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這一喊,群丐都跟著大聲應和,洶洶叫喊起來。少林眾僧合十當胸,念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連大理臣工也有幾人現出了躍躍欲試之色。蕭峰卻倏地轉身,沉聲大喝道:“不可!”

  這一聲傳遍峰巔,眾人一愣,登時靜了下來。只聽蕭峰揚聲道:“不可輕率!遼帝當日已對我生疑,雁門之計並不曾全盤相告。我等所知的,只是守將意欲投遼,然則那設計之人,那慕容復……他的心機謀略,遠勝於我,斷不會設下如此簡單的圈套。刺殺宋將,只怕正墮進了他計中。”想到慕容復北征之時種種定計,胸中冷熱交並,緩緩地道:“雁門在明,他卻在暗,究竟還布下了多少投遼之人,誰也不知。甚或……甚或他便是等著我們刺了那守將,以此為由,卻叫宋軍也要發兵攻遼。兩國一旦交兵,怨仇越結越深,就是誰也阻止不得了!”

  眾人都聽得呆了。吳長風等人聽到慕容復名字,都是滿心滿意的不服,但蕭峰既說了“遠勝於我”,卻也不敢出口反駁。好一刻巴天石方道:“蕭大王說的是。在下傳訊之時,也曾請丐幫諸位長老去探那慕容復的動向……”

  吳長風重重呸了一聲,應道:“正是,我們兄弟得了巴司空信兒,走了一遭蘇州。誰知道,呸,誰知他姓慕容的老窩當真難找。我等在太湖上泡了幾日,問過無數船夫,險些兒翻船去餵了湖魚。好容易尋到那見鬼的燕子塢,那小子卻不在家中。只有個小丫頭管著些僕人家務……”

  段譽急忙插口道:“是阿碧姑娘!她可和她那主人不同,溫柔良善,最好心不過的。吳長老,你們不曾難為了她吧?”

  吳長風沒好氣道:“怎地,段皇爺當我們叫化兒這等沒出息,還欺負了一個女娃子不成?”

  段譽窘道:“這、這卻不是。我也還不是甚麼皇爺。只是阿碧姑娘……”

  梅蘭竹jú四劍都笑出聲來。蘭劍道:“段公子莫急。那位阿碧姑娘原來不是外人,她是我主人師侄康廣陵先生的弟子。康先生早寫了一封信去,哄她道師尊重病思念,卻派人將她接到了縹緲峰來。峰上有公主娘娘坐鎮,那慕容家的事兒瞞住消息,總不叫她知道就是了。”

  段譽鬆了口氣,旁邊群丐瞧他憐香惜玉的樣兒,個個大翻白眼,他也不理會,連道:“這便好,這便好。這位……不知是什麼劍的姊姊,可真多謝你啦!”

  吳長風大搖其頭,接下去道:“那小丫頭一走,我等將燕子塢翻了個底兒朝天,卻未尋到半點訊息。那慕容小子寫回來幾封書信,都是什麼添了衣服,加了燈油之類婆婆媽媽的廢話,正事一句也無。看他信上落款寫的有洛陽、汴京、青州,我等飛鴿傳信與這幾處分舵弟兄,將全城都找遍了,也不曾見到這小子蹤跡,他娘的,真是會了飛天遁地不成麼!”

  丐幫弟子打探消息,乃是天下一等一的本領。若他們都找尋不到,那便當真無跡可尋。眾人聽得皺緊了眉頭,段譽卻眼中一亮,脫口道:“我知道了!慕容復……他定然是在青州!”

  旁邊一名八袋弟子正是山東分舵舵主,皺眉道:“段公子如何知道?你又不曾親去,我等只差將那青州城的城牆磚都拆開來看……”

  段譽等不及他說完,急道:“非也,非也。閣下有所不知,青州古稱廣固,五胡之時,乃是慕容德所立的南燕都城。那南燕,便是他慕容氏的最後一代皇朝啊!”

  這一句眾人皆驚,都收了聲音。段譽又道:“晉書有雲,慕容德死時,他國中‘夜為十餘棺,分出四門,潛葬山谷,竟不知其屍之所在’。若在青州城外真有這麼一座王陵……”

  眾人“啊”地一聲叫了出來,帝王陵墓何等宏大,休說藏一個人,便是囤兵也盡夠了!丐幫弟子一齊變了臉色,那分舵主道:“段公子,書上當真如此寫的?還有什……”一言未了,華赫艮忽道:“不錯。這座陵墓,定是有的!”

  只見華赫艮臉上陣青陣白,便和當日黃眉僧、崔百泉說起慕容氏時的恐懼神色一般無二。聲音微顫,一口氣說道:“兄弟年輕時做的那營生,也不必隱瞞。當年在青州正是聽得傳言,說城外山中有座大墳,金銀寶物無數,卻有山鬼在內迷人,無論誰一入山,便再也出不來了。”

  “我那時年輕氣盛,哪裡肯信,一個人便闖了進去。誰知……那山裡的路,好生邪門!處處都生的一個模樣,無論如何走法,便是走不出來。帶的司南四下亂轉,總也指不到南方。明明是春夏之交,那座林子既沒人聲,也沒水流,別說鳥兒走獸,連蟲蟻都一隻也看不見,簡直……便是一座鬼城……”猛地打了個哆嗦,又道:“我又渴又餓,只道今次死得定了,索性向山崖下一跳,求個痛快。不想僥天之幸,摔斷了十幾根骨頭,叫過路的樵夫救了回去,才保住了這條命。他慕容氏的本事,當真、當真……”

  一時間峰上一陣沉寂,北風呼呼,直刺耳鼓。只聽蕭峰淡淡地道:“既如此,那青州我去就是!”

  丐幫眾人大驚,齊叫:“幫主?”蕭峰抬起手來,截道:“要對上那慕容復,這裡諸位只怕無人能勝於我。此事不得了斷便罷,但要了斷,便該當是我!”遠處火光映在他眼底,簇簇跳動,只聽掌上骨骼格格連聲,不住作響。頓了頓,又指向峰下繫著的烏騅道:“此馬神駿,十日之內,往京東東路必能來回。我問得出他計策也罷,問不出也罷,必然回來與諸位同當遼軍——吳長老!”

  吳長風猛地一凜,躬身道:“在!”蕭峰道:“傳令京西、京東、河東、河北各路分舵,將遼軍南下之訊廣為傳告,無論宋軍信與不信,都叫他們先有了防備之意。”轉頭道:“玄渡大師,你與諸位高僧速回少林,請方丈上書汴梁。少林乃是國之大寺,萬眾崇奉,想來宋主見了,也當有幾分留意才是。”

  玄渡合十道:“居士放心,老衲等義不容辭!”蕭峰還了一禮,道:“二弟,三弟,你們留意雁門動向,居中策應。倘有變故,有大理諸位在此,決不至變出不意。但遼軍不出,各位便萬萬不可輕動,以防國中生變,反成大禍!”

  這一番分派隨口道來,自有威勢。段譽虛竹與丐幫眾人齊聲應是,大理眾臣亦心悅誠服,一起躬身道:“我等必不辱命!”

  蕭峰笑了一笑,笑容中卻不見什麼豪情之意,伸手按上兩個義弟肩頭,道:“我不在時,阿紫便托你們照拂她。”低嘆一聲,又道:“三弟,此事一了,你帶她回大理去罷。我……便沒什麼牽掛了。”

  段譽只覺心頭沉甸甸地透不過氣來,卻又不知自己擔憂的是些什麼,急道:“大哥!”

  蕭峰不答,轉眼向北望去。這一夜無星無月,遼國的土地都浸在那片陰沉如晦的夜色之中,寒風卷過,無邊無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