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反正趙無恤舉辦賽馬的初衷是收集優秀馬種,在賽車馳逐的過程中,子貢也會觀察選購來自各國的優良馬匹,效果是一樣的。隨著地盤的擴張,養戰馬和配種的計劃得提上日程了,這可是長達數十年,上百年的工作,還是儘快起步為妙。

  ……

  競技場西側是參賽者和裁判員的入場口,今天參賽的兩馬駕轅戰車已經提前進入馬欄,待比賽開始的鐘鳴聲響起,馬欄前的柵欄齊齊打開,而後一眾御者便會驅趕著賽車從欄中奔出。

  在一陣歡呼聲中,上蓋煤炭殘渣,下踮沙土鋪起碾實的跑道上,參加比賽的五輛賽車上御者各自施展駕馭絕技。馬兒們在鞭梢聲中縱蹄狂奔,如風馳電掣,轉瞬間百十步的距離便一晃而過。

  子貢一邊給言偃等人解釋著賽車的規則,趙無恤則直起身子望去。他看到其中兩匹高大的褐色東萊馬,拉著輛標號為「四」的竹製輕車一車當先,將其他賽車遠遠的拋在了身後,看模樣是一舉奪冠的架勢,然而周遭的曹國觀眾卻發出了一陣陣喝倒彩的噓聲。

  無恤問道:「那是哪家的馬車?如此不受人待見。」

  子貢對這一比賽極為熟悉,瞧了一眼便道:「那是齊國陳氏一個小宗家的賽車,車主是名為陳平仲的年輕人,齊人中獨他願意與我合作,司寇上次應該見過一面。之所以被喝倒彩,大概是他們此次改造了賽車,讓曹人不滿了吧。」

  趙無恤點了點頭,又無奈地搖頭:「還是齊國人機智,其他戰車都是原裝的硬木,十分沉重,但他們卻改進了賽車的結構,讓它變得更輕。看來馳逐競技的規則還是得繼續細化啊,否則日後一定會被人爭相效仿……」

  子貢賠罪道:「是賜大意了,不過整場比賽要繞場六周,一周長半里。若是一開始跑得太快,後面就會慢下來,齊國東萊馬的體力不佳,所以齊國人雖然耍了滑頭,但勝負卻猶未可知。」

  仿佛是在印證子貢的話,三圈以後,之前還遙遙領先的褐色齊馬車漸漸慢了下來,原本幾十步的車距,也在轉眼之間縮小了一半,緊追他的,是一黑一紅的異色馬,拉著標號為二的馬車。

  看台上數千人的助威聲中,二號馬車已經追上了齊人的車,並迅速超越了數步距離。只剩下半圈,四號馬車的齊馬力衰,勝負已定。

  「那是曹國大司城的馬車……」

  子貢言罷,無恤側目看去,朝捋著鬍鬚洋洋得意的曹國大司城行了一禮,以示祝賀。

  在拿了無恤和子貢不少好處後,曹國的執政司城大人如今可是競技場的最大支持者。他已經老了,恐怕在這個位子上呆不了幾年,對於地位到了卿這個等級,錢帛和臉面都很重要,所以他家的賽車,選用的是天下最好的鮮虞馬、代馬。

  若能能得勝,不僅御者有可觀的獎金,馬匹的身價也會倍增,大司城能得到彩頭分成,同時也可以讓他在國人中的聲望蓋過同僚們。

  然而就在大家以為勝負已經篤定的時候,競技場內卻突然爆發了一陣如同山崩地裂的呼嘯,五千人同聲而出,將馬匹的嘶鳴都蓋過去了。

  無恤還未回頭,就聽到一旁的言偃和闞止齊聲喊了起來:「那兩輛車撞到一起了!」

  ……

  這是競技有趣的地方,總會有意外發生,在最後一個彎道時,二號和四號馬車輪子的短轂竟然攪到了一起,一齊停在了離終點只有百步的地方。

  機會瞬息即逝,於是最後贏得比賽的,是出人意料的一家。看台上賭馬的馬券落了一地,國人們罵聲一片,誰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但懂行的人想想就明白了,意料之外,不過,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駕車的正是兩匹通體雪白的馬兒。

  整個競技場只要是懂馬的人,頓時一片譁然。

  「居然是驌驦馬!」

  拉車的是兩匹年幼的驌驦馬,因為年歲太小所以不被看好。但它們愣是悶聲不出氣地跑完全程,拉短了與對手的差距,並抓住機會完成了衝刺。

  車的主人是來自唐國的公子恪,他如今正在側面的一處席位上朝這邊的曹伯、趙無恤、吳國人遙遙行禮。吳人得知他的身份年後,也在屈無忌的帶領下難得地集體起身,回了一禮。

  驌驦馬啊,趙無恤嘿然而笑,唐國已經沒了,唐國公子恪能流亡到陶邑,的確是吳國人的鍋。

  唐國屬「漢陽諸姬」之一,春秋中期,在楚國的威逼下成了其附庸國,等同封臣。驌驦馬是唐國山地一帶獨有的珍惜馬種,名雲驌驦,馬色如霜,這種馬十分護主,而且耐力驚人,被唐人視為國寶。

  當年楚國的令尹子常,也就是伍子胥的仇家之一,他就頗為覬覦此馬。竟然在唐成公朝楚時將他扣押,聲稱必要和進獻楚王一樣送他幾匹驌驦馬方能放歸。唐成公不從,於是被囚禁了數年,到了最後,唐國內的卿大夫們受不了了,偷偷違背君命獻馬於子常,才得以將國君贖回。

  從此唐成公恨透了楚國和子常,於是五年前,他便與有過類似經歷的蔡侯一起,會同吳國伐楚,他們帶路有方,吳師一舉攻克楚都郢城,為唐侯報了仇。

  可瘦死的駱駝壓死馬,到了第二年,楚國從秦國搬來救兵,子蒲、子虎、子期等人率聯軍數萬,戰車五百乘,大敗吳軍後又在蔡陽夾擊唐軍。四年前的七月,秦楚聯軍圍攻唐國都邑,唐成公戰死,唐遂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