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頁
“什麼事,你直接說吧。只要不過分,本宮就幫你一回。”
“臣妾謝貴妃娘娘。”
殿選雖依舊是皇后主持,但因為是登基後的第一次大選四爺也親去,姜宛茵這個貴妃也沾了四爺的光被四爺帶著一起去觀看殿選。
八月初,雖已經入秋多時,但秋老虎依舊威力不減。
姜宛茵一身淺青色宮裝,簡單又精緻的髮髻上並沒有過多的珠翠,一側簪了兩支鑲著寶石青玉簪,青玉簪上掛著一對珍珠流蘇墜子,另一側則是青色含白蕊的蘭花玉飾;一身打扮清爽又透著仙氣。
皇后先到,姜宛茵是和四爺一同來了,四爺的御輦在前,姜宛茵的鸞輦在後。
“萬歲爺駕到。懿貴妃娘娘到。”
“恭請萬歲爺聖安。恭請懿貴妃娘娘金安。”
“臣妾給皇后娘娘請安。”
“都起來了。”
“謝萬歲爺。”
四爺一揮手,所有人都起身。
原本台階上只擺了兩個座位,見姜宛茵來了,宮人又趕忙搬出另一個座。四爺坐主位,皇后和姜宛茵分坐四爺左右。剛坐就聽皇后說道
“沒想到懿妹妹也來,早知妹妹要來了,本宮該早些派人去請妹妹的。”
“娘娘您派人去請萬歲爺時,臣妾恰巧也在;臣妾還沒見選秀是如何,萬歲爺見臣妾好奇,便讓臣妾一起來了。沒提前稟報娘娘一聲,還望娘娘莫怪。”
姜宛茵微頷首回話,皇后只掃過她一眼,目光就落在四爺身上。
景仁宮的首領太監王福全去養心殿請四爺,她正好在養心殿伴駕,隨口說了一句,四爺便讓她一起來。
“怎麼會,本宮還盼著妹妹能來,本宮也好有個伴,一起商量拿個主意。”
“臣妾向來是個沒主意,一切聽萬歲爺和娘娘的就是。”
“開始吧。”
四爺發話,殿選立即開始。
清朝大選不僅是要選秀女充實皇帝後宮,也是為皇室子孫拴婚,或為親王、郡王和他們的兒子指婚。皇室子孫的妻妾皆是經選秀選出,再由皇帝或是嬪妃恩賜。
此次選秀也一樣,除了選秀女充實四爺的後宮外,還要選些秀女充實康熙的後宮,選一些秀女四爺賜給他的一眾兄弟及宗室為妻妾。
經過初選,複選,再複選之後,此次到殿選的一共有一百多名秀女,其中滿軍旗和漢軍旗秀女占了五分之四,蒙軍旗的秀女比較少。
先殿選的是滿軍旗的秀女,皇室子孫的嫡妻便是從滿軍旗秀女中選出,所以此次滿軍旗也留牌不少秀女,還上記名了兩位下五旗的秀女,一個是西林覺羅氏,一個是馬佳氏。
蒙軍旗也留牌了幾位,上記名了一位博爾濟吉特氏,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
這都是四爺的決定,皇后和姜宛茵都沒說什麼。
最後殿選的是漢軍旗的秀女。
看多滿軍旗和蒙軍旗的秀女,待漢軍旗秀女上來了時,只覺得眼前立即清亮起來。
不得不說,漢軍旗的秀女比滿軍旗和蒙軍旗的秀女更加美貌,身姿更加婀娜,氣質看起來更加溫婉柔和。如果說滿軍旗和蒙軍旗的秀女是艷麗的玫瑰,那漢軍旗的秀女更多是像清純的百合,清麗的蘭花。
侍候四爺多年,姜宛茵知道四爺其實更喜歡性情溫婉柔順的女子,或者說現在四爺後宮的嬪妃都知道這一點。甚至一些朝廷官員也知道,所以此屆大選漢軍旗的秀女最多。
很快姜宛茵就見到了已經是漢軍旗鑲黃旗秀女的年氏,年玉蝶。
只見她踩著蓮步微移上前,一身淺藍色素淨旗服襯得她氣質柔弱楚楚動人,那婀娜的身姿走路起來搖曳多姿。
“奴才年氏拜見萬歲爺,拜見皇后娘娘,見過貴妃娘娘。”
朱唇微啟,就聽到那宛若玉珠落玉盤的清脆動聽的聲音。
“臣妾早聽聞年大人之女天姿國色,抬起頭來讓本宮瞧一瞧,是否當真如何傳言那般天姿國色。”
年氏剛行禮姜宛茵便笑道。
年氏抬頭起來了,帝后妃三人都看著她。
一張芙蓉臉,如花似玉,精緻絕美,果然是天姿國色。
“果然是個大美人,擔得起這天姿國色,懿妹妹你說是不是?”
皇后的目光越過四爺看向姜宛茵,在見到姜宛茵的面容時突然一愣,震驚。
皇后如此反應比是因為今日姜宛茵梳妝時只將自己的容貌掩飾兩分,露出了八分的容貌。原本勉強算是美冠後院的她,現在便是美冠後宮了。
方才來時她故意遮掩不讓皇后看清她的容貌,之前一直遮掩就是為了這一刻。也讓皇后震驚一回。
姜宛茵扭頭對上皇后的目光說道“娘娘所言甚是,這年氏擔得起這天姿國色。臣妾恭喜萬歲爺得如此佳人常伴左右。”
看出四爺對年氏感興趣,姜宛茵回了皇后的話後便笑著恭喜四爺。
皇后也扭頭看四爺,見四爺點頭皇后忙吩咐太監將年氏的名字記下,年氏便是上記名入後宮了。
與年氏一同進來了另五名秀女姿容也不錯,只不過被年氏光芒掩蓋了,就顯得平凡了,依次唱完名四爺都沒看,不過姜宛茵和皇后倒是各讓留牌了一個。畢竟四爺沒看上,還有四爺的一眾兄弟侄兒們等娶妻納妾呢。
“臣妾謝貴妃娘娘。”
殿選雖依舊是皇后主持,但因為是登基後的第一次大選四爺也親去,姜宛茵這個貴妃也沾了四爺的光被四爺帶著一起去觀看殿選。
八月初,雖已經入秋多時,但秋老虎依舊威力不減。
姜宛茵一身淺青色宮裝,簡單又精緻的髮髻上並沒有過多的珠翠,一側簪了兩支鑲著寶石青玉簪,青玉簪上掛著一對珍珠流蘇墜子,另一側則是青色含白蕊的蘭花玉飾;一身打扮清爽又透著仙氣。
皇后先到,姜宛茵是和四爺一同來了,四爺的御輦在前,姜宛茵的鸞輦在後。
“萬歲爺駕到。懿貴妃娘娘到。”
“恭請萬歲爺聖安。恭請懿貴妃娘娘金安。”
“臣妾給皇后娘娘請安。”
“都起來了。”
“謝萬歲爺。”
四爺一揮手,所有人都起身。
原本台階上只擺了兩個座位,見姜宛茵來了,宮人又趕忙搬出另一個座。四爺坐主位,皇后和姜宛茵分坐四爺左右。剛坐就聽皇后說道
“沒想到懿妹妹也來,早知妹妹要來了,本宮該早些派人去請妹妹的。”
“娘娘您派人去請萬歲爺時,臣妾恰巧也在;臣妾還沒見選秀是如何,萬歲爺見臣妾好奇,便讓臣妾一起來了。沒提前稟報娘娘一聲,還望娘娘莫怪。”
姜宛茵微頷首回話,皇后只掃過她一眼,目光就落在四爺身上。
景仁宮的首領太監王福全去養心殿請四爺,她正好在養心殿伴駕,隨口說了一句,四爺便讓她一起來。
“怎麼會,本宮還盼著妹妹能來,本宮也好有個伴,一起商量拿個主意。”
“臣妾向來是個沒主意,一切聽萬歲爺和娘娘的就是。”
“開始吧。”
四爺發話,殿選立即開始。
清朝大選不僅是要選秀女充實皇帝後宮,也是為皇室子孫拴婚,或為親王、郡王和他們的兒子指婚。皇室子孫的妻妾皆是經選秀選出,再由皇帝或是嬪妃恩賜。
此次選秀也一樣,除了選秀女充實四爺的後宮外,還要選些秀女充實康熙的後宮,選一些秀女四爺賜給他的一眾兄弟及宗室為妻妾。
經過初選,複選,再複選之後,此次到殿選的一共有一百多名秀女,其中滿軍旗和漢軍旗秀女占了五分之四,蒙軍旗的秀女比較少。
先殿選的是滿軍旗的秀女,皇室子孫的嫡妻便是從滿軍旗秀女中選出,所以此次滿軍旗也留牌不少秀女,還上記名了兩位下五旗的秀女,一個是西林覺羅氏,一個是馬佳氏。
蒙軍旗也留牌了幾位,上記名了一位博爾濟吉特氏,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
這都是四爺的決定,皇后和姜宛茵都沒說什麼。
最後殿選的是漢軍旗的秀女。
看多滿軍旗和蒙軍旗的秀女,待漢軍旗秀女上來了時,只覺得眼前立即清亮起來。
不得不說,漢軍旗的秀女比滿軍旗和蒙軍旗的秀女更加美貌,身姿更加婀娜,氣質看起來更加溫婉柔和。如果說滿軍旗和蒙軍旗的秀女是艷麗的玫瑰,那漢軍旗的秀女更多是像清純的百合,清麗的蘭花。
侍候四爺多年,姜宛茵知道四爺其實更喜歡性情溫婉柔順的女子,或者說現在四爺後宮的嬪妃都知道這一點。甚至一些朝廷官員也知道,所以此屆大選漢軍旗的秀女最多。
很快姜宛茵就見到了已經是漢軍旗鑲黃旗秀女的年氏,年玉蝶。
只見她踩著蓮步微移上前,一身淺藍色素淨旗服襯得她氣質柔弱楚楚動人,那婀娜的身姿走路起來搖曳多姿。
“奴才年氏拜見萬歲爺,拜見皇后娘娘,見過貴妃娘娘。”
朱唇微啟,就聽到那宛若玉珠落玉盤的清脆動聽的聲音。
“臣妾早聽聞年大人之女天姿國色,抬起頭來讓本宮瞧一瞧,是否當真如何傳言那般天姿國色。”
年氏剛行禮姜宛茵便笑道。
年氏抬頭起來了,帝后妃三人都看著她。
一張芙蓉臉,如花似玉,精緻絕美,果然是天姿國色。
“果然是個大美人,擔得起這天姿國色,懿妹妹你說是不是?”
皇后的目光越過四爺看向姜宛茵,在見到姜宛茵的面容時突然一愣,震驚。
皇后如此反應比是因為今日姜宛茵梳妝時只將自己的容貌掩飾兩分,露出了八分的容貌。原本勉強算是美冠後院的她,現在便是美冠後宮了。
方才來時她故意遮掩不讓皇后看清她的容貌,之前一直遮掩就是為了這一刻。也讓皇后震驚一回。
姜宛茵扭頭對上皇后的目光說道“娘娘所言甚是,這年氏擔得起這天姿國色。臣妾恭喜萬歲爺得如此佳人常伴左右。”
看出四爺對年氏感興趣,姜宛茵回了皇后的話後便笑著恭喜四爺。
皇后也扭頭看四爺,見四爺點頭皇后忙吩咐太監將年氏的名字記下,年氏便是上記名入後宮了。
與年氏一同進來了另五名秀女姿容也不錯,只不過被年氏光芒掩蓋了,就顯得平凡了,依次唱完名四爺都沒看,不過姜宛茵和皇后倒是各讓留牌了一個。畢竟四爺沒看上,還有四爺的一眾兄弟侄兒們等娶妻納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