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邢敖對趙無恤交待的事情很上心,特地將徐承的履歷寫信告知,所以無恤才知道的那麼清楚。徐承並非無才,他又會水戰,又能造船,只是在吳國人扎堆的舟師里備受排擠,趙無恤算是撿到寶了,待之如上賓。

  所以他今天帶著徐承來觀戰,卻是懷了考校的心思。

  徐承說道:「齊人擅長近海作戰,或者在寬廣的湖面、大河上作戰,卻不利於狹窄水道里的舟戰,大野澤的群盜則反之。所以齊國舟師一旦進入窄河,優勢便會逆轉,齊人以其之短攻人之長,真是蠢透了。河流之上,船再多再好都無用武之地,一次頂多擺開二十艘,惟恐槳葉交割,互相牴觸,故此番司寇利用河道流水火攻,避無可避,便將其一舉擊敗。」

  趙無恤頷首,徐承還是有幾把刷子的,方才都說到點子上了。杵臼啊杵臼,你聽見這番話了沒,你聽到齊國舟師的燃燒和兵卒的慘叫沒?這不僅出自我的計謀,更是由於你的愚蠢,或者,還要加上陳氏的陰謀詭計。

  戰鬥接近尾聲,此役有一半的齊船毀掉了,但是,還是有部分船只得以逃脫。水流難以捉摸,火船不如盜跖計劃的那麼散布均勻。但此番公室舟師依然損失慘重,大概陳氏也會為此而高興吧?

  無恤又問道:「若你為齊國舟師統帥,會怎麼打這場仗。」

  徐承道:「倘若我是舟師的統帥,決不會如此行動。首先,我會挑選數艘快船深入河道,仔細審察,刺探虛實,而非輕率地猛撲而進。如此一來,司寇的火攻之計便不頂用了,待抵達湖泊,齊國船隻便如龍入海,能夠施展所長,柳下跖縱橫大野澤近十年,卻自稱在湖泊上比河道里勝率更低,自然有他的道理……」

  「那吳國呢?吳國舟師比起齊國舟師來如何?」

  沉痛,趙無恤沒有看錯,說到吳國舟師的那一刻,徐承臉上閃過一絲沉痛,但隨即又轉變為陰鬱。

  「吳國舟師,天下無雙,南方河道縱橫,有寬廣十餘里的大江震澤,也有僅僅數丈的小河,吳國舟師都是如履平地,划船對於他們來說,跟北人乘車走路一樣尋常。在江河湖泊上,無論是齊國還是楚國舟師,都無法與吳人抗衡,也唯有越國能夠一戰。」

  這是徐承多年前的親身經歷,吳國有王室大舟「艅艎」,三翼近百,其餘靈活的輕船小舟更是數以千計,無論是水戰還是運兵,都極為嫻熟。

  「但如果在大海中相遇,齊國人便能利用船大眾廣,以及對海浪的熟悉從兩翼合圍,將吳國舟師擠向中央,全部消滅。所以海戰齊人無敵,河湖作戰吳越為雙雄,至於小司寇手下這支湖盜組成的水軍……恕我直言,劫掠幾艘商賈舫船尚可,但要是想與齊、楚、吳、越的舟師堂堂正正作戰的話,基本是有敗無勝的……」

  「看一個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光說不做算什麼本事?」

  就在徐承點評列國舟師的時候,柳下跖也登上烽燧前來匯報戰果,恰恰聽到了這句話,立刻視為徐承對他的詆毀,烽燧上的氣氛頓時變得和河面上的烈焰濃煙般凝重。

  第477章 兩敗俱傷

  徐承一直陰著臉,在吳國舟師里就因為這副臭脾氣,才被踢到西魯來的,面對柳下跖的反問,他冷冷地回應道:「小人說的是事實,大河上的那場敗仗,君莫非是忘了?」

  他是徐國舟師出身,又在吳國水軍呆了十年,平日裡沒少圍剿淮河上的毛賊,所以對盜跖這種野路子很是看不起。

  驕傲無比的盜跖頓時被徐承這態度惹怒了,幾乎就到了動手的程度,但趙無恤卻伸手阻止了兩人。

  「放肆!」

  柳下跖一驚,停下了動作,而差點被揪住衣襟的徐承也陰著臉請罪:他原本是屈氏之臣,現在被轉手給了趙無恤,已經算是無恤家臣了,生死都是一句話的事。

  「汝二人今後還要共事,怎能在此吵鬧不休?子石今日大勝齊人,立下大功,齊國舟師不可戰勝之名從今日起便沒人再敢提了。但徐承說的也沒錯,不是每次水戰都能遇到這種極佳的地利,善戰者要充分使用奇正。」

  兩邊都捧了一下後,他又將兩人的手放到了一起:「此次火攻奇則有餘,正則不足,日後若是想與齊人舟師抗衡,吾等還是要多造出些好船,修習水上戰陣才行。前者我要交付給徐承,後者則是子石你的職責,汝二人一為舟師統帥,一為造舟之吏,日後要精誠合作才是!今日就當是不打不相識了!」

  主君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盜跖和徐承兩人雖然心裡不願意,卻只得從之。其實,他們之間有些不和睦,趙無恤在阻止鬧大的同時,卻也樂見其成。

  為人主君者,貴在制衡,尤其是軍隊裡,決不能讓任何一人獨大,所以他在武卒里一直採用步卒、騎兵均衡發展,還不時吸收不同來路的人才任用。但在很有必要建立的舟師里,先前除了柳下跖外竟無人能夠倚重。

  趙無恤對柳下跖的態度有些矛盾,一方面知道這是個人才,是王霸之業的上佳助力,但對他也有所忌憚,畢竟是個桀驁不馴的大盜。他不止一次夢見,盜跖在齊人舟師兵臨鄆城時突然帶著所有船舶再次去做盜寇,遨遊四海去了……

  所以要是能在舟師系統里安排一個既非外行,又能與柳下跖相匹的人,那就再適合不過了!

  眼下看來,徐承倒是個不錯的人選,雖然他是吳國人派來的贈品,趙無恤不能不多留點心眼,不過在邢敖的信里,這個徐國的亡國之餘對吳國人似乎是有些意見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