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趙無恤在這邊猜測范、中行兩家的奇怪行徑和打算,而中行黑肱和范嘉,在鳴金收兵後,不甘卻又後怕地逃下了山。

  他們之所以夜襲成鄉,一來是眼紅無恤近半年來依靠麥粉和瓷器大賺特賺;二來是聽了范鞅信中所言,要試探趙氏的反應,看趙鞅是否真的「死了」;三來是想陷其領地,阻斷道路,引發趙氏大亂,乘機在別處做點什麼。

  但終究因為范鞅不在都城,又擔心「趙卿已死」這一風言風語是晉陽大夫董安於的陰謀。所以,在情報確定前,范鞅歸來前,他們也不敢明火執仗地攻擊趙氏,這才借用了呂梁群盜的由頭。

  按照中行寅原本的計劃,拔了成鄉,就能扼住趙氏的喉嚨,掌握主動權。若是能引誘趙氏援兵,將其一舉殲滅,那麼趙氏在新絳周邊,便大勢已去了。

  因為在新絳方圓百里,乃至於河東地區,中行、范有大片相連的領地。比起領邑和小宗都分散在太行內外,或者北方邊境的趙氏,兩家占據了絕對優勢。

  但誰知道,計劃的第一步,就遇到了問題。

  成鄉不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肥肉,而是一塊硬骨頭!

  按照常理,以五百群盜,配合一千精挑細選的范、中行族兵,讓素有知兵之名的中行黑肱親自率領,足以輕易碾平這個百戶小鄉。

  結果卻是,盜寇折損兩百有餘,兩家族兵更是只逃回來了五百多,被殺、被生俘的將近半數。

  這是他們在此之前從未預料到的事,若是戰陣上輸了,也就罷了。但那聲莫名其妙的巨響,卻讓范、中行氏兵卒在失敗的陰影外,還染上了一種恐懼的情緒。

  所以,當范嘉和中行黑肱帶著殘兵來到原定的匯合伏擊地點時,他們誇張描述,把等待在此的所有人都嚇壞了。

  「鬼神之力?」

  在必經之路上設伏,準備阻擊下宮趙氏援兵的中行氏家司馬臉色陰沉,他看著兩位君子蒼白的面色,還有殘兵們失魂落魄的眼神、傷痕,也不敢妄言不信。

  萬一,等會真有一道天雷劈到自己頭上,那可如何是好?

  計劃被打斷,加上范嘉、中行黑肱帶回來的敗軍氣氛,家司馬也沒了戰心,乘著夜色未盡,索性撤兵了。

  這就是虞喜一路打探過來,只見蹤跡,未見伏兵的緣故。

  這場陰謀,就在無知的敵人們對「鬼神之力」的畏懼下,變成了一場虎頭蛇尾的鬧劇。

  ……

  在虞喜離開半個時辰後,橙紅色的秋日之陽已經升了起來。

  趙無恤雖然猜測,自己昨夜的所作所為肯定會流傳出去,但誰料竟能讓范、中行的伏兵驚懼之下,狼狽撤退。也怪對方的計劃太過倉促,看似一環扣一環,實際上,只要一個細節出了問題,就會全部作廢。

  無恤可不知道還有這麼多波折,他正在苦苦思索對方的意圖,卻聽到望樓上有人稟報:「君子,北面有數百步卒正在上山!」

  按理說,應該是虞喜去迎接的援兵,但還是小心為上,無恤讓眾人披好甲冑,握緊武器,準備迎敵。

  此刻命令一下,軍吏便立刻各自就位,邊跑邊大喊無恤的命令。

  和昨夜初戰的慌亂不同,現在眾人顯得極有章法。

  靠在牆角,東倒西歪地打著瞌睡的兵卒們一個激靈站了起來,聽聞消息的國人們也自發從附近集結。

  也就是片刻功夫,數百人已經列隊完畢,短時間內成鄉內里處處是森然氣象,所有人都在昂著頭看向趙無恤,只需要他振臂一呼,便能隨時出戰。

  「見過血的兵,就是大不相同!」

  趙無恤十分滿意,經過昨夜的事情,他原本就高不可攀的威望再次蹭蹭上漲,若是成鄉有聲望值,那現在絕對是突破了天際的崇拜。

  後門處的屍體差不多清理乾淨了,俘虜們被強制搬運土塊磚石,堵住了門,壘起了矮矮的女牆,外面也重新圍上了柵欄,就算來的真是敵人,也可以一戰!

  到了這時,對面的來人也漸漸能看清了:火紅的秋日之陽占據了白底旗幟正中,其下是一隻展翅翱翔的純黑玄鳥。

  是趙氏的圖騰,是炎日玄鳥旗!

  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

  趙無恤回到春秋後,通過閱讀守藏室里的家史,才得以一窺上古源流的脈絡,趙氏的祖先,來自一個古老的東夷部族。

  數千年前,遙遠的曲阜,有一個少昊氏建立的東夷邦國。

  據說少昊之立,鳳鳥帶著居於海岱的百鳥前來朝拜,故其國以鳥名官:「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

  秦、趙的祖先,便成為了職官「玄鳥氏」,其後這一族逐漸從海岱西遷,又一分為二:一支北上與戎狄雜處,成為「天命玄鳥」的殷商之先;另一支在中原和帝顓頊的苗裔女修部族融合,便產生了新的族群。

  故才有了玄鳥隕卵的傳說:「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

  大業,也就是伯益,被同為夷人的虞舜賜為嬴姓,其子嗣們在夏商周三代之後,分散各地,秦、趙就是其中之二。

  數千年裡,隸屬的邦國和氏名雖然更易,但嬴姓趙氏對太陽、玄鳥的崇拜卻世代不變。

  所以在晉國,炎日玄鳥旗所到之處,人們便知道,這是趙氏的軍隊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