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恤聞言一愣:「來晉國了,為何不見他人影?」

  「他來的並非新絳,據說是去了虢縣。」

  虢縣,本是周王卿士虢公的邦國,一百多年前,晉獻公用中行氏和知氏的祖先荀息「假虞伐虢」之計,征服了那裡。

  虢地處於黃河邊上,後世的三門峽一帶,扼控桃林之塞,也就是崤函天險,又稱之為「河外」,距離新絳,不過一旬來回的路程。於是趙無恤便讓信使轉而去往虢地,務必要將秦越人請來!

  他也不由得嘆息道,真是好事多磨啊,幸虧樂祁最近狀態不錯,在開始動筆寫作他那捲《樂氏史記》後,身體竟然一天天好了起來,或許是靈子診斷錯了?

  到了詩經所說「八月未央」時,趙無恤再次入虒祁宮,作為晉侯的助祭人。正所謂「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在未央之日祭祀月亮。

  這一天,其實也就是後世的八月十五,月圓之夜。春秋時期還沒有中秋節,但已經有了「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習俗,比起平日頗有些不同。

  在繁雜的祭祀結束後,趙無恤和往常一樣,在太史墨冷冷的注視下,又向晉侯獻上了一樣新穎之物,樂祁那邊亦然。而下宮處,他也差人給父親趙鞅、長兄趙伯魯,姐姐季嬴、未婚妻樂靈子等人各自都送去了一份。

  「這是何物?」

  樂靈子憂心秦越人遲遲不來晉國,再次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她有些心神不屬地揭開無恤送來的瓷製食簋時,發現裡面是一些色澤誘人的粉食。

  「看上去真香。」紅衣的季嬴則像一隻饞貓兒般,也捧著另一個食簋慵懶地臥在蒲蓆上,她看到甜食後,眼睛就眯成了月牙兒狀。

  二女各自拾起一塊,櫻口微張,貝齒輕咬,細細品嘗。很快,兩對眼睛頓時都亮了起來,對視著不住地頷首。

  麥粉做的外皮酥脆,邊薄心厚,以松仁、葵籽、杏仁和飴糖,或者青鹽。再裹以滾燙的油膏作餡,食之香鬆柔膩,迥異尋常食物。

  她們齊聲說道:「是甜的!」「是鹹的!」

  姐姐季嬴是甜黨無誤,而樂靈子,居然是個咸黨。

  趙無恤,則是甜鹹通吃。

  而送來的兩個食簋上,還各自附帶著一塊簡牘,季嬴拾起來一看,只見上面由趙無恤親筆寫幾個小小的篆字:「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原來此物叫做月餅,果然和圓月很像。」季嬴看著天空中的銀盤,默默地記下了這個名字。

  而樂靈子那個食簋上的簡牘,字則更多一些,寫得密密麻麻。對於弟弟這種「厚此薄彼」的行為,季嬴頗有些吃味,剛想酸酸地調笑樂靈子幾句,卻見她臉頰上竟然流下了兩行清淚。

  「這是怎麼了?」

  季嬴湊過去,用紅色的袖口為靈子擦淚,卻見她一對清揚婉兮的大眼睛淚水盈盈,讓人我見猶憐,看得季嬴竟有些痴了。

  「我倒要看看,無恤說了什麼,竟然將你惹哭了。」

  她拾起了樂靈子失手掉落的簡牘,念出聲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幾句話迥異於詩三百的格調,雖然不能登大雅之堂,卻朗朗上口,有別樣的美感,和趙無恤曾在下宮正殿對答樂師高的「斷瑟之音」如出一轍。

  季嬴也愣了半響,卻見樂靈子自己擦了擦眼淚,破啼而笑。

  幾天以來,她第一次讓自己多吃了一些食物,這些可口的點心,都是君子的心意和默默關懷。想來,父親在深宮裡,也能品出一樣的味道吧,但願父親壽命長久,自己與君子,能夠偕老,一家人能早日團圓!

  但季嬴心中,想到自己的身世,卻是別有一番滋味。

  月能重圓,可破碎的銅鑒,還能再圓上麼?

  中秋月圓,人也希望團聚,這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人給這個日子賦予了不一樣的含義。

  而與此同時,趙無恤拒絕了樂祁讓他留宿虒祁宮中的建議,連夜趕回了成鄉。他無法去和季嬴、樂靈子共處一室,所以,只有成鄉,才能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讓他有一絲回家的感覺。

  在馬車上顛簸到了後半夜,他終於回到了居室中,在薇貼身服侍下沐浴梳洗過後,無恤又坐到了鄉寺的望樓上。他在薇的陪伴下,也拿著一塊「月餅」,望著越爬越高的皎潔明月失神。

  來到這時代已經快一年了,他的言行舉止越來越像一個春秋君子,也漸漸地和「趙無恤」完全重合。前世的家人和種種生活往事恍如隔世,而在這裡,他也得到了很多東西,甚至重溫了親情、愛情的滋味。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中秋佳節吃月餅」的習俗,開始在晉國上層貴族的圈子裡流行開來。

  ……

  仲秋已過,開始進入「九月授衣」的時節。晉國地處北方,最早感受到了北風吹來的涼意,家家戶戶都開始縫製冬衣,在趙無恤治理下,已經日益富庶的成鄉,卻不用擔憂這個冬天再過「無衣無褐」的日子了。

  然而,去尋找秦越人的信使仍舊沒有在預期的時間內歸來,反倒是下宮差人來傳喚他過去,因為晉陽大夫董安於的車駕,明日就要到了。

  第181章 董安於(上)

  晉侯午八年,秋九月,成鄉山陽亭外的官道上,從北向南,來了一支風塵僕僕的車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