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甄地和廩丘本是衛國和齊國的城邑,尤其廩丘,還是齊人經營已久的攻魯要塞,按照原先的設想,這一帶應該會出現心懷故國的衛人和齊人群起響應才對。

  可直到齊人抵達此處,才發現預想中的廩丘和甄地人挾壺漿以待齊師的景象沒有出現,齊侯頓時勃然大怒。

  「這兩邑居然不心懷君恩!?」

  其實也怪不得甄地和廩丘的民眾,就說廩丘的齊人,還在齊國大夫烏亞旅統治下時他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正如晏嬰向叔向吐訴過的,齊君為了爭霸和斂財,拋棄他的民眾,任由他們被陳氏的小恩小惠收買:民眾把勞動收入分成三分,兩分歸公家,只留下一分用來維持自己的衣食。齊侯在府庫里聚斂的財物已腐爛生蟲,老年人們卻挨凍受餓。又因為刑罰苛刻,國都臨淄的各個市場上,鞋價便宜而假腿昂貴……

  而廩丘被趙無恤奪取後,民眾因為子弟死傷最初的確有一段時間的猜疑和不滿,可都被武卒在甄之役的強大戰力威懾著不敢發作。隨著無恤聽了張孟談的建議,一把火燒光了邑寺積壓的債券市恩義後,廩丘人開始接納無恤,可並未產生多大歸屬感。

  可接下來還有推行到鄉亭里閭的基層組織,將無恤的統治下放到了每個人頭上,賦稅勞役丘甲大幅度降低,十稅一乃至於二十稅一比起齊國的三分之二稅低了不知道多少倍。無恤既然比齊國陳氏還好還大方愛民,於是民眾歸之如流水,加入邑兵亭卒比以往積極了許多,看待齊軍自然也不會把他們當成「光復者」,而是當成損害財物,掠奪子女的入侵者!

  正因為這樣,所以在張孟談推行所謂「堅壁清野,以俟其來」的策略時,民眾們都比較配合。廩丘幾乎所有的野外鄉亭都空無人煙,十里以內,所有柴草樹木一律砍伐運進城內。在城外箭能射到的地方,房屋和門楣統統推倒,以免被敵人利用來作為防禦工事。

  而經過加固的廩丘邑高達數丈,擁有數千軍民守衛的情況下,已經不是齊人想攻打就能輕易打下的了。

  齊侯在高張的勸說下,好容易忍住強行攻破此邑縱兵大掠三日以報復廩丘人「無君背國」的舉動,決定還是按著原計劃穿過西魯,南下濮南,和衛人合圍趙鞅、趙無恤父子。

  所以當早已以逸待勞多時的趙兵突然殲滅了齊人一隻前哨,出現在廩丘以南十餘里的丘陵地帶時,從齊侯到高張到陽虎,乃至於從始至終鎮定自如,覺得自家無論如何都不會輸掉這場戰爭的陳恆都驚呆了。

  陽虎替齊侯追問道:「你可看清了,來者真的是趙兵主力?」

  逃脫生天的齊國斥候以性命立誓:「的確是趙氏炎日玄鳥大旗,遮天避地萬餘人。」

  齊侯沉吟了:「此旗除非家主和世子不可攜帶,如此說來,前方的確是趙鞅,亦或是其子趙無恤!」

  既然趙氏主力在這裡,那在濮南和衛人對峙的,又是誰人呢?

  第415章 這真是減灶計

  一如衛國的亡臣褚師圃所說的,衛國右軍的主帥王孫賈是個聰慧而謹慎有餘的人,在和趙兵洮邑的前鋒稍稍接觸,損失了數百人後便引軍折返,再也不冒險靠近。

  對方的甲冑,對方的旗幟,還有那連營數里的灶火數量,都讓他篤定,自己已經咬住了趙兵主力,他們休想引誘自己過去接戰,可也別想輕易離開。

  所以衛侯派傳車送去給齊國大軍的情報便成了這樣:趙兵被衛軍糾纏於洮邑、清丘一帶,還望速速前來會戰。

  此舉正中齊侯杵臼想在雪落前速戰速決的下懷,他大喜之下,便放棄了圍攻秦邑和甄、廩丘,不顧越過敵境饋糧的危險,浩浩蕩蕩的四萬大軍一路南下,戈矛高舉,旗幟飄飄。誰料剛到這裡,就碰到了趙兵先鋒,吃掉了他的五十乘先頭部隊。

  「此地離洮邑有百里之遙,衛人方才信誓旦旦地說趙鞅在那一帶,如今趙氏炎日玄鳥大旗卻突然出現在此,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齊侯杵臼暴跳如雷,突然和趙兵相遇讓他有些不安,畢竟趙鞅的善戰和勇敢是出名在外的。

  「衛人的消息是幾日前送達的,也許就在那不久後,晉人便聽到了吾等進入西魯的消息,於是不顧衛人在身後追趕,連夜回到了此處,想尋一座堅城阻擋吾等?若真如此,彼輩卻是失算了,他們錯過了廩丘,如今還當緊追其後,切勿讓彼輩遁入高魚、鄆城等邑,只能在野外與吾等對戰!」

  就在高張一籌莫展的時候,陳恆的一番頭頭是道的分析卻讓齊侯轉憂為喜,立刻部署齊軍形成了鉗形的兩路,朝一擊既退的趙兵發動了追擊。

  當晚,他們在高魚邑附近追上了敵人的尾巴,但卻是趙兵先發動了攻擊。

  透過高高的牆垣和月光照耀的田野,高魚邑內可以看到兩軍交火的地方。趙兵大概認為能趁夜色不備或齊人有所鬆懈,結果大錯特錯。齊國的數千弓手們放出一陣陣密集的火箭,飛矢在田野上空噝噝作響,落下時點燃了枯草,遠遠觀之有種別樣的美,卻並未插中多少活著的目標。

  「晉人的突擊毫無效果,敵軍遺屍累累。」雖然陳恆在請功時如此說,但第二日清點戰果時,齊人只發現了幾具趙兵屍體。昨夜的戰鬥很快結束,倖存的敵軍在黑夜中遁逃無蹤,雖然殺傷不多,但這終歸是一場振奮人心的勝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