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卸下了甲冑,身穿短衣,頭戴防曬竹編帽的趙氏士卒扛著曹國府庫提供的銅臿,開始剷平障礙物,開挖夯平土地,曹國司城署也派了不少工匠和隸民來幫忙。

  五天以後,這裡初步建成,一些土木結構的簡單建築拔地而起,場地也被用籬笆圈了起來,外人看不到裡面的情形,又是好奇,又是揪心不已。

  到了第二日,一些從宋國過來的倡優開始滿陶市地敲鑼打鼓,一邊舞著雜技,一邊號召眾人前去城北外郭處觀摩「蹴鞠」「馳逐」「鬥雞」。

  國人們十分驚奇,之前幾天,外郭那處熱火朝天的建設場地就已經圍了一圈人眼睛都不眨地旁觀,何況如今已經建好開放,於是他們紛紛湧向了那裡。

  之前賄賂曹國君臣,請求禁錮他們的三家商賈,陳氏、弦氏、玉氏,也在這一天碰了頭。他們在過去幾天裡已經數次會面,因為曹伯突然派人送回了所有的賄賂,這位以往見了珠玉黃金就挪不開眼睛的國君,竟然一口回絕了他們的請求。

  隨後便是喧囂塵上的外郭場地建設,以及「侈靡之業」即將開放的消息。

  於是留守陶邑的三家商賈決定,派自己的三位年輕子弟前去打探打探。

  第267章 馳逐蹴鞠

  經過兩百餘年的發展,陶邑的商品經濟已經發展了起來,其中勢力最大的商賈分別為齊商和鄭商,兩家人既競爭又合作,平日也有聯姻往來。

  所以今日得了父輩們的囑咐後,陳平仲,弦伯甫,玉辛三位商賈之子,便一大早就乘坐馬車來到了位於陶邑外郭區新建起的「侈靡之所」。

  此處交通便利,正北對著一個可以停靠舟舸的小碼頭,正東是連同陶邑東西的塗道,據說周邊方圓半里的土地,都被司城署租給了趙氏君子。

  三人的馬車沿著塗道前行,可還沒到地方,卻已經走不動了。

  「怎麼這麼多人?」玉辛掀開了蒲簾探頭一看,卻見這裡早就人潮湧動,滿耳都是嘈雜的喧鬧聲。

  這還是「侈靡之所」剛剛建成後第一次對外開放,消息又是昨天才傳出來的,竟然一下子聚集了這麼多人來觀戰,實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弦伯甫卻不意外:「陶邑幾乎人人行商販賣貨物,不事農稼亦能溫飽,本就閒散之人極多。現在就是路上有人吵嘴,也能圍上一群人,何況趙氏君子鬧出了這麼大陣仗,還有曹伯為他們撐腰。」

  望著被堵得水泄不通的塗道,御者說根本過不去,三人有些犯難。他們雖然只是商賈,平日裡卻也錦衣玉食,才不願意在這大熱天裡和渾身汗臭的庶民們擠一起。

  就在這時,卻有位皂衣的豎人過來行禮,說是此處的主人已經為三位留好了專用的通道和看台,請隨他前去。

  三人面面相覷,心裡暗暗吃驚,這才幾天時間,那個說服了曹伯鼓勵侈靡的衛國商賈就已經探明了他們的身份和出行?真是駭人聽聞。

  其實,今天但凡能乘著馬車牛車來的,基本都是有身份的人,子貢和陶蠱只是讓人遍地撒網,看見乘車者就去行禮伺候。

  既然得到了特殊照顧,三人也不矜持,直接跟著那豎人繞道,從一處兵甲守衛維持秩序的通途進入了名為「蹴鞠場」的校場。他們發現,還有不少前來打探的各國商賈,乃至於本地的士大夫都一一被人引領著從此入內,和擁擠嘈雜的庶民分離開來。

  正式走進校場後,雖然心裡早有準備,但三人也不免吃驚於觀眾的人數之多,少說也有千人,還在源源不斷的湧入。

  「蹴鞠場」是一個橢圓形的平整闊地,長寬各數十步,兩側插著竹子,固定後用漁網絡於其上,不知是要作何用途。周圍修了一條可以容納三輛馬車並行的圈道,再外圍則是土石堆砌成的矮丘,可以讓人或站或坐地觀看,土丘下用籬笆圈住,再由曹國兵卒看守,禁止亂爬攀越。

  他們走進的位置是兩個用木架子搭建起來的看台,士大夫們被引到更尊貴的右看台,駕得起車的商賈則是稍次的左看台。看台上有軟榻和蒲蓆可以就坐,因為昨日剛搭建起來,外觀和內飾都比較寒酸,可比起外面更加簡陋的土丘,的確是「貴賓席位」了。

  儘管這裡的形制如此簡陋,但此時的蹴鞠場內外已經是人山人海,他們向周圍望過去,黑壓壓的一片攢動的人頭。位置較高的看台還好,土丘上則是前排蹲下,中排站立,後排只能踮起腳尖,個子矮些的,視線更是被擋得嚴嚴實實。

  就在場內一片嘈雜的議論聲時,卻聽到了數聲鼓響,眾人的聲音頓時一靜,隨即又轟然沸騰起來。只見兩輛駟馬駕轅的戎車從欄中開了出來,各自有御者一名,戎右一人。他們在石灰劃出的白線停留,起身向場內的觀眾們行禮,又握住了八轡,隨著一聲鑼響,便開始了名為「馳逐」的比賽。

  隨著駟馬的加速,一片叫好聲頓時響徹整個賽場,直震得看台上的人發暈。

  「此輩庶民,怎麼如此嘈雜?」一些士大夫見狀不由皺起了眉頭,不過漸漸也被兩輛馬車爭先恐後的馳逐吸引了目光。因為駟馬十分俊美,御戎的技藝也很不錯的,尤其是駕馭左車的那位弱冠少年,年紀輕輕就能操縱八轡猶如臂使。

  喜歡熱鬧的商賈倒是無所謂,要不是礙於旁邊看台的士人,早就一同加入叫好行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