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恤聽得眼前一亮,子貢說的沒錯,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個是齊人永遠無法堵死的漏洞。他若是對那些齊國的私鹽販子加以鼓勵,足夠的利潤能讓他們冒著戮於市的刑罰鋌而走險!可以視為奇招之一。

  而齊國運往其他各城邑的鹽,也可以通過非西魯、陶丘出身的商賈轉手貨殖。

  但子貢又道:「齊國畢竟官鹽占了大頭,私鹽商賈能帶來的鹽太少,還不夠邊境的郿邑、秦邑消耗。由中間商轉手貿易,一方面會被訛詐,另一方面齊人已經宣稱,一旦發現轉手賣鹽給陶丘、曲阜、西魯,那就再也別指望從齊國獲得一粒鹽了,商賈們必然畏首畏尾,不敢與吾等合作。」

  無恤苦惱地敲了敲案幾:「這是齊人對鹽的榷斷之舉,主大則欺客,客商們卻只能仰其鼻息,這陰損的主意,大概出自陳氏之手吧。」

  子貢頷首道:「故,若是想要在此次貨殖之爭里戰勝齊人,吾等就得先尋找新的,穩定的鹽路,以安定民心。」

  他也做過販鹽的生意,天下的產鹽地有哪些,都一一記在心裡。

  「齊桓公伐山戎,斬孤竹後,燕的領土拓展到了少海(渤海的古稱),從此燕便有了魚鹽棗栗之饒,燕國在海濱煮鹽,鮮虞、無終、代,乃至於更北方的肅慎等皆仰仗之。」

  無恤搖頭:「燕國太遠,偏居北鄙,不常與諸侯會盟。而且道路不便,中間隔著鮮虞、齊、中行氏,去燕地就得花兩個月,等商議好通商之事再讓商隊往返,半年都過去了,不可取。」

  何況北燕也是齊國姻親加盟友。

  子貢道:「然,荊楚的方城、巫山等地與之相似,下臣就不說了,如今共有三個地方可讓司寇備選,距離西魯的路程都不超過一月。」

  「哪三處?」

  「一是晉國魏氏控制的安邑鹽池,二是吳國控制的淮海之地,三是位於魯國東方,有琅琊海濱的莒國!」

  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二月中旬,雨水初霽,西魯一帶的農忙告一段落,農夫們暫時有點空閒,就趁此機會整修門戶。

  本月還要祭祀戶神,祭品以脾臟為貴,但對於那些富足的士和國人來說,牛的脾臟是不能再用了,小司寇已經下達了禁止宰牛的命令,違者重罰。

  對於這些衛人來說,抱怨是有的,卻不敢公開發表,膽敢公然反對的士,直接被亭卒提溜到地頭耦耕了。

  上吏的話冰冷而嚴酷:「汝既然非得吃牛,那就代替耕牛來幹活罷!」

  順者提拔鼓勵,逆者殘酷鎮壓,這就是趙無恤對新占領的濮南地的策略。

  不滿亭里制度的衛人貴族依然在家裡嘟嘟囔囔,但庶民們卻暗地拍手叫好。除此之外,所有經歷過去年戰爭苦楚的人都在祈求,司寇千萬不要興兵和徵發大規模的勞役,以免妨害春雨後的農事。還有,市肆的鹽價能不能低一些?每亭能購買的配給量能不能多一些?

  殊不知,他們的領主趙無恤正在操心此事,他在城濮與子貢秉燭夜談,從西魯缺鹽,聊到了可能為他們提供鹽的幾處地方。

  子貢豎著食指說道:「安邑鹽池自不必說,從唐堯虞舜,乃至於黃帝蚩尤時就開始了,其使用更早於海水煮鹽。河東鹽池,玉潔冰鮮,不勞煮沃,成之自然,每年也有萬鍾產量,足夠晉國與成周食用。趙氏與魏氏關係不錯,不如請中軍佐遣使者求助之。」

  無恤點頭道:「運鹽的商隊從安邑出發,向南到孟津上船,便可以順著大河東行,在鄭國境內入濮水、濟水,直接運往鄆城,或者到陶丘中轉。因為多走水路,又是順流直下,半月便可抵達,是最方便快捷的買鹽方式。只是其中要經過鄭國人的地域,不知鄭人會不會橫加阻攔,且鹽池鹽主要供新田國人、晉國六卿和周室,真不知道無利不起早的魏氏是否肯拿出夠十萬人使用的分量……」

  子貢道:「商業是鄭國的命脈,公室、七穆對商賈管的比較寬鬆,哪怕是在作戰時,也不會輕易扣留敵國的商隊。何況下臣在陶丘時也和專門從事轉運的鄭商弦氏有交情,上次救鄧析子的事情,他們也有參與,對趙氏收留鄧子感激不盡。鹽池鹽過鄭國的事情大可不必擔心,只是能否說動魏氏大量運鹽,這卻是個難題。」

  見趙無恤在那凝神想法子,子貢又道:「司寇勿憂,且讓下臣將其餘兩處的利弊說完不遲。」

  趙無恤稱善,卻聽子貢繼續說道:「其次是吳國,徐、鍾吾有海鹽之饒,每年產數千鐘不在話下。吳國乃晉國盟友,司寇與屈氏有姻親之故,又派了邢敖南行,所以這大概是最容易獲取的一處,但鹽的質與量卻不容高估。」

  無恤鬆了口氣:「有勝於無,我這便派傳車去吳國。如今盜跖已歸附,大野澤東面的道路暢通無阻,商隊可以從淮上出發,過泗水,經闞邑抵達西魯。想必再過上兩個月,淮鹽便可以和銅、錫、羽毛、皮革一起運來了。」

  但子貢卻沉思了一會,請趙無恤不要著急。

  「從吳國求鹽不難,但就我在陶丘的見聞,吳國人驟然暴富,其性情貪婪而鄙陋,見利而忘義,得寸則進尺。若知道西魯急需淮鹽,一定會提高價格,刁難我等,在我想來,此次購鹽不能只從一處買。」

  無恤覺得此話有道理,他頷首道:「沒錯,我曾經向父親獻上過狡兔三窟之策,向外買鹽也是類似的。為了避免齊國專榷的事情再次出現,的確是分別向多處購買為好,以免其藉機囤積抬價,脅迫於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