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請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還沒等魏芳凝將話說完,施璋的邪門歪道已經用上了。就聽得「噗通」一聲,剛在樓船邊上,好好的柳如珍竟然掉到了河裡。

  施璋喊了聲:「柳妹妹!」

  然後就跳下河去,迅速地將柳如珍給撈了上來。

  無論是逸親王府,還是另的府地,但凡有池塘的人家,邊上都有會水的婆子在,以備要是哪個姑娘不小心掉下去,好及時救助,又不落人話柄。

  然而施璋動做太快,水婆子就是立時跳下去,也不及游過去,施璋已經將全身濕漉漉的柳如珍,給撈回柳船之上了。

  不單樓船上的姑娘公子,就是滿園子的姑娘公子們,都被這突然發生的事嚇了一跳。

  但深諳其中道理的人,卻是都瞭然地微微笑了。

  太子用手杵著下巴,望向樓船,說:「這兩個是狼狽為奸。」

  出了這種事,樓船迅速靠岸,柳府上的丫頭婆子此時也被人喊了過來,一擁而上。力大的婆子,將柳如珍背走。

  施璋也是一身濕,從船上下來之後,只是朝太子這邊瞥了一眼,便就也走了。

  十四歲的趙真芝等人,則過來給太子和魏芳凝行禮。

  太子不錯眼地瞅了片刻趙真芝,才淡淡地說:「都免禮吧。今天孤也是到王叔這裡做客,你們也是客人,倒也別因為有孤在,就拘束了,都退下吧。」

  眾人齊齊地應了聲「是」,退出臨水軒。

  趙真芝能出現在這裡,就足以說明了趙挺態度上的曖昧。

  人就是這樣,寒窗苦讀,一心想著高中就好了。可一但高中了,窺視著了上層的繁華,對於能吃飽就會不知足。

  借著子女聯姻高門,以能踏足貴族圈,是許多寒門入仕之人的首選之路。

  而逸親王既然選中的是新城刺史,為了什麼?

  即使他再負責籌措糧草軍備,也不敢有半分的拖欠。除非是非常時期,乾武帝控制不了地方。

  魏芳凝想到了某種可能,不由得去看太子。

  太子也在瞅魏芳凝,太子也想到了。

  魏芳凝問:「你有辦法?」

  今日之事,施璋著實聰明。今天若掉進水裡的是另家姑娘,最好的結果,逸親王會給施璋納為側妃。但正妃之位,卻一定是趙真芝的。

  但柳如珍卻不行,堂堂柳閣老的孫女兒,沒有給人做妾的道理。

  天下一夫一妻制度,是亘古不變的人倫大道。就是皇帝,也不可改變。再是側妃,那也是妾,將來死了,入不了祖墳,牌位也不會入宗祠,名字也入不了夫家的宗譜之上。

  而平妻那根本就沒有可能。朝廷明文有令,不得妻妾混亂。妻只有一個,要想讓別的女人做上妻位,那就只有將原妻休或和離或死。

  曾有王爺因為妻妾混亂而失了王位的,所以施璋才敢走這一招棋。

  太了幾乎可以想見,逸親王聽聞此事,可不跟吃了個蒼蠅一般。

  但逸親王別的本事沒有,生孩子的本事一流。而逸親王府上,最不缺的就是庶子。所以,太子看趙真芝才會如此的抑鬱。

  地方與朝堂其實都是一樣的,趙挺在新州經營日久。即使換刺史,但勢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拔出的。

  不過有壞就有好,逸親王如此行事,太子幾乎可以猜著了逸親王的打算。

  逸親王動作越快越好,太子也不想久等了。

  待吃過午飯,熱鬧也看過了,太子領著魏芳凝元盛告辭回了東宮。

  從東宮,太子直接入宮去找乾武帝,將今天的事說了:「父皇還是早做準備的好,依著兒臣看,逸親王這是打算要挑起邊戰,以牽制住安沈兩家。」

  而接下來的話,太子沒有直言這是在做逼宮的準備。

  但乾武帝焉能聽不出來?

  都等不得第二天,太子進宮沒一會兒,陳忠進來,低低地聲音在乾武帝耳邊說:「陛下,逸親王進永慈宮,求見太后去了。」

  不用問,太子與乾武帝心下都清楚,逸親王這是入宮給兒子的婚事請懿旨來了。

  感覺到平準閣里的陰鬱氣氛,陳忠顫顫巍巍地往下說:「逸親王為世子求娶的是柳閣老的孫女兒,為庶四子求的懿旨,是要求娶新州剌史趙挺的女兒。」

  果然……

  現在的情形,不得不讓乾武帝與太子擰成一股繩。乾武帝問:「你怎麼看?」

  太子建議說:「依著兒臣看,父皇發下秘旨,讓邊關上的安沈兩家人多關注邊關形式。還有就是……」

  瞅了眼乾武帝,太子沒有往下說,顯得吞吞吐吐。

  乾武帝皺著眉說:「咱們父子,還有什麼可不能說的?有話直說就是了,都到了現在這工夫了,還這麼不痛快。」

  太子這才接著說:「兒臣覺得父皇要多多留意自己的吃食,兒臣是怕有人會在父皇的飲食上動手腳。畢竟逸王叔與父皇只差一歲,若是發動宮變,最好的時機,就是父皇病重。」

  整個後宮,勢力最大的是梁太后。

  太子如此說,幾乎就等同於告訴乾武帝,想要要他命的,其實也包括了梁太后。

  乾武帝緊繃著臉,到底沒有說出別的話來。

  父子倆個沉默了半晌,乾武帝語氣有些無力地說:

  「先帝在位之時,曾有流言說朕非太后所出。朕打從做太子的時候就曾暗暗查過,只是一直沒有什麼結果。若是現在查,是不是晚了?」

  太子並未表現出詫異來,只是淡淡地說:「若是父皇真的想要查的話,兒臣想總要試一試,才能死心。」

  乾武帝說:「那這件事就交由你辦,別人朕也不放心。」

  當天晚上,兩道賜婚懿旨從永慈宮出去,一道是柳閣老家裡,一道則是給新州刺史趙家在京的宅子裡。

  第二天,逸親王進宮求見乾武帝,為四子請封郡王。

  看著自己的弟弟,因著梁太后沒有跟前,乾武帝也懶得再裝什麼好兄長。

  這都要造他的反了,乾武帝心中也是有氣,口氣就不怎麼好地說:「一個郡王就行了?我還當逸王弟可要給這個兒子請個親王封封呢,要不然怎麼對得起新州刺史的女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