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腳下不再是堅實的地面,而是流動的河水。頭頂的屋頂也不見了,而是無星無月的夜空。他們在這條長河裡步履艱難,河水很淺,只沒過膝蓋,他們的腳卻被河床里的泥牢牢嵌住,動彈不得。

  天之厲驚疑不定的望向質辛,發現質辛也同樣望向自己。他們瞧著依舊北首而臥的天之佛,他還是沒醒,河水流過他的身體,將他的頭髮散開。那河水漆黑如墨,卻不曾污濁了他的長髮,白練般飄在水面,形成一道暗影柔情的銀濤。而原本屋子正中央的熏籠,鎏金的器皿幻化成一朵金色蓮花,飄飄搖搖的浮在河上。

  質辛想起幼時天之佛給他講過的一個典故:釋迦牟尼收完最後一個弟子,便入寂滅樂,於雙樹間北首而臥,是為圓寂。質辛瞬間失控了,淚水滾滾而落:“你說過陪我的!你說大覺世尊寂滅,眾生福盡。如今你也要叫我福盡嗎?!”

  天之厲的心也碎了。他不懂佛法,不懂經書,可他看著如一片飄萍浮在河上的天之佛,他寧靜的容顏一半為蓮花所擋,一半為河水所沒,他的手還托在腮邊,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沉下去。天之厲虎目含淚,幾乎是笑著哄道:“痴佛,河裡髒,一會兒你要洗幾遍呢?快醒醒起來吧。”說著拔腿去夠他,可他越是掙動,河泥越將他吸在裡面,不一會兒,河水越發污濁。

  這幽黑寂滅的河裡,掙扎著天底下最不可一世的英豪,他們讓渾濁的河水揚起,粗糲的河沙上涌。每時每刻的河水都是新的,他們卻停在原地一步不動。

  河水依舊流淌,忽然間那朵蓮花內走出了一位僧人,他一腳他踏在蓮台上,一腳踏上天之佛的長髮。他面帶微笑,在天之佛的銀髮上越走越遠,直至消失在長河盡頭。沒多久,又一位僧人走出了蓮花,也從蓮台來到了天之佛的長髮,他白玉般的雙足踏在發浪上,河水無法使其污穢,砂石無法傷其分毫。

  父子倆目瞪口呆的望著這一幕幕,他們不知疲倦的數著,蓮花中一共生出了九百九十五位僧人,他們踏著天之佛的長髮,由光輝走向黯淡,直至長河盡頭。質辛忽有所悟,賢劫千佛,樓至佛是最後一位。他急切的望向天之佛,天之厲也順著他的眼光看去,天之佛漸漸醒了。

  他目光澄明,雙手合十,如騰空踏浪般落在了自己的長髮上。他要往那長河而去,卻停了半步,向質辛與天之厲伸出雙手道:“來吧,與我善惡歸源。”瞬間一股宏大之力將他們從河床中帶了出來,重逢歡喜,長河依舊寂靜。

  夜雪後的第一縷晨光,天之佛是被晃動的光點喚醒的。他昨晚托腮而臥,手掌難免酸痛,此時卻顧不上不適,驚異的望著身邊的一厲一魔。他記得質辛靠在自己懷裡,卻不記得什麼時候天之厲也來到這裡。

  他的動靜驚醒了沉睡的父子倆,三人面面相覷。天之厲是第一個出聲的,他對質辛道:“你還記得對吧?”

  質辛點了點頭:“我記得,可瞧樣子,母親已經忘了。”

  天之佛最後也沒問出來他們說的事,那似乎成了父子間永遠的秘密。天光大亮後,天之厲帶著佛骨天鎖走了,他完全不把怒火衝天的魔族戰將放在眼裡,卻深深看了質辛一眼。質辛揮退了執戟而立的下屬,他望著他的父親,頭一次用最平常的眼光去看他,甚至把他送出了天閻魔城。

  臨走前,天之厲忽然抱住了天之佛。他本已心如死灰,可那長河中的雙手交握,的的確確是天之佛掌心的溫度,在賢劫之末,他不曾拋下他。如今他滿足的抱著他,很快就節制的鬆開,化光而行飛遠了。

  天之佛站在原地,錯愕中哭笑不得。

  質辛知道原因,卻什麼也沒說,牽起天之佛的手慢慢往回走去。

  ————END

  統一解釋一下大結局好了,

  佛教的時間觀里,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每一劫都會有千佛現世,一劫43億2千萬年,是個漫長的過程,在文里就用了時間長河這個意向表達。

  樓質佛是賢劫千佛的最後一尊,他當年發下的大願是為之前的999位佛護法,等他們全部證道了,自己才成佛,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而賢劫千佛里已經有4位證道了,第4位就是大家熟悉的釋迦牟尼佛,賢劫還會有以彌勒佛為首的996尊佛在未來出現,其中最後一位是樓至佛。所以文里說有995位僧人從蓮花中走出,1000-4-1=995啦~

  踏在天之佛的長髮中是化用了另一個典故。昔日燃燈古佛走過一個髒水塘,一個僧人不忍心玷污佛的腳,鋪展了自己的頭髮讓佛踩在自己頭髮上,古佛點化了這位僧人,僧人的轉世就是後來的釋迦摩尼——結局化用了這段故事,千佛走過天佛的長髮得道弘法寂滅,也象徵了樓至佛的護法。

  至於天之厲和質辛的和解,他在長河的時空觀里,其實已經經歷43億年,見證了整個賢劫,時間的河水每刻都是新的,他卻泥足深陷,想像一下那個感覺,永生才是真正可怕的,他和質辛一起經歷了這個永生的悲劇,感受到的力量足以把過去拋下。

  而在賢劫之末,魔和厲其實都沒有悟道,他們是無法度的。但是天佛不要求度化,不要求他們看到般若空觀,不要求他們看到法性真如,只以善惡歸源來要求他們,其實是非常柔和悲憫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