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章

  8.

  鐘鼓,祝融,共工,三方大戰不休,最終引發了不周山天柱崩塌,天地幾近覆滅。

  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不用想,必然是要有人為此負責的。

  鐘鼓不可能,伏羲要是能隨意處置他,之前在派人捉拿慳臾的時候,就不會讓太子長琴奏樂,使其沉睡了。

  慳臾也不可能,縱然他是罪魁禍首,但他是龍族,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是要處置他,也不能太重,更何況,鐘鼓之前為了保他,弄出來那麼大的動靜,不周山都塌了,全天下都看著呢,龍族內部更是關注,要是都做到這一步了,還是沒保下族人,龍族可就徹底顏面掃地了。

  單看之前對待鐘鼓的態度,就能看出來,伏羲對龍族的忌憚,他不想徹底得罪了對方,便稍微抬了抬手,沒要慳臾的命,只讓他去給天界女戰神,赤水女子獻充當坐騎,算是對雙方都有個交代。畢竟,天界也需要維護自己的威嚴!

  慳臾闖了這麼大的禍,只是剝奪了他的自由,這樣的結果,已經是輕到不能再輕,若是不對他做出處置,龍族是威風了,可天界恐怕就要顏面掃地了。

  對於這個判決,鐘鼓還算滿意,也就沒有再“上訴”。

  處置好了罪魁禍首,接下來就是辦事不利的祝融,共工和太子長琴,祝融和共工都是天界的武力值擔當,隨便失去哪一個,都會讓天界實力大減,伏羲都要肉痛,自然不會從嚴從重處理,便只是罰了兩人,前往渤海之東,深淵歸墟,思過千年。

  千年時間,人間是滄海桑田,但對神仙來說,也就是打個盹的工夫。

  這懲罰幾近於沒有。

  這也是當然的,對慳臾這個“罪惡的根源”,伏羲都網開一面了,沒道理對外人手下留情,回過頭來,卻對自己人斬盡殺絕的。

  而最後剩下的太子長琴,則就成了最好的背鍋人選了。

  9.

  被貶為凡人,永去仙籍,輪迴之中寡親緣情緣,輪迴往生,皆為孤獨之命。

  這就是伏羲給太子長琴的判決!

  敖嫣知道的時候,頓時就把下判決的伏羲和闖禍的慳臾罵了個狗血淋頭,只是心裏面罵歸罵,現實卻不會因此改變分毫,小胳膊擰不過大腿,拳頭沒有伏羲硬,他們還是得認命。

  不過,初時的沮喪過後,並不想順應“寡親緣情緣”的天命,跟太子長琴分手的敖嫣,倒是有了點別的想法。

  伏羲再厲害,也只能管得住這個世界的天道,其他世界,可不歸他管。

  到了那邊,太子長琴想修仙就修仙,想成親就成親,可比在這邊自在多了。

  所以敖嫣覺得,也別為難了,直接帶男朋友回寶蓮燈世界定居,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以後要是想念祝融了,他們可以再用時空梭回來!

  10.

  太子長琴生性淡泊,對女朋友提出的這種類似於讓他倒插門的提議,並沒有覺得無法接受,並且仔細思索過後,他發現,這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便同意了。

  兩人去歸墟看望過祝融,便準備離開。

  祝融也沒攔著,只是讓他們以後經常回來。

  告別了祝融,太子長琴在離開之前,又提出,想去榣山再看看,這地方對兩人來說,都是意義重大,敖嫣便沒有反對。

  只是兩人沒想到,他們這一去,竟會一頭扎進女媧布置的陷阱當中。

  11.

  雖然伏羲貴為天帝,但女媧從來都不服他!

  一直都在謀劃著名奪♂權。

  血塗之陣,為安邑部落首領蚩尤的弟弟襄垣創造,能夠將生魂引出,保存到鑄魂石當中,用以鑄劍。

  襄垣用自己的三魂七魄,加上數萬俘虜的魂魄,成就了世上第一柄劍——始祖劍。

  隨後蚩尤持之徵戰南北,橫掃天下,神州十六部,近千小族,無人能擋他一劍天威,憑藉著始祖劍之威,他成為了天下之王,之後更是向天帝伏羲發起挑戰。

  神人差距巨大,結果不用多說,自然是蚩尤敗了。

  可蚩尤雖敗,伏羲卻也沒有全身而退。

  而是被始祖劍傷到了神體。

  這件事情,給了一直想奪♂權的女媧,很好的參考。

  安邑雖然在伏羲的怒火下,慘遭滅族,但其血脈的旁系卻漸漸地流傳下來,成為龍淵族,並且繼承了安邑的鑄劍技術。

  女媧便將主意,打到了龍淵族的身上。

  她和龍淵部落暗中聯繫,前者想奪♂權,後者想復仇,不能說是一拍即合,卻也有著共同的目標和利益,那就是他們都想幹掉伏羲。

  至於伏羲死了之後,雙方會不會翻臉,那是以後的事情。

  在女媧的支持下,龍淵部落利用安邑古法“血途之陣”與“鑄魂石”,先後鑄造成了長目、絕雲、不嗔、大矩、彗蝕、煌滅等六把凶劍,分別對應木、水、金、土、陰、陽六種屬性。

  只剩下一把對應火屬性的焚寂,七劍便可成陣,行那逆天伐神之舉。

  12.

  本來,女媧是並沒有打太子長琴和敖嫣的主意,會得罪祝融不說,也會讓其他神族對她產生反感,不利於她干翻伏羲之後的統治。

  但是,等著不周山天柱崩塌,太子長琴成了背鍋俠,祝融也被關了禁閉,女媧的心裏面,頓時就有些蠢蠢欲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