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娘娘。”

  李祿進殿來和清和對視一眼後小心翼翼地輕聲喚姜宛茵。

  “都打聽清楚了。”

  “回娘娘,打聽清楚了。”

  “那就說來聽聽。”

  “是,娘娘。”

  “萬歲爺下旨,晉熹嬪為熹妃,裕嬪為裕妃;與齊妃寧妃並列四妃。又晉儀貴人為儀嬪,雲貴人為雲嬪,吉貴人為吉嬪;另晉劉官子為劉常在,那答應,春答應,李答應俱為常在……還有敦嬪和懋嬪享妃位份例,玫貴人及兩位老貴人也享嬪位份例……”

  李祿一一細說,邊說邊看姜宛茵的神色。

  這從高位念到低位,就是沒有晉封姜宛茵的旨意。

  當初傳出四爺要大封后宮的消息,宮裡也曾傳言姜宛茵這個懿貴妃可能會被封為皇后。

  此消息一出後宮風起雲湧,齊妃寧妃,熹嬪裕嬪都是暗中動作不斷,不過都被姜宛茵給一一化解了。

  皇后崩逝之後,姜宛茵以眾妃之首執掌鳳印掌六宮宮權,為了牽制姜宛茵,四爺讓齊妃李氏和寧妃武氏協理後宮。雖然四爺讓齊妃和寧妃協助分走了部分宮權,但齊妃和寧妃家世不顯,如何能敵得姜宛茵背後的姜佳氏及烏喇那拉氏。

  當年皇后求旨將親侄女指給弘煦為第二側福晉之時,姜佳氏和烏喇那拉氏就已經聯手了。皇后崩逝之前將她在宮中勢力交給了姜宛茵,雖不是全部。皇后的勢力再加姜宛茵自己的勢力,足夠姜宛茵應對四人的手段。

  姜宛茵以一敵四,五人暗中斗得天昏地暗,四爺卻冷眼旁觀。

  原本姜宛茵一家獨大的後宮,因為四爺一招,後宮從一家獨大到四分天下。後宮雖爭鬥不斷,但明面上也平衡了。後宮平衡,前朝也平衡了,四爺的目的也達到了。

  對四爺的手段姜宛茵並不意外,也沒有傷心。早在四爺當上皇帝那一天起姜宛茵就已經預見了這一天的到來了,畢竟四爺並不只是與她有兒子。

  聽李祿稟報,姜宛茵一直忙著手中活卻沒有停下。待李祿說完姜宛茵淡然的說了一句,“知道了。”就再也沒有其他的話,這讓清和與李祿一一頭霧水不明所以,猜不透姜宛茵的心思。

  姜宛茵也沒讓兩人退下,手中的護膝縫完最後一針之後,姜宛茵將護膝仔細再三檢查,然後一點點的撫平。姜宛茵將護膝放到托盤上,然後用明黃色錦布蓋上。

  “清和,你親自送去乾清宮給萬歲爺。若是萬歲爺問,你就說本宮新做的,讓萬歲爺換著用。”

  “是,娘娘。”

  清和走後,姜宛茵端起茶杯悠然地品茶,心裡想著後宮的事。

  熹嬪鈕祜祿氏這人還是真禍害遺千年,命硬得很。

  已經二十年過去了,一直病殃殃的熬了二十年,鈕祜祿氏到底是熬到了封妃。這般頑強的生命力,這般頑強的毅力還真是叫姜宛茵佩服不已。難怪能成為‘雍正’後宮的贏家。

  弘曆雖是由寧妃武氏撫養,但鈕祜祿一族卻在他身邊安排了不少人保護他,教導他。讓他跟寧妃離了心,倒向生母熹妃,和熹妃倒是親近起來了。

  當然弘曆最終還是被養出了勃勃野心。

  還有耿氏,耿氏和弘晝母子今世沒了鈕祜祿氏及鈕祜祿氏一族的打壓,耿氏母子也野心勃勃。

  還有齊妃和弘昀母。

  果然,是皇子的就沒幾個是沒有野心的。

  除了被寧妃養得有些天真的弘時之外,弘昀、弘曆、弘晝都已經是弘煦的對手。

  不過弘煦也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弘煦還有三個同母兄弟攙扶。弘昑和弘旻因為是雙胞胎,打一出生就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弘昡雖也龍鳳胎,但因為年紀比弘煦小許多,又因為自小被弘煦教導,他現在倒沒有那心思。

  兄弟四人的事姜宛茵一般不大管他們,只要不反目成仇,親兄弟相殘,姜宛茵都不插手。

  孩子們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姜宛茵總不能讓孩子照著她的意思來。

  弘煦與弘昀等人在前朝斗,他們的母妃姜宛茵等人在後宮斗。原本後宮已經平衡了,四爺這一大封后宮勢必會打破後宮的平衡。想來她這四爺總要做些什麼。

  大封后宮姜宛茵沒有晉封,得晉封的熹妃和裕妃高興之後又幸災樂禍。

  同樣一直盯著貴妃之位的齊妃李氏此次也沒有得晉封,這會正在承乾宮發火呢。

  寧妃武氏倒是穩得住,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

  同樣沒的反應的還是懋嬪。懋嬪是因為心死了。

  敦嬪年氏因為只養了個一個女兒,沒有連續生子,倒是沒生壞了身子,倒沒像史上那般年紀輕輕就去了。年氏的女兒是四爺最小的女兒,身子又弱,因年氏得寵她的女兒也極得四爺寵愛。四爺已經給年氏的女兒指了婚,就在京中擇的額駙。

  今世四爺的女兒不少,但卻只有年氏的女兒留在京中。

  姜宛茵的三個女兒都去了蒙古,原本姜宛茵是想將小女兒留在京中的,那想小丫頭跟著兩個姐姐去了趟蒙古回來後心就野了,就自己跑去請旨要嫁去蒙古。弘瑾是瞞著姜宛茵去請旨的,待姜宛茵知道時差點讓女兒給氣死。

  母親終是拗不過女兒的,到底是讓弘瑾嫁到了蒙古去。

  不過好在三個女兒如今都有兒女了,身體也很好,姜宛茵才放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