

  張孟談搖了搖頭:「但也僅僅是『或能』,這些人背後,還有季氏和孟氏的大軍,他們若進行徵發,也各自有近萬人效命。若是司寇在,甚至是柳下跖在,我相信他們能以寡敵眾,擊敗數量更多的敵軍,但如今司寇不在,還有誰敢冒這個險?虎司馬願意去指揮麼?你有自信必勝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