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無恤只想說,天真,你們太天真了!

  用後世屌絲的心態來腦補奢靡的先秦貴族生活,就好比清朝時陝西農民想像西太后在宮裡的日子:太后她老人家頓頓有白面饃饃吃咧,吃一塊扔一塊,那感覺,美滴很……

  春秋時,平民的飲食他倒是不敢恭維,但貴族的一日三餐,其複雜和精細程度足以讓趙無恤這個穿越者亮瞎眼,味道也沒差到哪去。

  燉、煮、蒸、烤、漬等做法已經出現,只是調料沒有後世豐富,烹飪器材還不太成熟罷了。

  按照春秋禮制,待客的燕饗用餐要以膾、羹、炙等為主。

  膾的做法是將新鮮的鹿肉、羊肉或魚切成薄片生吃,孔子也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選材用捕獲獵物最豐腴鮮嫩的部分,再以銅刀細細切之,力求做到纖如發芒,散如絕谷,積如委紅。

  可惜趙無恤前世就對生魚片絲毫不感興趣,這玩意吃進去萬一得了寄生蟲病,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以這時代的醫療水平,不死也足夠他喝一壺的。

  膾他也是不敢吃了,不過若把做法變成「漬」,先在黃酒中浸泡一夜,吃時下薑片、蒜泥,蘸醬、醋、蔥韭,倒也十分鮮美。

  羹相當於後世的燉菜,在燉肉時,要加入鹽、梅子干、醴、酷,也就是豆醬和肉醬等調料,然後放置在鼎中加火煮至爛熟。

  不過對於趙無恤來說,用商匕勺著煮爛的肉糜入口,再佐以咸臭相交的牛羊肉醬,實在是有些重口味。在他看來,這羹唯一的優點就是……營養?易消化?

  剩下能入口的食物的還有炙和炮,炙是將肉切成小塊,串在竹籤上烘烤,可惜沒有辣椒,只能以稀有的麻椒,也就是花椒搭配。炮是一整隻黃羊,或者鹿獐剝皮剖腹,在內側抹上油膏,以及各種醬類,實之以肉桂生薑、梅子干棗,用鮮蘆葦纏繞起來,架起來在火上烤。

  至於他獵到的那頭黑熊的肥美熊掌,至今還在加了蓋的鼎里,仍未煨熟。

  以這時代的火力,想吃上口熊掌可不容易啊,楚成王就等不及吃到就被兒子幹掉了,晉靈公也因為一隻沒煨熟的熊掌而被趙氏弒殺。

  春秋時代的逗比國君們常常因為一口吃的而不得好死,想想都奇葩,不信可以查查「染指」這詞是怎麼來的。

  順便一說,趙無恤還發現,這時代的中國人,居然也是用刀叉的!

  銅削就是小刀,可以切割肉食,此外還有用來戳大塊肉食的銅叉。後來孔子有句話流傳的比較廣,叫割不正,不食,可見是個技術活。在類似砧板的銅俎上割著燉肉和炙炮,蘸銅豆里的調料吃,還真有點前世西餐的感覺……

  趙無恤驚訝之餘,心裡又向後世那些腦殘西餐黨、刀叉智商優越論者豎起了中指。這群洋奴,居然說什麼刀叉是文明,筷子是原始,真是腦抽,這些東西都是老祖宗玩剩下淘汰的好不好!

  趙無恤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欣賞著宴席間的娛樂活動。天可憐見,他剛穿越沒幾天,就被發配到廄苑,可看的熱鬧也只有牛馬打架,哪裡享受過這春秋貴族鐘鳴鼎食的生活。

  只見燈火輝煌的館舍內,一群長袖翩翩的宮裝女子在載歌載舞,到處都是觥籌交錯的聲音。

  趙氏的樂師們彈奏起了琴瑟,正是十分應景的《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對於無恤來說,這場燕饗其實只是開胃菜,以他今天的表現,加上姑布子卿的神秘預言,在回到趙氏之宮後,勢必將迎來一個收穫的冬天!他甚至已經暗暗盤算開了,便宜老爹會給他怎樣的獎賞呢?

  便宜老爹你休想用一把裝飾用的弓就把小爺糊弄過去!

  至少得賞不少錢帛,甚至是一個莊園吧,趙無恤已經迫不及待想經營起只屬於他自己的勢力和地盤了。

  第13章 趙樂聯姻

  過了一會,歌舞止了,樂聲一變,由清新的《小雅》變為莊重肅穆的《大雅》:「既醉以酒,爾餚既將。君子萬年,介爾昭明!」

  美酒已喝醉,佳肴如此美味,願君上長壽萬萬歲,永葆英明智慧!

  就算不懂禮儀的趙無恤都能聽得出來,這是大雅,天子公卿及諸侯飲宴時才能上的樂章,卻被趙鞅在私宴上堂而皇之地用了,大大的僭越啊……

  不過想想就明白了,連小小魯國的卿族季氏都敢搶了國君的舞者去給自己撐場面,八佾舞於庭。氣得當時年輕的孔子直罵:是可忍,孰不可忍!比他們還變態的晉國卿族又能好到哪去呢?

  禮樂和封建權力並沒有全然崩壞,而是下移了,從天子到諸侯,再從諸侯到卿大夫。魯國三桓那些窩囊廢,甚至一滑到底,權柄落到了家中陪臣手裡。那出身卑賤的季孫氏之臣陽虎,就明目張胆地號稱魯國執政,陽虎之後,又被出身可疑的孔丘把持了幾年。

  公族落,士人起,就是這個時代的寫照。

  趙無恤又瞥了一眼趙鞅案上的規格,還好,五鼎五簋,便宜老爹還沒瘋狂到在鼎簋上也公然僭越,給其他五卿樹靶子。

  不過據說,後世時,太原那座疑似趙鞅的墓葬里,可是出土了諸侯和周王室公卿才能陪葬的七鼎七簋……

  就在這時,伴著大雅的樂章,殿內所有人一同舉起酒樽:「為主公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