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通天教主一抬眼, 就注意到了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朝他投以探究的目光, 頓時就無名火起,冷笑一聲:“兩位哥哥以為是我做的?”

  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沉默了,不管他們心中怎麼想的, 可他們沒立刻反駁,就讓通天教主以為他們是默認了,當即就沉下臉:“我們截教都是披鱗帶甲之輩,濕卵化生之徒,他們要是誰能有這等本事,我早就去崑崙山告元始天尊了!”

  元始天尊的臉色也有些不好了,可這麼冷嘲熱諷的通天教主在憤慨完,也沒能好到哪裡去。本來三清本是一家,可看看現在他們早就分了家,老子的人教還好,人教本來就沒多少徒弟,素日裡矛盾還是集中在闡教和截教上。元始天尊是主張優生優育(生既跟腳出身,育自是教育),但通條教主則是有教無類,所收門徒多是沒那麼開化的,為此元始天尊沒少表示了不喜,‘披鱗帶甲之輩,濕卵化生之徒’這等話就是他親口說過的,通天教主自然要據理力爭,一開始還能好好相處,可長此以往的矛盾就堆積起來了,到了如今關係就更差了,連帶著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之間也冷卻的緊。

  不可謂不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話又說回來,通天教主這辯駁的言辭不可謂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讓他們兩個人都不痛快。

  最終還是太上老君開了口:“封神大劫——”

  可沒等他往下說,想起他是和元始天尊一起過來的通天教主就沖沖地打斷道:“封神大劫不是師父交代女媧開劫嗎?如今出了差錯,你們怎麼不去找她女媧問個明白?再說了聖人只有我一個嗎?不是還有西邊的准提和接引嗎?他們倆最愛興風作浪了,你們怎麼不說去找他們?卻偏偏第一個找上我,是覺得我好欺負嗎?反正我什麼都沒做,你們愛信不信!”

  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沒機會說什麼,而通天教主是自己越說越氣,說到最後竟是一甩袖,喊道:“慢走不送!”

  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神色不愉,哪怕他們有興師問罪之意,可他們既是親自來了,還第一個來找通天教主,無疑是最親近他的,而且若真是截教有誰做了什麼,那他們或許還能找出補救之策,哪想到好心卻被當成了驢肝肺?

  元始天尊皺緊了眉:“這是師尊都有所指示的量劫,通天也該分得清輕重。”

  太上老君不疾不徐道:“這事兒該當和他無關,還有他倒也沒說錯。”他說著看向元始天尊,“劫未順利開啟,合該女媧多上心。”

  這倒不是說他們就撒手不管了,他們本來就做不到撒手不管,不說旁的,單就是如今封神榜竟然被一介凡人拿在手中,就容不得他們視而不見。只是要怎麼做,還得細細思量。

  又不用他們告知,女媧已覺察到了不對。

  自從封神大劫被交給女媧來開劫後,女媧步步為營,本來一切都照著她預料中進行,被她選中的九尾狐也成功地迷惑住了帝辛,一步步霍亂商朝朝綱,可突然之間,預定中挖下比乾的心一事沒發生不說,帝辛竟然沒有再繼續迷戀九尾狐,還搖身一變變成一個明君了?

  身在天外之天女媧宮的女媧娘娘之所以會這麼想,主要還是因為朝歌最近發生的事,都是蘇妲己稟報上來的。女媧在得知後還往下界觀看了一番,果然是看到了原本該醉生夢死的帝辛,在朝歌對著百姓下了罪己詔,這本不該發生的。

  哪裡出了紕漏?

  女媧本要推演一番,女媧宮的侍女彩鳳仙子就來報,言元始天尊遣了侍童來,言有事要稟。

  女媧一愣,難道下界朝歌的變化這麼快就傳到了元始天尊那兒了?只轉念一想,元始天尊那邊有封神榜,時刻關注著下界變化也實屬正常,於是便頷首讓侍女叫元始天尊派遣來的侍童進來。

  然後,女媧就得知了封神榜叫帝辛搶走的消息。

  女媧:“??”

  很快女媧就冷靜了下來,看來問題還是出在帝辛身上。

  女媧想了想認為有必要和元始天尊親自見上一面,是以便和元始天尊派遣來的侍童囑咐了此事,等侍童回稟了元始天尊后,得到了元始天尊的回音後,女媧才啟程去往玉虛宮——再怎麼說他們如今都貴為聖人,一應排場還是要盡有的,又上界和下界不能一概而論,因而當女媧來到玉虛宮時,下界裡距離姜子牙被搶走了封神榜,差不多已過去了一年。

  這一年中,顧帝辛做了很多事,主要來講就是收拾帝辛留下來的爛攤子。

  顧青在從前的多次轉世時,沒少做過皇帝,且都還是明君,且沒少“製造”出明君,故而再坐在王座上,他也算得上駕輕就熟,且治理起商朝來有條不紊的,看不過短短一年時間,朝歌就已然恢復到了從前的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連原先蠢蠢欲動的諸侯們都選擇了夾著尾巴做人就可見一斑。

  百姓們的稱頌日漸多,而在朝堂上朝臣們也是,多認為他們大王在經過了先前被妖妃迷惑那一遭後否極泰來了,這是社稷之福啊!

  然而在一派欣欣向榮下,並不是沒有隱患的。

  顧帝辛坐在王座上,目光再次從比干和聞仲身上掠過。這兩人可以說是能臣中的能臣,不說丞相比干,就是太師聞仲是“文足以安邦”的“文”,同時他幼年時曾經拜截教碧游宮金靈聖母門下,修為不低,只是在凡間他通常不會用法力,他更多的還是用才略輔佐帝辛,總之這兩位都不是一般人,不會被輕易蒙蔽。

  這麼點明的用意是想說他們倆意識到了帝辛的不對,或者說他們推敲到了如今坐在王座的顧帝辛,並不是他們從前輔佐的帝辛,而是一個“假冒偽劣”的。

  不說他們倆,就是顧青自己都很清楚他在成為帝辛後,露出的破綻確實不少。顧青是有帝辛的記憶,可他卻沒有很認真的在扮演帝辛,這倒不是說他成為的帝辛和以往大相逕庭,讓朝臣們紛紛意識到他們大王的不對,而是很多細節顧青都沒有做到位,以致於像比干和聞仲這樣心細如髮又有七竅玲瓏心的,隨著時間推移就會意識到不對,進而引發他們的懷疑。

  更何況顧帝辛他自己都為比干演示過他是如何知道蘇妲己不再是原來蘇妲己的,比干舉一反三就順理成章了。

  而對顧青來講,比干和聞仲乍然意識到帝辛可能被掉包時,顧青他就知道他們意識到了,但顧青沒說,比干和聞仲也沒再對其他人說,而他們倆也沒有來找顧青對質,顯然是在顧忌著什麼。

  顧青對此的反應更耐人尋味,他不說去打消比干和聞仲的懷疑,就只是權當他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就那麼旁觀比干和聞仲的糾結。

  拋開這事兒不提,很快朝歌就迎來了一喜訊,“武足以定國”里的“武”黃飛虎班師回朝,又有一部落被打得臣服商朝。作為大王的顧帝辛決定出城門去迎接黃飛虎和其旗下兵士,順帶還帶上了文武大臣,而等到顧帝辛的鑾輿經過朝歌街道上時,聞訊而出的百姓們紛紛跪拜,而在鑾輿經過後,也有不少百姓們自發追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