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這篇文是我根據以前寫的兩個小段子寫的,那時候蒼爹當道、長歌將出,第一個段子腦補了蒼歌,第二段是技改出來時想給天策純陽哭弱用的,結果不但沒哭成弱,還被一個蒼歌微博轉發了,我很方。
————————————————
最後提前祝大寶貝們國慶節快樂~
天寶七年,突厥進犯大唐,天策府上將軍李懷遠奉命迎敵,同年,南邵之亂爆發,朝野動盪。
前有強敵,後無增援,李懷遠死守蕭關直至彈盡糧絕。
天寶八年臘月廿九,天策滅字旗出,與突厥決戰於蕭關,僅餘的三萬將士無一生還,主將李懷遠戰死沙場,屍體為敵軍所獲,懸於營旗之上。
天寶九年正月初一,突厥慶功之際,一身披血紅滅字大旗的道長孤身闖入突厥軍營,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所過處屍橫遍野,如雪的劍刃卻未曾沾染一絲血色。
道長雙目赤紅,手中長劍黑氣翻湧,一人一劍殺入敵軍主帳,奪下李懷遠屍體決然離去,無一人敢上前阻攔。
凌湮一路扶靈回天策府,期間想接近李懷遠屍體的天策將士皆被劍氣所傷,後呂祖趕到,遏制住赤霄紅蓮的煞氣,凌湮昏迷,天策眾人才得以將李懷遠屍體下葬。
呂祖將赤霄紅蓮封存在純陽,消其戾氣。凌湮醒後帶走李懷遠愛槍,從此隱居純陽。
——
兩個很久以前寫的小段子:
——
華山西峰,終年積雪,不勝清寒。
屋外以一青衣男子執琴而立,肩頭已落了一層薄薄的雪。
聽三清殿的道童說,凌湮道長每日都會去後山待很久,如今也該回來了。
遠處,著一身白色道袍的道長身影漸現,眉目清冷,懷中抱著一柄八尺長丨槍,身後跟著一匹毛色雪白的霜狼。
青衣男子迎上前去拱手一禮,道:“千島楊默見過道長,多有叨擾,還望見諒。”
純陽神色冷淡,只略略頷首,便逕自進屋,小心翼翼將懷中長丨槍端端正正地掛好,又拿了些鹿肉餵給一直在身邊打轉嗚嗚直叫的霜狼,最後才看向長歌,“久聞長歌門大名,不知先生此行,所為何事?”
“問卦。”
純陽輕撫霜狼的手頓了一下,繼而道:“怕是要讓先生失望了,貧道不事卜算久已,先生還是請回吧。”
“在下家人遠征漠北,近日在下心緒不寧,恐家人安危,特來問一卦吉凶。”
“漠北嗎……”純陽蹙眉良久,終是嘆了口氣,“罷了,你把他的姓名生辰予我。”
“蒼雲燕無胤。”
一卦算盡,龜甲龜裂,卦象指蹇,純陽脫力般跪坐在地,聲音沙啞道:“你若現在趕往漠北,或許還能見一眼他的遺骨。”
長歌聞言,雙手抖得厲害,幾乎抱不住懷中長琴,“道長定是說笑,無胤他少時從軍,一把長刀無人能敵,征戰沙場十數載,乃國之堅壁,每每皆能逢凶化吉。他說此役了後,會請調京畿,與我一同守護這百里長安,怎麼會……”
“此卦象貧道生平只見過兩次,上一次是三年前,李懷遠去漠北的時候……”
純陽聲音漸不可聞,長歌卻如遭雷劈,天策府上將軍李懷遠,一生征戰無數,卻折戟漠北,為守護大唐江山,戰盡最後一滴血。聽聞李將軍出征前曾上過一封奏摺,此戰了後,請調華山,卻不想終是馬革裹屍。
長歌不知何時觸碰到琴弦,懷中的琴發出一聲悲鳴。
長歌失魂落魄地離開純陽,他只記得路過後山時,那漫山白雪中有一方小小的天地被打掃得乾乾淨淨,中間矗立著一座墓碑,上書“夫李懷遠之墓”,左下角還有一列小字“未亡人凌湮立”。
————————————————————————————————————————————
今日蒼雲大軍打破狼牙,凱旋迴朝,昔日飽經戰火蹂丨躪的長安城也在新皇的治理下漸漸褪去了往日的蕭條,街頭巷尾處處充斥著百姓們劫後餘生的喜悅。
一身月白色道袍的純陽,懷抱一柄長丨槍,靜靜坐在茶館一角,聽著眾人的談論,他的腳邊默默趴伏著一匹毛色雪白的霜狼。
“今日的燕將軍可真是神氣,那一身玄甲,只是遠遠望著便讓人心生畏懼,不愧是征戰沙場的鐵血軍人,錚錚鐵骨,實乃大唐的軍魂,有將軍那副刀盾守護,我大唐江山無憂矣。”
“可不是,如今新皇聖明,加之外有蒼雲守土開疆,內有長歌勵精圖治,將相相和,昔日盛世不遠矣。”
“你們可聽說了,今日蒼雲大軍班師回朝,長歌的楊大人出郭十里相迎,就是為了給燕將軍敬上一杯祝捷酒。”
純陽道長神色有些恍惚,他依稀記起當年與那人初見,正是出師祭天的儀式上,他將一杯酒敬至馬上那個銀盔紅甲的將軍面前,淺笑道:“將軍此役定可大勝而歸,貧道祝捷酒淺埋,恭候將軍捷報。”
————————————————
最後提前祝大寶貝們國慶節快樂~
天寶七年,突厥進犯大唐,天策府上將軍李懷遠奉命迎敵,同年,南邵之亂爆發,朝野動盪。
前有強敵,後無增援,李懷遠死守蕭關直至彈盡糧絕。
天寶八年臘月廿九,天策滅字旗出,與突厥決戰於蕭關,僅餘的三萬將士無一生還,主將李懷遠戰死沙場,屍體為敵軍所獲,懸於營旗之上。
天寶九年正月初一,突厥慶功之際,一身披血紅滅字大旗的道長孤身闖入突厥軍營,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所過處屍橫遍野,如雪的劍刃卻未曾沾染一絲血色。
道長雙目赤紅,手中長劍黑氣翻湧,一人一劍殺入敵軍主帳,奪下李懷遠屍體決然離去,無一人敢上前阻攔。
凌湮一路扶靈回天策府,期間想接近李懷遠屍體的天策將士皆被劍氣所傷,後呂祖趕到,遏制住赤霄紅蓮的煞氣,凌湮昏迷,天策眾人才得以將李懷遠屍體下葬。
呂祖將赤霄紅蓮封存在純陽,消其戾氣。凌湮醒後帶走李懷遠愛槍,從此隱居純陽。
——
兩個很久以前寫的小段子:
——
華山西峰,終年積雪,不勝清寒。
屋外以一青衣男子執琴而立,肩頭已落了一層薄薄的雪。
聽三清殿的道童說,凌湮道長每日都會去後山待很久,如今也該回來了。
遠處,著一身白色道袍的道長身影漸現,眉目清冷,懷中抱著一柄八尺長丨槍,身後跟著一匹毛色雪白的霜狼。
青衣男子迎上前去拱手一禮,道:“千島楊默見過道長,多有叨擾,還望見諒。”
純陽神色冷淡,只略略頷首,便逕自進屋,小心翼翼將懷中長丨槍端端正正地掛好,又拿了些鹿肉餵給一直在身邊打轉嗚嗚直叫的霜狼,最後才看向長歌,“久聞長歌門大名,不知先生此行,所為何事?”
“問卦。”
純陽輕撫霜狼的手頓了一下,繼而道:“怕是要讓先生失望了,貧道不事卜算久已,先生還是請回吧。”
“在下家人遠征漠北,近日在下心緒不寧,恐家人安危,特來問一卦吉凶。”
“漠北嗎……”純陽蹙眉良久,終是嘆了口氣,“罷了,你把他的姓名生辰予我。”
“蒼雲燕無胤。”
一卦算盡,龜甲龜裂,卦象指蹇,純陽脫力般跪坐在地,聲音沙啞道:“你若現在趕往漠北,或許還能見一眼他的遺骨。”
長歌聞言,雙手抖得厲害,幾乎抱不住懷中長琴,“道長定是說笑,無胤他少時從軍,一把長刀無人能敵,征戰沙場十數載,乃國之堅壁,每每皆能逢凶化吉。他說此役了後,會請調京畿,與我一同守護這百里長安,怎麼會……”
“此卦象貧道生平只見過兩次,上一次是三年前,李懷遠去漠北的時候……”
純陽聲音漸不可聞,長歌卻如遭雷劈,天策府上將軍李懷遠,一生征戰無數,卻折戟漠北,為守護大唐江山,戰盡最後一滴血。聽聞李將軍出征前曾上過一封奏摺,此戰了後,請調華山,卻不想終是馬革裹屍。
長歌不知何時觸碰到琴弦,懷中的琴發出一聲悲鳴。
長歌失魂落魄地離開純陽,他只記得路過後山時,那漫山白雪中有一方小小的天地被打掃得乾乾淨淨,中間矗立著一座墓碑,上書“夫李懷遠之墓”,左下角還有一列小字“未亡人凌湮立”。
————————————————————————————————————————————
今日蒼雲大軍打破狼牙,凱旋迴朝,昔日飽經戰火蹂丨躪的長安城也在新皇的治理下漸漸褪去了往日的蕭條,街頭巷尾處處充斥著百姓們劫後餘生的喜悅。
一身月白色道袍的純陽,懷抱一柄長丨槍,靜靜坐在茶館一角,聽著眾人的談論,他的腳邊默默趴伏著一匹毛色雪白的霜狼。
“今日的燕將軍可真是神氣,那一身玄甲,只是遠遠望著便讓人心生畏懼,不愧是征戰沙場的鐵血軍人,錚錚鐵骨,實乃大唐的軍魂,有將軍那副刀盾守護,我大唐江山無憂矣。”
“可不是,如今新皇聖明,加之外有蒼雲守土開疆,內有長歌勵精圖治,將相相和,昔日盛世不遠矣。”
“你們可聽說了,今日蒼雲大軍班師回朝,長歌的楊大人出郭十里相迎,就是為了給燕將軍敬上一杯祝捷酒。”
純陽道長神色有些恍惚,他依稀記起當年與那人初見,正是出師祭天的儀式上,他將一杯酒敬至馬上那個銀盔紅甲的將軍面前,淺笑道:“將軍此役定可大勝而歸,貧道祝捷酒淺埋,恭候將軍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