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聰明的陳恆立刻明白除了他以外,還有人在算計著齊軍。

  ……

  「誰幹的,多少兵力……還有,公子可逃出來了?」

  稍後,在這個消息面前沉默已久的齊侯杵臼發出了一系列疑問,直到最後才遲疑地問了問兒子的下落。

  齊侯已經在位四十多年了,娶有幾位夫人,還有許多出嫁或待嫁的女兒,但卻沒有嫡子。

  在幾個庶子裡,他最喜愛的還是剛出生沒幾年的公子荼——此子是由寵妾芮姬所生,當時齊侯已經過了六旬,老來得子的心情可想而知,甚至可以給小兒子當馬騎,滿大殿呵呵笑著亂爬,磕掉了自己的門牙也在所不惜。呂杵臼期盼著這個和自己極像的小傢伙快些長大,就能將君位傳予他,而已經成年的公子陽生則並不受待見。

  可陽生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且已經成年,應該承擔起一些齊國公子必須做的事情。本以為護送糧秣之事是比較安全和穩妥的,可以讓陽生去歷練一番,為此齊侯還特地留了些精銳,誰能想竟然發生了這種事。

  「據說來襲之人是近千單騎,打的是炎日玄鳥的趙氏旗幟,公子……公子不知所蹤。」

  「這怎麼可能?」立下破夷儀大功被提拔的東郭書大聲呻吟道,「我和犁子親眼所見,晉國中軍佐的大旗就在前方數十里開外,足足有萬餘之眾。吾等朝著東南方緊追不捨,不時還能殺傷俘獲一些趙兵,也見趙鞅穿戴甲冑乘車斷後沖吾等罵陣過……」

  陳恆突然發話道:「趙鞅是在南方趙兵主力中沒錯,可他的兒子,魯國小司寇趙無恤呢?他在何處!」

  齊軍大帳內頓時一片寂寥,眾人細細咀嚼著這個名字,自從去歲甄之戰以後不斷出現在耳旁的名字。趙無恤一向是河濟之間的焦點,可自從他攻下濮南後,似乎是在父親趙鞅的巨大陰影下,顯得過於沉寂了。

  趙氏炎日玄鳥大旗,新奇的兵種騎兵……如今做出這事的人顯而易見,趙無恤,卿大夫們心驚不已。

  好個趙無恤,這一刀捅的真是夠狠啊,位列末席的陳恆也感覺到一陣牙疼。雖然趙無恤的舉動和他的計劃並無衝突,甚至還幫了他一把,陳恆卻依舊從心裡生出了一陣不舒服的感覺。

  但他顧不上嫉妒,眼下的當務之急是,下一步該怎麼走,才能讓陳氏獲得最大利益。

  一直以來主張退兵的高張說道:「君上,輜重被劫非同小可,莫不如立刻退兵!」

  退兵?

  這是齊侯杵臼絕對無法接受的建議,若真如此,齊軍這次八成是要白跑了一趟。何況衛國此次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為了阻止晉國援軍去夷儀,已經丟了濮南地,若不攻克歸還,恐怕說不過去。

  陳恆看到齊侯雙肘撐在案上,十指交叉,頂著下巴,傾聽時只有眼睛在動。他兩頰的灰色長須圍出一張紋絲不動的臉,活像一張面具。然而,敏銳的陳恆依然注意到國君額頭密布細小汗珠。

  國君在猶豫不決,而陳恆一個激靈,突然意識到,這是個脫身的好機會啊!

  陳恆幫父親消耗齊國公室和國、高軍隊的計劃正在順利實施,可他也不希望敗的太慘,尤其是將自己搭進去,何況也不想再在苦寒的軍旅里多待一天了。

  「只是趙氏庶孽子一次偷襲罷了,並不能決定整場戰爭之成敗。」陳恆摸清了齊侯的打算後,踏出一步。

  「齊國還有機會,再向前追逐兩天,就能將趙兵逼到濮水邊上。」吸引眾人目光後,他自信的聲音穿透眾聲喧譁,宛如利劍劃破油脂。

  齊侯眼前一亮,但高張卻站出來反對道:「趙氏子無恤的單騎走馬不同尋常,速度極快。如果連沿途的糧站也被搗毀,那不出三日吾等便要斷糧……」

  陳恆昂然道:「卿士考慮的是,至於後方,下臣願率車兵前去尋找趙氏輕騎的蹤跡,跟趙無恤在戰場上親自較量較量!戰勝後將糧秣送來。」

  陳恆的主動請命讓齊侯老懷大慰,但他卻遲疑地說道:「公子多半落到了趙氏手中。」畢竟是親兒子,這影響他的下一步計劃和判斷,頗有些投鼠忌器的感覺。

  「趙氏絕不敢傷害公子,君上當知,下臣與公子為友多年,若是不幸被俘,下臣定會將公子安然救回!」

  ……

  齊侯最後還是聽信了陳恆的話,他將輜重被劫,公子遭俘的消息封閉起來不讓任何知情者外泄。隨即裝作沒事似的繼續休整向南追擊,勢必要在後日入夜前趕到濮水邊,和趙鞅來一場決戰。

  而陳恆,一共帶了戰車百乘,隸屬於陳氏的精卒三千北返。火速趕往輜重被伏擊的地點,尋找倖存者,搭救公子陽生,還有阻止趙無恤繼續切斷齊軍糧道。

  但陳恆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要遠離戰爭的漩渦中心,讓齊侯、高氏和趙氏的兵卒打個熱鬧去罷!

  所以他甚至都沒忘記帶上那幾名裝扮成親衛的隸妾。

  因為是戰車和精兵疾行,陳恆的速度很快,到傍晚時分,便已經離遇襲地點不遠了。太陽依舊藏在烏黑的雲層里不露面,葉子幾乎落光的闊葉林看上去淒冷無比,就在這裡,他們遇到了第一波潰兵。

  ……

  那些齊人出現得很突然,讓陳恆猝不及防,等他得到消息趕到前拒位置時,頓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只見一共有兩千多人,身上的甲衣都被扒了,就這麼或著單薄的衣褐,或光著膀子擠在一起避寒避風。無傷的攙扶著有傷的,一瘸一拐慢慢往前挪,重傷的則用樹枝或矛柄做成了簡單的支架抬著,甚至連死人都背在身上,所幸天氣寒冷,血液都凝固成了黑色的塊狀,這才不用一路上鮮血淋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