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時辰已到,宋則正打算關閉隱劍池,忽而心有所感,往山上一處遠眺。
自幻境之後,兩人心神相連,相隔距離不遠就有感應。這一點,採花賊只有所覺卻並不知曉緣由。
那是極小極小的一個人影,在一叢綠意之中。可宋則就是知道,那必然是採花賊本人。多日不曾相見,只這樣無意間隔遠一瞥,竟生生勾出一絲銷魂惦念,柔腸千縷。
正等著宋則關閉隱劍池好離開這裡,誰知宋則一下子停頓下來,於硯順著她的目光上望,也看到那一抹極小的身影。放在尋常人眼睛裡,不過是一個黑點,但對於修士而言,又不只是一個黑點,但以他二人目前的修為,至多至多能看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只一個輪廓就看得如此纏綿,這還是那不苟言笑,將宗門長老立斃於劍下,辣手無情的宋宗主嘛。這一眼,倒是把他的那些疑問統統給解決了。
於硯輕笑,故意湊到宋則身邊,好叫上頭那人也看個分明。“你和那小美人有……”
“嗯?”
迫於宗主之威,於硯硬生生把有私情、有一腿、有奸//情換成另一個詞。“有舊?”
想起自己曾被採花賊當作眼中釘、肉中刺,少女時期的噩夢。宋則笑答:“是。”
“誒,你說,小美人會不會和那群小崽子一樣,以為我們是一對呀?”
“不會。”
驚訝於宋則的武斷,於硯不服。“這是為何?”
“你忘了,她說你太醜。”
於硯:“……”
宋則颯然一笑,手中結印,將隱劍池關閉,囑咐年輕弟子好生修行,又安慰沒有拿到合適靈器的弟子。神器有靈,且講機緣,緣分不到,未有所得也屬正常,勿要太過掛懷,落了下乘,影響心境。
說罷,她自行離去,走前看一眼有些發怔的於硯,又是一笑。
多少年了,於硯已有多少年沒見過她這樣的笑容,哪怕面紗遮臉,仍能感覺到她由衷的歡悅。
一直以來,宋則身負重任,以凡人之身,掌管一宗。不消他講,宗門裡都是些不服氣的老傢伙。她行事需得謹慎周全,又得要雷霆手段,方能服眾。加上宋則所經歷的幼年往事,叫她原本一個活潑的少女,變成個心思幽沉的女人。
若是於硯沒見過年幼的宋則,怕是不會有如斯感觸。
然而,他偏偏是見過的。
宋則一直以為十七歲上,兩人是頭一回相看。實則,在那之前,於硯早早就偷看過她。
於硯打小就很有主意。上隱神宗修行之前,曉得兩家指腹為婚,便偷偷去秦//王//府瞧宋則。那時的宋則不過四五歲的模樣,小小個子,已是出落可愛。於硯偷瞧她的時候,她正在教訓別家的小郎君,揮舞著小拳頭,要多靈動有多靈動。於硯當時就想,這個小妻子,他喜歡。
後來在隱神宗,他寫信給父親問起宋則,身為尚書的父親勸他:一心修行,勿要他念。之後他打聽到,原來大臣們計劃培養宋則,將她與黑水國皇帝聯姻。
得知此訊,於硯失落許久,彼時年少,他以為是宋則貪慕虛榮,攀附高枝。國君的妃子,怎麼都比尚書的兒媳要來的富貴騰達。再者,以他所見之宋則,是那樣意氣風發,少女英姿,若是她不願,一定會想盡法子逃脫。
既然她沒有反抗,想必是心有所願。
孰不知,那不過是七八歲少女,哪裡能夠想到法子逃脫。縱然不願,除死之外,還有什麼徹底的辦法。
幽怨的種子從此埋下。
黑水國入侵時,於硯在外遊歷,逃過此劫,再見宋則便是十七歲那年。
活潑成死寂,天真變忿恨,雪雪白的臉,黥印昭然。
所有的幽怨化為烏有,若不是在宋則的眼睛裡,於硯看到自己的悔恨、怯懦,看到她的不屑,想來此時他們已結成道侶。
對於宗門遭難,昭明公主身死,同門九死一生而自己不在其列,於硯心中有愧,見到宋則時,愧疚更甚。
故而,他故意大聲說她,真醜。
婚事以此終結,是否皆大歡喜他不曉得。反正他的尚書父母是歡喜的,而他自己卻由衷失落。
之後宋則在下院修行,他在上院修行。他是上院的驕子、核心,他醉心修煉,不喜俗務,直到宋則被上一任宗主指定為宗主繼任。
四目相對,宋則的眼裡沒有他,心裡也沒有,當年兒戲拒婚那一幕,她是否擺在心裡,他看不出來。
至少在宗門的事務上,宋則從不曾偏頗。
一開始,她一介凡人,連算個修士都勉強,若不是有前宗主之命,明鏡宗和至道宗兩宗宗主相幫,又有當初力敵黑水國修士的季仙長作為後盾,宗門裡少有人會服她。而他這個上院風雲人物,力排眾議,幫扶於她,乃至如今成為宗門掌管刑罰的長老,一切的本意,只是為了助她。
時隔多年,方才那一刻,於硯覺得曾經那個牙尖嘴利、天真活潑的秦王么女回來了。
這一切,似乎與那個小美人有關。
而小美人會說他丑,怕是與宋則脫不開關係。
看來當初那句無心之言,宋則一直銘記於心,不知她時時以面紗遮臉,是否與此有關。
小美人宋玠在上頭也看到了他們。她的修為不如他們,目力自然也不如,只能勉勉強強認出於硯。至於宋則,她不需要辨認,直覺是便是了。
自幻境之後,兩人心神相連,相隔距離不遠就有感應。這一點,採花賊只有所覺卻並不知曉緣由。
那是極小極小的一個人影,在一叢綠意之中。可宋則就是知道,那必然是採花賊本人。多日不曾相見,只這樣無意間隔遠一瞥,竟生生勾出一絲銷魂惦念,柔腸千縷。
正等著宋則關閉隱劍池好離開這裡,誰知宋則一下子停頓下來,於硯順著她的目光上望,也看到那一抹極小的身影。放在尋常人眼睛裡,不過是一個黑點,但對於修士而言,又不只是一個黑點,但以他二人目前的修為,至多至多能看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只一個輪廓就看得如此纏綿,這還是那不苟言笑,將宗門長老立斃於劍下,辣手無情的宋宗主嘛。這一眼,倒是把他的那些疑問統統給解決了。
於硯輕笑,故意湊到宋則身邊,好叫上頭那人也看個分明。“你和那小美人有……”
“嗯?”
迫於宗主之威,於硯硬生生把有私情、有一腿、有奸//情換成另一個詞。“有舊?”
想起自己曾被採花賊當作眼中釘、肉中刺,少女時期的噩夢。宋則笑答:“是。”
“誒,你說,小美人會不會和那群小崽子一樣,以為我們是一對呀?”
“不會。”
驚訝於宋則的武斷,於硯不服。“這是為何?”
“你忘了,她說你太醜。”
於硯:“……”
宋則颯然一笑,手中結印,將隱劍池關閉,囑咐年輕弟子好生修行,又安慰沒有拿到合適靈器的弟子。神器有靈,且講機緣,緣分不到,未有所得也屬正常,勿要太過掛懷,落了下乘,影響心境。
說罷,她自行離去,走前看一眼有些發怔的於硯,又是一笑。
多少年了,於硯已有多少年沒見過她這樣的笑容,哪怕面紗遮臉,仍能感覺到她由衷的歡悅。
一直以來,宋則身負重任,以凡人之身,掌管一宗。不消他講,宗門裡都是些不服氣的老傢伙。她行事需得謹慎周全,又得要雷霆手段,方能服眾。加上宋則所經歷的幼年往事,叫她原本一個活潑的少女,變成個心思幽沉的女人。
若是於硯沒見過年幼的宋則,怕是不會有如斯感觸。
然而,他偏偏是見過的。
宋則一直以為十七歲上,兩人是頭一回相看。實則,在那之前,於硯早早就偷看過她。
於硯打小就很有主意。上隱神宗修行之前,曉得兩家指腹為婚,便偷偷去秦//王//府瞧宋則。那時的宋則不過四五歲的模樣,小小個子,已是出落可愛。於硯偷瞧她的時候,她正在教訓別家的小郎君,揮舞著小拳頭,要多靈動有多靈動。於硯當時就想,這個小妻子,他喜歡。
後來在隱神宗,他寫信給父親問起宋則,身為尚書的父親勸他:一心修行,勿要他念。之後他打聽到,原來大臣們計劃培養宋則,將她與黑水國皇帝聯姻。
得知此訊,於硯失落許久,彼時年少,他以為是宋則貪慕虛榮,攀附高枝。國君的妃子,怎麼都比尚書的兒媳要來的富貴騰達。再者,以他所見之宋則,是那樣意氣風發,少女英姿,若是她不願,一定會想盡法子逃脫。
既然她沒有反抗,想必是心有所願。
孰不知,那不過是七八歲少女,哪裡能夠想到法子逃脫。縱然不願,除死之外,還有什麼徹底的辦法。
幽怨的種子從此埋下。
黑水國入侵時,於硯在外遊歷,逃過此劫,再見宋則便是十七歲那年。
活潑成死寂,天真變忿恨,雪雪白的臉,黥印昭然。
所有的幽怨化為烏有,若不是在宋則的眼睛裡,於硯看到自己的悔恨、怯懦,看到她的不屑,想來此時他們已結成道侶。
對於宗門遭難,昭明公主身死,同門九死一生而自己不在其列,於硯心中有愧,見到宋則時,愧疚更甚。
故而,他故意大聲說她,真醜。
婚事以此終結,是否皆大歡喜他不曉得。反正他的尚書父母是歡喜的,而他自己卻由衷失落。
之後宋則在下院修行,他在上院修行。他是上院的驕子、核心,他醉心修煉,不喜俗務,直到宋則被上一任宗主指定為宗主繼任。
四目相對,宋則的眼裡沒有他,心裡也沒有,當年兒戲拒婚那一幕,她是否擺在心裡,他看不出來。
至少在宗門的事務上,宋則從不曾偏頗。
一開始,她一介凡人,連算個修士都勉強,若不是有前宗主之命,明鏡宗和至道宗兩宗宗主相幫,又有當初力敵黑水國修士的季仙長作為後盾,宗門裡少有人會服她。而他這個上院風雲人物,力排眾議,幫扶於她,乃至如今成為宗門掌管刑罰的長老,一切的本意,只是為了助她。
時隔多年,方才那一刻,於硯覺得曾經那個牙尖嘴利、天真活潑的秦王么女回來了。
這一切,似乎與那個小美人有關。
而小美人會說他丑,怕是與宋則脫不開關係。
看來當初那句無心之言,宋則一直銘記於心,不知她時時以面紗遮臉,是否與此有關。
小美人宋玠在上頭也看到了他們。她的修為不如他們,目力自然也不如,只能勉勉強強認出於硯。至於宋則,她不需要辨認,直覺是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