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哲妃(滿360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了,今年太后也要去圓明園避暑。」皇帝突然說出這麼一句,生生把嚶鳴給愣住了。

  神馬?太后也要去?這老人家不是就喜歡紫禁城嗎?怎麼今天突然也要去圓明園避暑了?不過這種事兒,嚶鳴也不好閒說什麼,只是想到了安瀾園那位,便問道:「太后娘娘既然想去,那謙太妃……」

  皇帝笑了笑,「事情過去這麼多年了,太后想必也釋然了吧。」

  拉倒吧,只要是女人,會對小、三釋然才怪!!嚶鳴暗暗吐槽了一句。

  不過這圓明園,乃是聖祖康熙爺在位的時候,賜給還是親王的雍正的避暑別院,想必先帝在世的時候,太后也常在那裡住,如今莫非是思念四爺大人了?想故地重遊?

  乾隆五年初夏,浩浩蕩蕩的御駕往京郊的皇家夏宮圓明園而去,因為加入了太后這個重量級人物,所以路上不得不慢些走,一直到傍晚才總算抵達了圓明園。

  此行伴駕的除了嚶鳴,還有皇后、嫻妃、慧妃、嘉嬪、純嬪,怡貴人柏氏、常在許氏和幾個漢軍旗的低級嬪妃。嚶鳴還住在長春仙館,皇后也還是鏤月開雲殿、嫻妃在萬方安和殿、慧妃則還是瓊鸞殿——還有許常在也跟著一起住進去了。嘉嬪帶著四阿哥住進了蓬萊福海邊兒上的悅雲居,純嬪則住悅雲居旁邊的綰春軒,都是清涼怡人的住處。怡貴人還跟去年一樣,住紫碧山房。

  太后所居殿宇,自然是皇帝一早吩咐人收拾出來的澹泊寧靜殿,那是一座異常恢弘大氣的殿宇。而且面朝湖水、背靠松林,既涼爽、又清淨。太后害順手把澹泊寧靜殿旁邊的曙光閣親自點給了大阿哥永璜居住,似乎生怕大阿哥受了委屈的樣子。

  太后一來,嚶鳴便聽說謙太妃帶著兒子娶淡泊寧靜殿磕頭請安了,謙太妃是識時務的人,自然知道必須伏低做小,那位是太后。她從前再得先帝寵愛。那也是從前的事兒了。

  因為謙太妃的服軟,太后也沒有刁難,賞賜了東西。就他們母子回安瀾園了。

  三日後的清晨,嚶鳴正拿著一把象牙梳子為火團梳理毛髮,便見太后宮裡江吉嬤嬤來了。這位就是當年教導咸若館秀女規矩禮儀的教習嬤嬤,說來嚶鳴還得感謝她呢。

  江吉嬤嬤朝她見了福。便說:「太后與皇上同游桃花塢,太后覺得冷清。所以點了皇后、嫻妃和娘娘一起伴駕遊覽。」

  嚶鳴聽得一愣一愣,「桃花塢?」——現在又不是桃花盛開的時節,看什麼?看樹?看葉子?太后老人家哪兒根筋不對了?只不過嚶鳴不敢說什麼,忙拾掇整齊。便直奔那桃花塢去了。

  桃花塢一帶也是圓明園中的好風景了,雖然過了花期,但繁密的桃樹長得蔥蔥鬱郁。倒是陰涼陣陣。這裡栽植的都是觀賞性的碧桃,所以別指望結果。

  「嬪妾納蘭氏給皇上請安、給太后娘娘請安、給皇后娘娘請安。」嚶鳴上前便恭恭敬敬行了大禮。

  太后今兒似乎心情不錯的樣子。由皇后這個兒媳婦一旁攙扶著,反倒是嫻妃這個侄女跟在後頭,跟個跟班似的。自然了,得了免禮,嚶鳴也立馬站到後頭,跟嫻妃一起當跟班。

  太后微微笑著,面帶慈祥的笑容:「好多年沒來了,這桃花塢的碧桃樹長得高大了許多。」

  太后看著皇帝,滿臉母性的慈和:「不知道皇帝還記不記得,那時候你還小呢。桃花塢這兒的每一株碧桃,都是哀家陪著先帝爺親手栽植的。」

  皇帝忙笑著道:「那時候兒子雖小,可還是記得的。」

  嚶鳴瞅了一眼這些碧桃樹,默默估算了一下,那應該是皇帝六歲以前的事兒了。因為六歲以後,她就被接進宮撫養了。

  這裡的一切,大約是勾起了皇帝對童年的回憶,不覺得神色有些悵惘。

  太后長長嘆息了一聲,「哀家如今老了,指不定哪天就去了,如今能來瞧瞧,瞧見這裡碧桃長得這樣好,也能安心去了。」

  皇帝聽了,急忙道:「皇額娘一定會長命千歲的。」

  太后呵呵笑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何況是千歲?」

  皇后扶著太后,也忙說:「皇額娘身子骨硬朗著呢。」

  一時間,母子、婆媳竟頗有幾分其樂融融,叫嚶鳴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兒,人不知多瞅了嫻妃兩眼。嫻妃表情淡淡,嘴角眯著一個細微的笑,卻半句話也不插,任由皇后甜言蜜語恭維這太后,她卻好似沒聽見一般。

  通常時候,嫻妃不是要堵上幾句,膈應皇后兩句才對嘛?而太后也不知是怎麼了,對皇后竟然這般溫和。

  「皇額娘,您額頭都出汗了,不如去前頭亭子坐會兒吧。」皇后無比關切地道。

  太后笑眯眯看了皇后一眼,便呵呵道:「皇帝,你瞧皇后這般孝順,哀家真是欣慰啊。」

  嚶鳴聽得腦袋有些發脹,太后當著皇帝的面,夸皇后??你妹的,這是腫木回事?不知道的還以為皇后才是太后的親侄女呢!!反正她是只能跟在人家婆媳後頭,進了涼亭。只不過有她和嫻妃只能站著,帝後與太后跟前,還沒她們坐著的份兒。

  嫻妃倒也不以為意,侍立在太后身後,還是跟鋸了嘴而的葫蘆似的,一句話也不插。她不插話,嚶鳴更是只能乖乖閉嘴,站在皇后身旁,當雕像。

  話說,她和嫻妃,明擺著是電燈泡了好不好?太后叫她倆來幹什麼?看太后與皇帝的母子之情,還是看太后和皇后婆媳和睦?!丫的,越想越劇的詭異得緊。可皇帝卻很高興,平日裡只聽皇額娘數落皇后的不好,如今皇額娘這是想開了?

  太后喝了一盞涼茶,便幽幽道:「哀家這個歲數,有些事情,也著實該想開了。」

  太后這話說得略隱晦的些,可意思分明是說,她想開了,不想讓自己侄女覬覦皇后寶座了。嚶鳴聽得有些懵,皇后卻是微笑著,裝聽不懂。

  太后又回頭看了嫻妃一眼,笑著對皇后道:「儷蘭這孩子,脾氣不夠溫順,從前對皇后也是諸多無禮。今兒,就當著哀家皇帝的面兒,舒嬪也坐個鑑證。儷蘭,你給皇后磕了頭,陪個罪,從前的事兒,就一筆勾銷了可好?」

  皇后聽得一愣,她急忙道:「皇額娘言重了,從前頂多是言語不順罷了,哪兒用得著賠罪這麼嚴重?」

  皇后自是極力推舉,可太后更是臉帶幾分不容置疑的味道:「哀家讓儷蘭賠罪,是希望哀家百年之後,皇后依舊能不計前嫌。」

  「這……」皇后也有些懵,她也弄不懂太后的葫蘆里賣得是什麼藥,可若說太后與嫻妃服軟了,皇后是如何都不肯信的。

  皇帝見狀,面含春風般的微笑,他連忙對太后道:「皇額娘放心,朕日後不會虧待嫻妃的。」——說不會虧待,卻也僅止於此,皇帝沒做更多的承諾,譬如一個兒子之類的。可見皇帝心頭還是有些許防備的。

  這時候,嫻妃徐徐走到了皇后跟前,端端正正跪了下來,便磕了頭,額頭觸底,萬分謙恭,「皇后娘娘,儷蘭從前不懂事,多有冒犯之處,還望皇后娘娘不要與儷蘭一般見識。」

  嫻妃居然也有這般恭順的時候?嚶鳴看呆了眼球。

  皇后見嫻妃竟然真的磕頭賠罪了,急忙起身,親自將嫻妃攙扶了起來,滿是驚訝與熱絡地道:「妹妹這是做什麼?!從前的事兒就讓它過去吧。」

  皇帝隻眼瞧著妻妾如此和睦,也不禁送了心頭鬱結。若真是皇額娘想開了,那就真的是再好不過的了。如此想著,眉頭舒展了開來。

  嚶鳴這會子已經暈了,看太后和皇后婆媳親密也就罷了,居然還得在看一場皇后和嫻妃盡釋前嫌、和睦如姐妹的好戲。

  你妹的,太后這是想幹啥?

  太后一臉和藹之色,「皇后有容忍之量,哀家就放心了。」

  皇后忙躬身道:「兒媳身為中宮,理當如此。」

  太后滿意地點了點頭,「如今永璜也長大了,哀家瞧著那孩子性子愈發安靜,也不愛說話,唯有永璉與他年紀相仿,也能說上幾句話,日後皇后不放叫她們多多親近。」

  皇后不明太后之意,嘴上卻急忙應了:「兄弟親近,是應該的。」——可心底里,皇后是十分厭惡永璜的,不為的別的,就單單永璜的庶長子身份、壓在自己兒子永璉頭上,就夠叫皇后膈應一輩子的了。可皇后也明白,哲妃已經死了,永璜就不能死,否則皇上第一個饒不了她。

  太后長長嘆了口氣,「永璜年幼失母,也著實可憐。哀家也知道,當初是哲妃有錯。可是再有錯,人都沒了,也該抵消了。哀家想著,永璜也大了,明年選秀,也該選個福晉成婚了。不如給哲妃追封個貴妃,也能叫永璜娶福晉的時候體面些。」

  太后的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給大阿哥的永璜的生母追封貴妃!這個才是太后最想說的話吧?!(未完待續。)

  ps:晚上還會有兩章加更!月票好給力喲~~所以今天六更!!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