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糟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這步棋走得比較險,但卻也出奇制勝。

  打了個梁太后一個措手不及的同時,其實太子也是一樣在試探梁太后。

  等著看梁後的反應。

  如果梁太后大怒著要求徹查此事,那麼就說明梁太后沒有做過狸貓換太子的事。

  可若是梁太后出來和稀泥,那可就值得深思了。

  而且過了四十六年的光景,梁太后這種行為,可就不是心虛,而是只怕留了什麼尾巴在別人手裡捏著。

  平準閣里,自然沒有太子出現的理由。

  雖然幾乎算得上是滿朝皆知。

  但成人的世界裡,就喜歡睜著眼睛裝成誰也不知道。

  掩耳盜鈴得自然又理直氣壯。

  平準閣里,果然如兩位梁大人想得預測的一樣。

  別人倒還差著,只是幾位御史卻不肯將這事揭過。

  梁太后進去時,正聽著一個張御史據理力爭,慷慨陳詞地說:

  「不可以,怎麼能就這麼算了?這是對皇上,對太后是侮辱,對整上皇家都是褻瀆。一定要徹查此事,一經發現,絕不姑息。」

  說這話的時候,張御史的臉都是紅的,眼睛瞪得跟牛一樣大。

  一把的鬍子,掛在下巴上,顫抖著。

  上面還有他說話時的唾沫星子。

  隨著看門太監喊了一聲:

  「太后娘娘駕到!」

  眾臣全都轉過頭去,衝著門口就跪下說:

  「祝太后娘娘萬福千歲。」

  乾武帝也連忙從龍案後邊起身,迎上去接了梁太后說:

  「兒臣參見母后,什麼風,把母后給吹來了?」

  梁家兄弟也與乾武帝見禮。

  乾武帝笑著說了聲:

  「免禮吧。」

  梁太后也讓眾人都平身,然後瞅了眼乾武帝,卻沒有說話。

  往日裡,梁太后見乾武帝,可都是趾高氣昂的。

  這一次剛一進來的時候,也是氣勢十足。

  大概是平時見乾武帝,習慣了的緣故。

  擺出來之後,卻又想到了平準閣里這些個大臣們,因為什麼事情在這兒,便就自己弱了下來。

  梁太后儘量讓自己笑得柔和些,由著乾武帝扶著往裡走。

  這一回倒是沒直接坐到乾武帝的龍案後面。

  而是讓太監給她搬了一把軟椅過來,坐下後,還讓乾武帝坐。

  乾武帝面色平靜,沒有一絲異樣地坐下了。

  梁太后用眼睛掃了一眼底下,才問說:

  「剛哀家進來時,聽著裡面吵吵,可是有什麼事決定不了?」

  說起這個來,剛那御史就又開始慷慨陳詞起來。

  就好像是皇家清白的守護神獸一般,非要讓乾武帝責令刑部,還有南北二衙的人聯合查清此事。

  高低要將造謠的人繩之於法,給乾武帝正名。

  還梁太后清白。

  張御史還是個不要命的,眼前的事還不夠他說的。

  大概是以前,對於乾武帝的出身之迷,也一直想說來著。

  但那時候只是暗下里流傳著這些,並沒有鬧到明面上來,他這個御史也不好像個八婆一樣,巴著這些事情。

  這回可抓著機會,自不會放過。

  說到激動處,竟然連過去都提了,說:

  「臣以前外放的時候,地方上都在傳著這事,簡直是全國都知道了。當年先帝還曾因為此事下過口喻,現在竟然有人公然的去寫這些個東西出來,簡直是目無王法,天地難容。一定要查出個子丑寅卯來。」

  說到激動處,張御史扯著嗓子說:

  「雖然過了四十六年,一些老人已經故去。但沈太夫人不在,安太妃還在。只要肯查,只會水落石出。臣求聖上下旨,別人不敢去,那老臣去求沈太夫人,就不信當年先帝,沒留下什麼給沈太夫人。」

  這張御史簡直就是作死。

  當著梁太后的面,說景元帝臨終給沈太夫人留東西。

  這不是在打梁太后的臉?

  也幸好梁太后心裡有鬼,若是換了平時,早就翻臉,讓人將他叉出去打死了。

  乾武帝都在好奇,這位張御史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張御史一頓唾沫星子噴完,發現眾人都默了。

  他也沒覺得自己哪句話說錯了,追著問乾武帝,讓下聖旨。

  梁太后忍了又忍,沒讓人將張御史打一頓,呵斥說:

  「誰給你的膽子,敢在皇上面前咆哮?當年先帝是如何下的口喻?既然記得,就說給哀家聽聽。」

  張御史據理力爭說:

  「先帝雖不讓人再提此事,但此時並非臣等提出來的。」

  說著話,將他從家院子揀的東西,遞給梁太后說:

  「老臣也是為了保住皇家顏面。」

  梁太后哼說:

  「皇家顏面不是有個風吹草動,就是要保的。寫這個的明顯是居心不良,又何必理會?哀家與皇上母子是事實,別人再挑撥離間,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雖然詞語說得很堂皇,但聽在乾武帝的耳里,明顯發虛。

  俗話說得好,兒子的娘從來都是真的。

  而爹是誰,就說不大准了。

  所以,乾武帝到底是誰生的,梁太后應該是最清楚的。

  聽了梁太后的話,乾武帝別有深意地瞅了眼梁太后,抿了抿唇,沒有搭話。

  似是在沉思著什麼。

  又或是掙扎著,是不是真的要讓人去徹查此事。

  梁祖梁禮看不出來,心下就有些急,忙忙地給梁太后使眼色。

  梁太后有些頭疼。

  逸親王的離京,還有看出梁家的左右搖擺,都讓梁太后有著深深的孤獨和無力感。

  一輩子爭強好勝的梁太后,總覺得,她以前能夠撐控的東西,正逐漸地在不受她的控制。

  這感覺實在是讓人糟糕。

  現在還不是與乾武帝撕破臉的時候。

  而在此時,梁太后才突然驚覺,在她與太子鬥了這麼幾年的時間裡,真正漁翁得利的,卻是乾武帝。

  似是沒有看見梁家兄弟的眼色,梁太后少有的,細打量起乾武帝來。

  打從她將他抱在懷裡的那一刻,她就從沒有正眼瞅過他一眼。

  乾武帝在梁太后的眼裡,不過是她當年鞏固地位的一個工具罷了。

  現在細看起來,乾武帝與景元帝其實也還是挺像的。

  這父子兩個的眼睛都是深沉的,讓人看不見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