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諾多族於該年年底悍然發動戰爭,雙方損傷慘重,但並未分出勝負。

  430年,糾集納國斯隆德軍後,諾多至高王圖爾鞏再次發動戰爭。

  此戰精靈軍占據優勢,但矮人卻獲得了來自東方墨瑞亞同族都林一族的支援,乃至於他們在諾格羅德山腳下二次擊退精靈軍。

  因一直與矮人交好,林頓選擇暫時觀望。

  443年春。

  時值攝政王與第二任妻子愛林妮爾的女兒誕生,七河舉行了連續十天十夜的歡慶宴會。

  許多老人看不慣攝政王愈發奢侈的作風,再次掀起一陣遷移浪潮,其中包括首席軍備設計師歐洛斐爾與其諸多追隨者。

  第一紀元461年,

  第三次精靈寶鑽爭奪戰爆發,此戰役範圍波及甚廣。

  人類、納國斯隆德、剛多林、希斯路姆、法拉斯諸港聯軍合圍矮人城邦諾格羅德。

  他們最終取得了勝利,但艱苦破城後,卻發覺寶鑽早已被火須矮人運送到與林頓毗鄰的另一座寬梁矮人城市當中。

  精靈聯軍聚集在七河邊界,希望借路攻打,但自誕生前就一直與該地矮人保持親密關係的林頓拒絕這項要求,並且希望從中調和矛盾。

  雙方陷入僵持,談判因此展開。

  可惜還未等談判取得成果,一次意外的森林失火卻燒死了一群於林中聚會的十多位林頓子民。

  追隨蹤跡,那失火源頭赫然是駐軍某些渡河進入林間狩的諾多族。

  因為抓不到兇手,兩族關係發生微妙變化,並且這種變化隨著之後一系列看似巧合的民間衝突事件而不斷加深。

  造成戰爭開端的是攝政王妻子愛林妮爾一次外出後遭遇諾多騎手衝撞,乃至於腹中尚未誕生的第二胎突然夭折。

  因此,本就因民間諸多仇恨言語而有所偏見的凱勒布迪爾中止了和談,並且揚言諾多必須遠離七河範圍。

  否則他就與矮人結盟,共同驅逐諾多。

  諾多至高王圖爾鞏聲稱他並沒有資格與諾多宣戰,於是惱怒的攝政王悍然發動戰爭,同時也證明了因某人長期當甩手掌柜而得來的掌控力。

  戰爭期間,一夥從藍色山脈以東遷移而來的人類在矮人指引下抵達七河,並加入了林頓矮人聯軍。

  相反的是,因為林頓參戰緣故,本與諾多齊心的原三大人類家族卻士氣動搖,其中的哈拉丁族更是宣布拒絕與林頓為敵,並且從戰場抽離返回家園。

  於是矮人三族聯軍對抗諾多以及其他一些人類軍隊的戰爭打響。

  諾多方裝備優良且數量占優,但林頓方卻擁有著各種古怪利器與堅固盔甲,同時一種名為戰舞者的兵種也讓諾多吃盡了苦頭。

  這場戰爭持續時間格外漫長。

  戰火從最初的阿蒙埃瑞布到後來的多瑞亞斯邊境,最初戰爭的原因早就被拋在腦後,無數殺戮滋生的仇恨讓他們有上百種理由制對方於死地。

  戰鬥中,攝政王新生育的幼女格瑞妮兒卻反而背叛林頓,帶領一些原林頓居民與士兵加入諾多方。

  有精靈懷疑這是因為她愛上了諾多領主艾格諾爾的半精靈兒子的緣故,也有人說她與母親反目成仇,但真相只有當事人知曉。

  第一紀元463年,

  瀰漫的戰火最終以林頓矮人方勝利為結局,只因在戰局關鍵時刻,消失多年的費艾諾雙胞胎突然率騎兵出現並且從後方突襲了圖爾鞏的營帳。

  至高王圖爾鞏戰死,諾多軍在前後夾擊下潰敗。

  然而正當林頓方乘勝追擊,得享勝利並開始大辦宴會慶賀之際,一群本以為被驅逐或消亡了的半獸人軍隊卻突然從北方各處深淵裂痕內現世,並洶湧攻打精靈各處都城要塞,其中甚至包括十多條惡龍!

  與此同時,林頓矮人方幾位首腦以及其諸多繼承人在那場慶祝宴會當中遇刺身亡,刺客身份赫然是林頓攝政王的第二任妻子愛林妮爾!

  然而她本名並非如此,真正身份其實是消亡已久的魔苟斯副官索倫!

  463年冬,

  黑暗再次於中土湧現,惡龍之火呈燎原之勢擴散蔓延。

  國王以及其諸多子嗣的隕落讓矮人方大為憤怒,但盟友東來人類的反叛卻讓他們無暇復仇,反而在措不及防下丟棄盔甲,最終不得不放棄藍色山脈中的兩座城邦,逃往東方同族處避難。

  林頓緊接著就遇到了襲擊,但此時那離去已久的攝政王孫女卻帶領一眾陌生的南多士兵去而復返。

  因她是最初站出來反對攝政王祖父,並且身為國王護衛隊的成員,失去首領的林頓並沒有牴觸她,而是在她英勇的帶領下頂住了這次突如其來的反叛。

  並且收攏殘局據守七河,不叫任何黑暗靠近。

  然而因為與諾多長期戰爭加上盟友與自身接連遇襲,他們卻也無力出兵反擊。

  有些精靈圍在卡尼珥王雕塑周圍,祈禱他能夠現身拯救,有些則毅然循著其盟友矮人曾經走過的道路,朝著東方遷移以躲避戰亂。

  諾多方則在黑暗入侵下節節敗退,儘管有大鷹的幫助,他們擁有抵抗惡龍的力量,但往昔與同族的長久戰爭讓他們處於最虛弱的時期,更別說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從討伐安格班的戰爭當中恢復元氣。

  473年,納國斯隆德陷落,國王芬羅德戰死。

  480年,剛多林淪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