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悄悄摸過去,放翻階梯旁的那兩人,再分兩批占領邑牆和邑門!」

  田賁已經不再是只顧前沖單打獨鬥的莽夫了,他只覺得自從跟了君子以後,路越走越寬,見識越來越廣,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大!若是再沒進步,自己的位置遲早會被後來者居上了。

  於是田賁和他手下的輕俠悍卒們先悄然摸了過去,抹了關鍵位置兩人的脖子,又拋繩套幹掉了邑牆上的兩人。隨後派人沿著土階爬上了邑牆。這時候,有衛卒驚醒過來,開始大呼有賊,但很快就挨了弓矢弩箭,沒了聲音。

  如同以往的演練一般,這場偷襲乾的很乾脆,在守門處主事的下士也被田賁斬落人頭後,戰鬥便宣告結束,剩下的二十名衛卒喪了膽,紛紛棄械投降。

  田賁雖然聽不太懂他們的濮北方言,卻明白跪地討饒是何意思,便制止了殺戮。

  與此同時,邑北的甄氏里閭附近也有幾處屋子被點燃,火苗最初還很小,漸漸卻大了起來,不時有人發出了慌亂的驚呼。甄氏的族兵警覺性可比邑門守卒高多了,很快就翻身下榻湧向了那裡。

  一時間那邊成了全邑焦點,邑南門一時間無人關注。

  「大事已畢,只望去點火的二三子能活下來。」

  田賁也舉起火把,朝邑外半里處那片桑樹林左右搖晃……

  趙無恤等人在渡過濮水後徹夜皆行,一個時辰前就摸黑抵達了邑外。有五十人留在後面押送輜重和被裹挾的衛人,還有五十人是在急行軍中被拉下了,索性留他們在半道接應,所以如今能投入戰鬥的只有五百。

  位於桑林最前沿的是虞喜和輕騎士們,馬兒銜著枚,騎從則扶著鞍站立等待,他們形成了兩個鍥形隊伍,各有任務。

  趙無恤和張孟談並肩站在稍微靠後的馬車上,御者邢敖的眼睛則定定地望著閃爍火光的邑門,他們身後是黑壓壓坐於地上的趙武卒,戈矛各自在肩。

  等待的間隙,張孟談忍不住打破了靜謐,他對無恤說道:「甄邑是一個千室中邑,邑內人口八千,兵卒一旅,若是徵召國人,則可以達到一師的人力守城。所以強攻還是有些麻煩的,但若是裡應外合,倒是有望輕易拿下。」

  這話又像是在分析局勢,又像是在給自己打氣,雖然制定計劃時自信滿滿,但這畢竟是張孟談作為謀主的第一次戰役,難免有些忐忑。

  趙無恤道:「在敵國境內行進是沒辦法徹底保密的,渡口被襲,舟梁搭起後,衛人恐怕已經注意到了吾等的行蹤。至遲到明天,附近的各個千室之邑就會得知消息,後日便能派來援軍。」

  「若是此計不成,為了避免被甄邑內外的衛卒夾擊,吾等只能向西退卻,去和晉國大軍匯合了,然後再借晉師之力攻破此邑,好讓接下來的計劃順利進行。」

  不過那樣一來,這次行動的性質就不同了,他會從雖然流亡卻依然心懷晉國,所以舉義奪邑以饗晉師的賢明君子,變成了靠抱老爹粗腿的無能庶子。

  張孟談也咽了下口水,他的父親,如今的晉國中軍侯奄大概就是大軍的前鋒,若是此計失敗,自己或許會被他揪回晉國也說不一定。

  所以,此役必須勝利!

  這關係到趙鞅眼中會是驚喜還是失望,這也關係到兩人,乃至於這個流亡組織的前途。

  就在此時,邢敖卻指著邑門道:「旅帥快看,是信號!」

  無恤方眼望去,只見邑牆望樓之上,那左右搖晃的閃爍火光正是和田賁商議好的信號。而邑內也有火焰沖天而起,隱隱能聽到人聲一片嘈雜,看來點火擾亂拖住甄氏族兵的人也得手了。

  趙無恤掰斷了手中的桑樹枝,狠狠地甩在了地上。

  「做得好,彼輩當為今日首功!傳我號令,全旅隨我急速前行,攻入此邑!」

  輕騎奔馳而走,唿哨聲響成一片,戰車也隨著武卒們的腳步徐徐開動。

  ……

  按照衛國通關的規矩,在入夜後邑門不得開啟,來遲了的商賈和行人只能在邑牆邊上露宿。

  這一夜,也有幾個倒霉蛋被晾在了牆角,所幸時值盛夏,夜晚並不寒冷,只是蚊蟲多了點。

  三更天時,被咬得渾身是包的行商和旅人游士們哪裡還睡得著,他們正煩躁著,卻聽到邑牆內發出了一些若隱若現的聲音,似乎有人在喊叫,還有金屬碰撞和重物倒地響起。

  隨後,一切消弭於沉寂,只是更遠處有人聲喧譁,他們還來不及細想,卻發現邑門在緩緩開啟。

  眾人驚喜交加,離雞鳴還有一段時間,難道今夜情況特殊所以提前開門了?正待要進門去尋個館舍休息,卻見迎步而出的是幾個渾身沾著鮮血的大漢,還有狼狽不堪的衛卒,他們連滾帶爬地搬開了擋路的柵欄和鹿角,隨即跪在路邊一動不敢動。

  「這是怎麼回事?」商賈和旅人麼面面相覷,問了一句對方也不答,只是厭煩地揮手驅趕。

  「不想死就一邊去,休要擋道!」

  其中幾名富庶的帶劍國人有些惱火,正要發作,卻聽到身後傳來了隆隆聲響。

  一回頭,卻只見二十多匹單騎走馬的輕騎士在月光下排成兩個陣列沖了過來,他們連忙閃開避讓,然而騎士們卻不入門,而是沿著邑牆朝兩邊散開,分為兩隊疾馳而走。

  「莫不是打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