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了帝辛先前幾乎六親不認,只認蘇妲己的對比,如今顧帝辛這麼一交心,比干幾乎都要老淚縱橫了,當下就忙道:“大王是為了黎民蒼生,才那般委屈了自己,是臣等沒能參透玄機。”說起來還有幾分愧疚,畢竟比干私下裡也不是沒恨鐵不成鋼過,眼下看來是冤枉了他們大王不說,還沒想到他們大王竟是這麼忍辱負重,實在是社稷之福啊!

  第41章 封神(2)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如果再加上能說會道神通, 那一切就更完美了。

  看看經過顧帝辛那麼一解釋, 帝辛他的形象在比干心中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可見一斑了。不過能將比干說服,也不單單只靠嘴上功夫, 那些死而復生的朝臣們也是不容置疑的證據。

  可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只能說是顧青他使出的三千分化之術,分化出來的“贗品”,並不是原裝貨。

  該怎麼說呢, 顧青他這次在成為帝辛時, 可並非成為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凡人。他的靈魂經過那麼多次轉世, 本就被錘鍊的不同凡響,以至於通常時候和轉世身份的身體並不匹配, 但在成為元鳳時就不同了, 他們體魄很相配, 而再經過那麼長時間的進一步錘鍊, 靈魂強度只會更上一層樓,根本就不是帝辛的身體能承受的, 因而他眼下可以說只是批上了帝辛的模樣而已, 其他的都還是他作為元鳳時的配置, 因而他還是可以使出先前研究出來的三千分化之術的, 還有其他神通都是可以的。

  當然了, 哪怕顧青沒有什麼神通,只是一個切切實實的凡人,他也有辦法瞞天過海, 像是使用易容術,畢竟顧青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瞞過凡人,易容術就已足夠了,而他最終選擇使用三千分化之術,一來是更方便也更快捷,二來他想檢驗一下他這三千分化之術究竟能瞞到什麼程度。

  說不定還有意外收穫。

  而這都不需要和比干說,顧帝辛收斂回心神來,望向幾乎老淚縱橫的比干,懇切道:“王叔近來的辛勞,孤都看在眼裡,著實是辛苦王叔了。”

  比干老懷甚慰。

  顧帝辛的神情卻冷卻了下來:“本來出了這樣的事,孤還想著能藉機看出來朝堂上朝臣們的忠誠於否,諸侯們的臣心可穩,但一想到我們再是王侯將相又如何,還不是有可能成為了他們可以隨意支配的棋子,孤的心就徹底冷了下來。”

  “他們”借代誰,是不言而喻的。

  比干動了動嘴唇,卻沒能說出什麼話來。

  不過顧帝辛沒有再怨天尤人下去,他只是苦澀一笑:“孤其實沒資格說這話,想想看這段時間以來孤為了驗證孤心中的猜測,就將孤的臣民置於不顧,讓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孤實在是慚愧吶!”

  顧帝辛心裡慚不慚愧不好說,比乾的七竅玲瓏心被他這樣來回“揉搓”,都變得好像在裡面裝了兩塊沉甸甸的石頭倒是真的,那可真叫一個百感交集。

  只是眼下不是百感交集的時候,還有很多要緊事要做。

  接下來顧帝辛和比干就政事商量了大半天,讓其他還不是很明所以的朝臣們翹首那個以盼啊,都快成望君石了,又不是他們沒想到去問“死而復生”的同僚,只是他們問過了,可同僚們都是三緘其口,他們根本就問不出什麼來,只能盼望著他們大王開恩,別再瞞著他們了。

  朝臣們的願望很快就實現了…一半,顧帝辛再和比干推心置腹後,就來跟他們說:“茲事體大,只待王叔從西岐回來再行大議。”

  這不是折磨人嗎?

  好在他們雖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可看著他們大王不再耽溺美色,也不再像是先前那樣失了智般,朝臣們還是在心裡鬆了口氣的。

  光朝堂上恢復生機還不夠,顧帝辛還得安撫民心,便在比干帶著“伯邑考”去往西岐時,對外發了罪己詔,且還徵召了朝歌的百姓來聽他反省自己。不得不說,這很好的安撫了百姓,並進一步收攏了民心。

  而等比干緊趕慢趕來到西岐,費了一些功夫見到姬昌時,姜子牙已經入了姬昌的帳下,並得到了姬昌的青睞,就連姬昌如今最為愛重的兒子姬發都對姜子牙另眼相看,以至於在姬昌和比干見面時,姜子牙並沒有被姬昌打發走,而是呆在廳堂中,還思量著比干來西岐的目的。

  結果?

  結果姜子牙見到了“伯邑考”。

  姜子牙:“???”

  說好的伯邑考被帝辛虐殺了呢?

  可姜子牙沒來得及想更多,因為“伯邑考”的出現,他作為剛拜入門下的賢者就被請了出去,畢竟接下來的談話他還不是那麼有資格參與。這其實也給了姜子牙更多的時間才琢磨此事,只是姜子牙他在一眾師兄弟中的修為都不能算佼佼者,於推演一道上也沒那麼精通,想來想去也只能想到這個“伯邑考”是假的,是朝歌那邊借其來緩解和西岐關係的。

  這就不難辦,只需要拆穿這一計謀便是。

  可姜子牙沒這樣的神通,看來還得去找師兄弟來助他一臂之力吶。姜子牙這麼想著,就給他的師門傳了訊,請師門派人來。

  說來姜子牙是拜入了闡教,師尊正是闡教教主元始天尊,他這次下崑崙山來人間界,就是手持封神榜來代理封神的,名義上則是輔佐如今的西伯侯姬昌,取代商朝建立新朝。又闡教可謂是人才濟濟,很快姜子牙就迎來了同門師兄弟玉鼎真人的嫡傳弟子楊戩。

  姜子牙帶著楊戩去拜見姬昌,然而沒想到等待著他們的不是禮遇有加,而是幾乎都要掩藏不住的戒備,以及冷言冷語:“飛熊先生究竟是何方神聖?怕不是我等凡俗之人吧?”

  姜子牙還真是人族出身,只是他後來有幸拜入了玉虛宮門下,成為了闡教中人,也可以說是脫離了凡夫俗子之列。但姜子牙卻沒想到這才短短數日,姬昌的態度怎麼就大變樣了呢,不等姜子牙回過神來,姬昌又冷然道:“當初吾夜夢飛熊,便於渭水遇見飛熊先生,這可是所謂的仙家手段?”

  這還真是。

  姜子牙雖然沒有明說,可姬昌卻從他神色變化中看了出來。讓姜子牙更看不懂的是姬昌下一刻跌坐在座位上,“當初吾以為吾兒遭遇不測,全因大王殘暴不良,可沒想到大王也不過是渾渾噩噩的坐了他人手中刀,而吾也枉信了賊喊捉賊之人,可笑啊可笑!”

  姜子牙:“???”

  楊戩:“??”

  比起被師父玉鼎真人派來的楊戩,姜子牙更為迷茫,‘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做什麼?’

  姜子牙他聽懂了姬昌口中的“賊喊捉賊之人”大概是在指他,可就是因為聽懂了,姜子牙才更一頭霧水。更讓姜子牙心中一凜的是姬昌說帝辛是被借刀殺人了,且聽姬昌對帝辛的稱呼,就知道他現在對帝辛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要知道正是因為帝辛虐殺了姬昌的嫡長子伯邑考,還將伯邑考做成肉餅給姬昌吃,才徹底激發了姬昌的反商之心,從那之後他可就沒稱呼過帝辛為大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