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哲回來的時候正是讀者們和網站鬧得最凶的時候,羅傘大號的事情也已經被扒出來了,他原本是某點的一個(抄襲)大神,在原創興起之後名氣漸漸不如從前,在某點那邊的帳號漸漸棄之不用,他來到了一個不算出名但是流量還行的網站,拿了周哲的《浸染》塑造了“封神傳奇”,故意把自己說得堪比一夕清夢,知識儲備豐富等等。

  無論是在某點還是這個網站他過得都太順風順水,在原創大興的近半年裡面他又窩在這個網站發新文,根本不知道別的網站日新月異,如今他依舊覺得用三年前常見的“我只是借鑑”就足以打發這些讀者,可惜的是他想錯了。

  他在引發眾怒的一星期內就撐不住了,但是又不肯放棄出版的受益,便一直苦撐到現在。

  周哲回來之後時網站和羅傘已經撐不住了,已經有軟化的跡象,已經學會了賣慘,說是他們已經退了一步,讀者還不依不饒什麼的,竟讓不少剛剛知道這件事的吃瓜群眾覺得讀者們太咄咄逼人。

  周哲回來之後面對微博上鋪天蓋地的私信和艾特,只是轉發了其中一個讀者的艾特,輕描淡寫地“哦”了一聲。

  他這一聲“哦”倒是讓不少人懵逼,這是什麼情況,難不成坑神打算就這樣算了?

  什麼鬼,你幫別人鳴冤搞的那陣仗那麼大,輪到你自己被抄襲了你反倒是不敢說話了?難不成成名了就覺得束手束腳了?而且坑神你最近確實狀態不對啊,新坑不見蹤影,《盛世回首》進度也不見報導,你這樣下去遲早會過氣的你知道嗎?

  不管讀者們怎麼咆哮,羅傘倒是抓住了這一點大肆宣揚,大概就是說作者本人都不在意你們在我文底下亂嚎個什麼鬼,趕緊洗洗睡吧別什麼事情都瞎管,正主都沒吭聲呢,你們瞎吼什麼?

  這一言論更是激怒了讀者,羅傘沒能用自己的冷嘲熱諷讓圍觀群眾散去,反倒使讀者們生出想要撕了他的心。

  然而沒多久,周哲微博曬出的法院受理書為整個網文圈投下一枚定時炸彈,不僅僅羅傘本人,就連為周哲出頭的讀者們都嚇呆了。

  吵架歸吵架,那都是動動手指敲鍵盤的事情,這案件受理書意義非同小可,有那麼一瞬間,半數讀者心中閃過了“這麼做可就過了的想法,羅傘本人看著這圖片,第一時間不是害怕而是不可思議——網上寫些小玩意還能打上官司?

  沒等讀者們得出“打官司到底對不對”的結論,臨近九月,一則新聞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

  第90章

  8月底,各大高校陸續爆出了學生抄襲的新聞,抄襲事跡包括抄論文、抄小說、抄新聞、抄已出版的書刊等等,校內活動、省內/國內文學性大賽等等均出現嚴重的參賽得獎作品抄襲現象,很多因某某文學性比賽而保送大學的學生都被查出了抄襲,更有一些以論文和各科成績得到保研資格的學生。

  而很多被抄襲的原創者也不再選擇沉默而是公開懟上了這些抄襲者,全國超過百起抄襲事件的曝光,使得“抄襲”第一次成為公眾熱議話題之一,這話題持續了一星期都沒有降溫,而與抄襲一同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的還有“該不該追究他們的責任”。

  一般來說只要學生不是犯殺人放火之類的危害社會的大罪,學校會儘可能地保護學生的隱私並且盡力讓學生認識錯誤私底下幫忙讓學生以及受害者之間和平解決矛盾,而且本校出了剽竊他人勞動成果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所以一開始知道本校有人抄襲的時候,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都不想把這件事鬧大,就連很多受害者也尊重學校的說法靜待消息沒有死揪著要對方立刻給出交代。

  鬧大這件事的是學生的家長。

  周哲之所以知道得那麼清楚是因為給記者爆料的家長中就有羅傘的家長。

  羅傘一直在強撐著不肯給周哲道歉,也沒有處理自己的抄襲作品,直到他確確實實收到了法院的傳票他才開始慌了。

  周哲的家庭早先被人爆出來過,所有人都知道周哲家庭條件非常好,周家不僅有錢,人家還有權,羅傘只覺得面對這種有錢人自己根本沒有勝算。

  如果是十年前的抄襲者也許還會鎮定一些,因為他們知道法律有漏洞所以真的要打維權官司一兩年內是無法解決的,而這一兩年間無論是出版小說還是賣影視版權都夠他們大賺一筆了,可惜現在的抄襲者是踩著前人的腳步順風順水地成長的,後來者最多就是用鍵盤疊堆起自己的厚臉皮,享受著讀者的恭維,一旦讀者開始冷嘲熱諷他們的心態能立刻崩潰——比如當初抄襲周哲《紅妝》的那幾個作者。

  羅傘也不例外,就算他比別人多混了幾年,勉強能擋住一些冷言冷語,但是當事情真的牽扯到三次元的時候他還是慌了手腳。

  只可惜周哲對他此時的示弱已經不買帳了。

  羅傘沒辦法,只好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母,他媽媽就想方設法來找周哲,但是這會兒是暑假,周哲一旦不接她電話她根本找不到周哲。

  眼看著自己的兒子要被打官司還要被搶走一大筆錢,羅傘的媽媽心裡十分焦急,恰好八月中下旬時她和別人聊天的時候知道了市內各大高校都有學生被告的事情。

  那些被學生抄襲的作者仿佛約好了似的在今年暑假對抄襲者發難,這些原作者大多數是在自己所學專業嶄露頭角的新秀,有的被老一輩人看好,有的已經闖出了自己的名頭,他們為自己的學術文章維權,其領域內的老人們無一反對,在這種情況下,混雜進來的一些網絡小說維權案件也就沒有多少人說作者斤斤計較了。

  這些學生在學校抄慣了作業,抄慣論文,哪裡想過會有原作者找上門的一天?求老師不管用之後就只能求家長了,家長們奔走好幾天找不到門路,和別人聊天時不免就把這些事說出來,一傳十十傳百,總能傳到和他們遇到同樣難題的家長們耳中。

  羅傘的媽媽便和這些人湊在了一起琢磨著給記者爆料,想要借輿論的壓力逼出這些“逼迫自己孩子”的作者,只是他們大概沒想到記者本事太大,在得到他們爆料之後能在短短几天之之內還搜羅到外省高校的抄襲新聞。

  全國範圍內超過20起抄襲事件爆出之後,出乎家長們意料的是輿論並沒有倒向他們,反倒是抨擊的聲音比較多。

  大部分家長們是這個想法:爆出來的是20多起,沒報出來的呢?那麼多人使用假的東西輕輕鬆鬆就拿了第一名拿了獎學金或者報送名單,其他的學生多無辜啊!

  大部分的年輕人則是:早就看那些找人抄作業的同學不順眼了,不給抄還被說小氣,被他抄了他得了老師表揚自己又生氣,橫豎都是對自己不利,什麼時候自己的老師才能發現這件事喲!

  仿佛嫌棄不夠熱鬧,9月之後,還沒被記者報導的一些維權事件的作者自發將這件事爆了出來,還把抄襲者父母給自己發的一些威脅簡訊爆了出來。

  這些家長們見事情沒能往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於是漸漸就轉變了口風:我孩子抄襲都是老師沒有教好,他現在知錯了,我們會好好教導他的,那些將他告上法庭的人能不能別這樣步步緊逼,孩子還小,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現在的學業/剛剛起步的工作是最重要,官司這種事情是千萬打不得,看在他第一次犯錯的份上就原諒他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