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學校出名和在電視上出名對於廖曉玉來說可是天壤之別呢,雖然一個學校保研名額珍貴,能得到這個名額的人都是人人羨慕的,但是一個大學撐死了十幾萬人,能知道她名字的人也就那麼些人。

  進入影視圈可就不一樣了,每天多少人上網看電視呀?這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人的事情了。

  比起聞名學校,廖曉玉更眼紅能走進影視圈的周哲,最重要的是在她看來周哲根本不是什麼好作者,能和劉靜這種人湊在一起的人能好到哪去?搞不好就是劉靜的姘頭。而且周哲的ID在晉江的大名她也聽說過,甚至早期她也是為了自己喜歡的作者去討伐一直在挖坑的人之一,所以她對於《盛世回首》能占據那麼高的票數一直覺得不可思議,最後將其歸咎為周哲刷分以及讀者品味有問題。

  她最近有不少追求者,這些人被她迷得七葷八素指東不敢往西,廖曉玉甚至不屑於暗示,直接就明示他們去找周哲和劉靜的麻煩自己會非常開心。

  總有那麼一些傻逼覺得女神交給自己任務是看重自己,完全不在乎這會不會傷害到別人,他們先是仔細地將周哲的事跡打聽了一遍,之後開始散布謠言說周哲小時候家裡和醫院兩頭跑根本沒怎麼上過課,能上這所大學完全就是走了後門,說他前三個學期都是作弊得到的好成績,還說某個盧姓老師明明不是漢語1班的班導卻和周哲走得那麼近,肯定是周哲給盧姓老師送了禮BLABLA,又說周哲的人品一點都不好,去撬學長的牆角BLABLA。

  同是中文系的學生,這些話說得就像自己親身經歷一樣精彩無比,再擴寫個兩三千就能湊夠雜誌小說的“5000-7000字之內要完成跌宕起伏甚至收尾”的要求了。

  謠言如風,吹遍了整個中文系。

  女生偏多的院系從來不缺乏給八卦添油加醋的人,這謠言傳到後來莫名其妙就變成了“周哲原本連專科都上不了但是用了些手段把一個原本品學兼優的學生的名額擠掉了進入了這所學校”、“一定是去利誘了那盧姓老師唄,畢竟剛剛碩士畢業各種就業壓力啊都需要打點,不然咱們學校畢業的碩士生那麼多,怎麼就她留校了呢”、“他何止是撬牆角,那女生也不是安分的,一邊和學長交往一邊和周哲開車,可憐的學長什麼時候才會知道自己頭上一片綠喲”等等,當有關周哲的傳言變成了徹底的詆毀流言後,終於有人將他二次元和三次元信息聯繫起來。

  很多不混晉江混外站的學生一聽被人流傳出來的被修剪過的事跡,當即和最開始接觸一直在挖坑的讀者一樣對周哲無比厭惡:世界上怎麼會有那么小心眼的人呢?他不僅僅靠了某些手段才走進這所大學,還靠了一些手段才成為徵文比賽的第一名吧?

  大約半個月之後,廖曉玉終於聯合一些人舉報了周哲,說是此人考試作假賄賂老師等等,當然,她沒有笨到去舉報周哲走後門得到錄取通知書,不然學校第一時間就會找舉報者去談話。

  但是有關成績作假和賄賂老師S大校方就不得不重視了。

  而且他們早就注意到學校的風言風語了。

  當即就有負責人找了周哲和盧以秋談話。

  周哲自己是不著急,畢竟他知道周夢煙不會放過找自己麻煩的人,但是牽扯到盧以秋他就有點過意不去了,接到通知之後急忙走向系辦公室。

  辦公室里的老師不多,周哲認出一個是系主任一個是他的班導,此外還有好幾個周哲見過幾次但是沒打過交道的老師,盧以秋則坐在他們的對面,但是看上去並不著急。

  周哲並不知道他們聊了什麼,他得到允許進門的時候恰好聽到盧以秋似笑非笑地說:“我為什麼要對他另眼看待?他作為少數堅持原創的網絡作者,我這個前輩自然要照顧他,更別提我還是他的老師了。”

  “網絡小說這東西……”一個年級較大的老師皺著眉開口,然而沒說完便被盧以秋打斷了。

  “顧老師,”她輕聲說道,“您當年還曾說過因為我的《枝頭殘香》改變了對網絡小說的看法,原來是假的?”

  那老師一下子就站了起來,不可置信地看著她:“一夕清夢?”

  作者有話要說:  之前盧老師身份暴露的時候周哲曾經說過S大其實就有個教授因為她的小說影響了無數人並且看了小說之後對網絡小說改變了看法,指路二十三章。

  周哲表示我很無辜,我就和自己班同學走得近了一些怎麼就成姘頭了?寶寶委屈,可是小說不能坑怎麼辦!

  第75章

  周哲曾經對班上不少人說過的盧以秋的那些事絕對不是誇張,只在晉江待了兩年,卻留下了三本如今回頭去看仍然讓人回味無窮的小說,其他的不說,就說影響力吧,S大歷史系前幾年畢業的跨專業考研的研究生里有近百分之三十是受了她的影響。

  這還只是一個學校的情況。

  這個成績放在任何一個作者身上都能書寫一段傳奇。

  當年不少專心搞學術的教授們因為她而改變了網絡小說的看法,甚至註冊了帳號專門到她的文下去圍觀,可惜的是他們對網文圈並不熟悉,10年前一夕清夢封筆得突然——對於不關心網文圈大事的老師們來說——讓不少想要和她交流的教授們非常遺憾。

  尤其是在微博上誇過一夕清夢的S大顧教授。

  顧教授是個一絲不苟、嚴厲的人,年輕那會兒別人稱之為鐵面閻王,縱然學富五車但是一般人看見他那閻王臉就會退避三舍,然而10年前就是出了那麼一些人,他們熱情而好學,不懼顧教授的閻王臉經常湊到他跟前跟他聊天,絞盡腦汁要從他身上榨取更多的知識。

  那一年跨專業考研並且通過複試的學生比往年要多那麼一些,顧教授難得多在他們身上花了點時間,許久之後彼此之間熟悉了,顧教授終於從他們口中聽到了一夕清夢的名字。

  他看完《枝頭殘香》時眼露欣賞,又聽說對方寫這本小說的時候剛剛高中畢業,心裡對一夕清夢的好感一瞬間爆棚了:這個姑娘不選擇歷史系簡直就是這個專業的損失。

  那會兒一夕清夢已經開始寫第三本小說了,嚴謹的顧教授還嘗試著在文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從來不會拐彎抹角,留言的內容雖然是建議性的但是很多句子讀起來讓人覺得生硬,很多人都覺得那些語句過於刻薄了,那會兒正是抄襲和原創鬧得最凶的一年,甚至抄襲已經占據了上風,不少讀者糙木皆兵,看見一些生硬的語氣就覺得是抄襲者的讀者來耀武揚威了。

  不過沒等他們開啟攻擊模式,一夕清夢已經客客氣氣地道了謝,下一章的內容果然對文章進行了修改,讓劇情更加精彩了。

  顧教授也是看過小說的人——雖然他看的大多數是名著——也知道寫小說自然不能像編撰歷史書一樣嚴謹規矩,作者會不可避免地對一個歷史進行小範圍地修改,顧教授卻覺得一夕清夢雖然修了不少歷史,但是自己竟然意外地對這部小說的劇情發展很滿意。

  可惜的是顧教授第一次追連載還沒多久,正是越來越欣賞一夕清夢的時候,一夕清夢的小說突然失了以前的水準,顧教授當時心裡失望無比,只覺得作者退步了,直到對方突然完結了小說並且掛出封筆聲明,他才發現不對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