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醫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梁太后那得意洋洋的樣子,太子再次將笑意悶到肚子裡。

  他真想看看梁太后見著逸王世子,還有施璋時候,會是什麼表情。

  難道是太過相信?其實太子一直覺得,若是可能的話,真想勸勸梁太后,那麼喜歡往別人哪兒安插人手,怎麼就不往逸王府安排些人,也好知道逸王府的事。

  不過太子也比較佩服乾武帝,根本就沒有的事,能這樣面不改色的跟著他瞎說,也難為這麼多年,雖然偏處下風,但也沒太被梁太后打壓。

  太子一副溫良恭儉讓的謙遜模樣,衝著梁太后躬身說:「皇祖母讓人將逸王世子和璋弟宣進宮來,也好詳細地商量下,接下來怎麼接待那些個使臣。」

  梁太后贊成,難得對著他們笑,痛快地讓身邊的太監,去逸親王府上傳口喻去了。

  由於梁太后坐在龍案上,正好能觀察到坐在底下的乾武帝。

  所以乾武帝也不敢給太子使眼色,所有的疑問都悶在心裡,也只能耐著性子往下看,希望謎底快些揭開才是。

  大臣們都很聰明,自梁太后來了之後,便就又全都站到了平準閣的廊下。

  就是沈建賓、許行書,還有梁家人,也都不肯輕易進去當池魚。

  太子規規矩矩地站到一邊,垂著手。

  然而他越是看起來牲畜無害,梁太后對他卻是越來越不放心。

  梁太后無聲地嘆氣,心底將太子和著逸王世子、施璋做了下比較。即使再偏心,也不得不承認,還是太子更為出色。

  逸親王兒子多,但那些個庶子,還不如逸王世子和施璋呢。

  梁太后派去的太監到了逸王府上,逸梁王妃聽聞,說是有梁太皇的口喻,讓逸王世子和施璋出來時,立馬就傻眼了。

  逸王世子和著施璋兄弟鬩牆,又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自不會傻得去報給梁太后知道。

  然後又因為生氣,不管這哥倆個自己打了一身的傷,還讓下人打了這哥倆個一人二十板子。

  此時全都趴床上起不來,哪還能出來接口喻?

  太梁太后的口喻又不能不理,逸梁王妃沒法子,只得讓人進去,將逸王世子,還有施璋給架出來。

  太監見了這哥倆個一臉的精彩顏色,還有那虛浮的步伐,直愣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知道內容的太監,實在是想不出,這哥倆個可怎麼進宮。

  唉!太監暗嘆了聲,卻也只得完成任務,說:「逸王世子、逸五公子接太后娘娘口喻,宣兩位公子即刻入宮。」

  隨著太監說完,逸梁王妃和著逸王世子、施璋全都傻眼。

  進宮?他們如何進得了宮?

  連人都不能見好不好!

  逸梁王妃反應最快,拿了個大荷包送與太監,笑問說:「敢問內貴人,可知太后娘娘宣他倆個入宮,是有什麼急事?」

  太監掂量了下荷包,然後小聲說:「小人也不太清楚,但太皇娘娘發話是在平準閣。」

  平準閣?

  逸王世子和著施璋兩個面面相覷,竟然半分都沒想到,梁太后突然宣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

  逸梁王妃瞅了那哥倆一眼,試著問:「可否求內貴人行個方便,代為向太后娘娘說聲,就說他倆個病了,不宣前去。」

  太監也跟著拿眼睛瞅逸王世子和施璋,然後覺得若是強將這哥倆個帶入宮,只怕梁太后會更生氣吧?

  只是這太監也實在是好奇,不知道滿京城可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將這哥倆個打成這樣。

  這明明就是徒手肉搏打出來的,可皇親國戚,哪個又用得著親自上陣?

  又不是邊關上打仗,這可是京城,天子腳下的皇城。

  這兩位又僅次於太子的皇室宗親。

  唉唉唉!

  老太監連聲嘆息,也只得回去復命。同時希望能進到平準閣,當面與梁太后說清楚。

  而太子如何會讓這種事發生?

  借著方便的理由出去,便就讓一月二月想法子,將那太監留住,只將那哥倆個不肯來的事,傳到平準閣里就行。

  太子是卯足了勁,想讓梁太后難堪。

  而一月二月的法子非常的簡單,就是使暗絆子讓那太監受傷。

  梁太后聽得人進到平準閣里報說,那個專口喻的太監在進到平準閣院子時,摔了跤,將臉給跌破,只帶回一個口信,說是逸親王的兩位嫡子全病了,不方便入宮。

  梁太后簡直不能相信,哪有說那哥倆個一起生病,而且還病得不能入宮,她這個當祖母的居然不知道?

  拿她當傻子,也要有個限度!

  梁太后怒想,她這個娘家侄女兒瘋了不成?

  太子適時地說:「皇祖母息怒,現在天氣冷了,說是病了,倒也十分可能。不若派幾個太醫過去看看,別再耽誤出什麼大事來。等太醫回來,看看世子和璋弟的病情,再決定接待外使的事也不遲。」

  梁太后忍著怒氣,也只得如此,語氣十分不善地吩咐跟前的太監,讓去太醫院,將常給她看病的幾名太醫請去逸親王府上。

  太子笑得十分和善,衝著乾武帝躬身說:「逸王叔不在京上,父皇身為皇伯父,也是十分擔心他倆個,依著兒臣看,平日給父皇看脈的那幾名太醫,醫術了得,兒臣有個不情之請,不若……」

  乾武帝不待太子說完,立時吩咐身邊的太監說:「傳朕口喻,去太醫院,將給朕看脈的幾個,也送去逸親王府,為兩位賢皇侄看脈,看完即刻進宮,朕要親自問診。」

  梁太后覺得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可又抓不太著。

  乾武帝仍是一臉的迷糊,而太子則拚命抑著像狐狸一樣的笑,不讓爬到臉上來。

  而逸梁王妃將梁太后的太監打發走,讓人又將那哥倆個扶回各自的院子,焦躁得在自己的屋裡來回的走。

  猜想著,梁太后讓人傳那哥倆進宮的原因。

  逸梁王妃如此,有她的道理。

  在逸親王妃的眼裡,她生的兒子才是兒子,才是逸親王的骨血。

  雖然她是梁太后的娘家侄女兒,但在梁太后的眼裡,逸親王所有的兒子,都是逸親王的骨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