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歌聲停歇,孔子默然。

  他在半個月前就派樂師要檢修豢擎鼓,調節琴瑟管簫,手持干戚戈羽,調和竿笙旎簧,整飭鍾馨祝敲。還命令有關官員祭祀魯國境內的名山大川和各條河流的源頭,祭祀那些有功於民的前代國君公卿,各種樂器和文舞武舞一齊登場,向天帝祈求和談能順利進行。

  孔子為這場和談費勁了心血,魯國真的很需要和平。

  可一旦和平,則必然損害到趙無恤,還有他背後趙氏卿族的利益。

  這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各自的立場既然已經大不相同,那有些東西,恐怕很難恢復如初了……

  他片刻後捋了捋卷鬚,看著趙無恤笑道:「縱然齊人是惡客,但禮之用,和為貴,還望小司寇能體諒一二。」

  孔子只希望,趙無恤能稍微退讓一步,鑄劍為犁,熔戈成鼎,他這麼年輕,年輕得讓人羨慕,就像半夏出苗的粟杆,五月落角的稚鹿般。停止戰爭,先從治理好手裡的領地開始,有何不好呢?幾十年後當上魯國的卿也不能不可能。

  趙無恤也不在車上與孔子爭辯,因為孔夫子脾氣如牛,平日溫順,但心意若決,則不撞南牆不死心。

  他心裡也一直在想著張孟談在他臨行時說過的那些話。

  「司寇想想,齊魯交戰兩百載,期間和談過無數次,哪次沒出過問題?」

  魯桓公親自去齊國盟會,因為夫人文姜與大舅哥齊襄公偷情的事情東窗事發,便被戀姦情熱的齊襄公謀殺。

  齊襄公死了,本來魯國有機會送公子糾回國繼位,重新恢復兩國關係的,誰料公子小白搶先一步,裝死成了齊桓公。

  齊桓公恨魯國助兄長歸國,屢次攻伐,奪取了魯國許多土地。魯國求和,齊桓公答應和魯莊公在柯地會見,訂立盟約,但卻被魯國的勇士曹沫手拿匕首劫盟,索還一切失地,為天下刺客盛行開了個壞頭……

  趙無恤一想,這話還真是對,齊魯和談會盟時出過的么蛾子實在太多。

  如今齊國誠意不足,齊臣一心想為主君找回連續被擊敗的場子,又沒有足夠智慧的重臣主持大局。魯國這邊,三桓各有心思,孔子則一心想讓魯侯重獲外交之權,再加上趙無恤這個齊魯間的炸藥桶的介入,整個夾谷之會,會發生的意外太多太多了。

  兩人各有所思,沒了最初蹬車時的言笑晏晏,沉默了半響後,趙無恤突然指著對面的山谷說道:「夾谷到了!」

  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

  她有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烘托著變化無常的雲煙,山尖離地三里半,最高處消失在冰冷的霧氣之中。

  「泰山岩岩,魯邦所瞻,果然名不虛傳。」

  第一次遙遙看到泰山雄姿的趙無恤不由發出了嗟嘆,放在整個中國看,它的海拔實屬平常。但擱在平坦丘陵遍布的齊魯,的確可以稱之為「仰之彌高」了,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不愧岱宗之稱,歷朝歷代封禪之地。

  而夾谷正好位於泰山腳下,曲阜東北方兩百里處,臨淄西南二百五十里處。這是魯國和齊國的天然邊境,也是春秋以來魯人防止強鄰南侵的屏障。

  清晨時分,趙無恤與孔子乘車穿過泰山投射下的陰影,進入夾谷。

  趙無恤對身側騎行的幾名軍吏說道:「最初時,齊國的疆域是『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可現在,經過兩百年的擴張,齊人早已穿過天下奇險穆陵關,一路攻克了長勺等地,占據了泰山北麓大量土地,但無數兵馬命喪於此,卻依然無法攻克峽谷。」

  此刻,夾谷正沐浴在靜謐的晨光之中。

  石砌工事在此起彼伏的峰巒間驟然縮小又驟然展開,綠野、藍天和只有光禿禿白色岩石的山尖驟然呈現。

  峽谷在他們面前綿延,直至霧氣瀰漫的東北方,這乃是一個祥和恬靜的國度,四面受群山庇護,內中是肥沃的黑壤,狹窄而奔流急促的溪川,還有在陽光下明亮如鏡的水窪。

  這兒,便是此次和談的地點了。

  早在半月前,孔子便派人和齊國的使者會面,在此建築盟壇,排定席位,修起土台階三級,以便兩國之君相會。所以趙無恤遠遠便看見如同埃及金字塔般高大的盟壇,下方則是密密麻麻,旗鼓整齊的齊國人。

  「止!」孔子抬起手讓眾人停下。

  他停車按劍,遙望對面的嘉賓,估算了下他們的人數後嘆了口氣:「不下兩千餘人,一師之眾,俱有甲兵車乘。齊人果然來者不善,所幸子泰早有準備,左右二司馬帶兵同行,不然和談還未開始,吾等便要被齊人的軍勢壓倒了!」

  孔子派弟子閔子騫過去交涉,問問齊人究竟意欲何為。

  半響後,閔子騫乘著車回來了,對孔子說道:「夫子,是齊侯的儀仗,說是今日請國君觀兵。」

  趙無恤冷笑:「觀兵?兩國和談,不興甲兵,齊侯此舉,是想要威嚇吾等罷!」

  就在這時,對面的齊人卻先動了。

  ……

  卻見齊侯雍容的大車位於中間,被穿著齊國兵卒團團護衛,旌旗招展,金鼓鍾罄在側,隨行的樂師看見魯國人過來就開始沒命地敲響,聲音響徹夾谷,以壯軍威。

  隨著「歡迎」魯國人到來的鐘鼓鳴響,齊國的十乘戎車開動了,後方有百人軍陣緊隨其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