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確定是我姐自己想著叫我出去的?”周哲面無表情地看問。

  介紹男朋友和介紹自己的弟弟完全就不應該撞在同一個場合。

  果不其然羅軒這個只會坑人的傢伙瞬間雙手合十說道:“她們寢室的人想認識你們兄弟很久啦,不過拉你們倆兄弟去吃火鍋的事情確實是我提出來的,就當給哥壯膽,要知道留下不良印象可是要被你姐的閨蜜吹枕邊風的,你不知道她宿舍那群美女有多恐怖,三番五次哄得你姐改變各種主意,從小到大我就沒見你姐能被人說動改變主意過。”

  周哲還是面無表情。

  羅軒一遇到他姐的事就慫,自個兒能給自個兒挑上十個八個可能會被周夢煙喊分手的缺點,只希望周哲能夠同意一起去到時候分擔女朋友閨蜜的火力,要知道女生總是對搶走自己閨蜜的男生有所不滿,分擔注意力的人只能多不能少!

  周哲慢悠悠地走出房間門去了廚房問周元:“哥,後天晚上你有什麼活動不?”

  周元擦乾淨自己的手:“宿舍的人說要聚餐,時間沒定,可能是明晚也可能是後晚,怎麼了?”

  “二姐說要去吃海底撈,讓羅軒哥帶我們去,”說著偷偷湊到周元耳邊,“他老毛病又犯了,拉我們去給他壯膽呢。”

  周元知道羅軒什麼都好就是一遇上他姐的事情就慫,總覺得自己配不上他姐,這毛病始於小時候被女漢子周夢煙各種壓榨之後的後遺症,怎麼也改不好,不過他倒不在意羅軒的小心思,因為他知道這人總有辦法哄他姐開心,他比較在意的是周哲:“不想去?”

  周哲憂傷地嘆息著:“你們吃香的喝辣的就我一個人在旁邊吃清湯寡水,想想就覺得我好淒涼。”

  作為一個習慣重慶火鍋無辣不歡的人,重生至今他刻意避開了辣椒倒是還能忍,可是如果去吃火鍋的時候註定他只能吃鴛鴦鍋另一邊的清湯……對於一個吃貨來說簡直是一個酷刑——除非有人和他一起受刑讓他心裡平衡一些。

  周元一聽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笑了笑:“我那天肯定把時間空出來,你這兩天早點睡,免得著涼,知道嗎?”

  很快周元就回了宿舍,不過他走了周哲也沒能摸上手機,特別興奮的羅軒拉著嘮嗑嘮了兩個多小時,那傢伙講得周哲昏昏欲睡,等羅軒平靜下來之後周哲去洗了個熱水澡,最終扛不住很快就躺進了被窩裡面。

  可是十點半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終究太早了,所以他錯過了後來的網上的鬧劇,他並不知道從《初妝》下得知“真相”的讀者在無法對他發脾氣的情況下把火發到了幾個作者的文下,他們認為是作者不說真話騙他們說那些詩句是自己寫的害得他們在別的作者文下出醜,於是《初妝》還沒走出新晉榜,就在晉江火了起來了。

  第15章

  一群把“作者的話”當真的傻孩子在某一天炫耀自己心頭硃砂痣的時候被(似乎)比自己小的高中生狠狠扇了一巴掌,這巴掌扇得他們都懵了,不由得怒上心頭,可是人家高中生說的是實話,這些是書本上查得到的,如果說是一個人說的他們還能懟回去,可是這篇文下的所有高中生都站了出來,他們總不能去罵說了實話的人吧?

  於是一群人便跑到已經完結的文下面開炮,這樣還不算,因為作者很少能及時看到已經完結的作品底下的評論,所以他們還特地跑到作者的微博下去“質問”作者為什麼要騙人。

  “遙想當年我被這句詩感動得落下了眼淚,現在感覺這些眼淚被人燒開了之後逆著灌回了我的眼底,流入我的腦袋之中,煮沸了我的大腦。”說來說去其實也就是質問對方為什麼要騙人,然而時隔十幾個月人家作者根本記不住自己將那句詩句據為己有——又或者已經忘記了自己據為己有的那麼多句詩中究竟又沒有這句——如果不是這次不止一個讀者在發難,恐怕人家作者都把這件事忘到腦後了——反正不是自己的東西,搬了就搬了,誰還會記得我搬過來的東西裡面到底包含了什麼呢?

  人家作者老半天沒想起來對著自己開炮的人到底說的是什麼,這群人有種拳頭打在棉花上的感覺,心中的硃砂痣瞬間就變成了蚊子血,那份喜歡全部拿去餵了狗,不到一個小時就粉轉黑了。

  可惜人家作者不需要這樣廉價的喜歡,他們只覺得很無辜,莫名其妙就被人懟了,自己還不知道事情的源頭是什麼。

  當然很快她們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因為當天晚上她們就上了818,讀者開了個樹洞,叫做“我感覺我很蠢,被作者騙了多年依舊今天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樓主是個非常喜歡《初妝》的妹子,她是最早一批發現《初妝》的人,她一直很想很想找一找和《初妝》相同題材的宮鬥文,然而《初妝》的作者是朵高嶺之花,一直站在她們攀爬不上的高度,人家不喜歡賣萌只喜歡賣關子,讓他們一直猜不出這篇文究竟融了什麼梗,直到文中出現了一句扣人心弦的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樓主心裡很快就有了底——因為她清晰記得自己很喜歡很喜歡的一個作者為了這首詩卡了很久很久的文,雖然她不記得那篇文的具體內容了,但是她記得作者以及記得那個作品。

  正當她想要留言說抓住作者的狐狸尾巴時,《初妝》底下居然有人留言說這首詩出自另一個作者的筆下,那人信誓旦旦說這句詩是某篇文的點睛之筆——更好笑的是,沒多久就有人來反駁他了,因為反駁的那個人心裡的硃砂痣也曾為了這句詩卡了很久很久的文。

  詩句必然只有一個人能原創出來,其他人均為“借鑑”,然而似乎所有人都認為他們各自的硃砂痣才是這句詩的創作人,樓主自己也懵了,她開始查這句詩的源頭,發現這句詩的出處不僅僅在最近的幾年,當年網文界“百家爭鳴”的時候不少文下都有這句詩的出現,區別在於當年不少經典文使用這句詩的時候都在作者有話說裡面備註“XXX出自代悲白頭翁”而不是“為了這句詩折騰了多少天”這樣抱怨的話。

  接著《初妝》底下不少高中生還嘲笑著他們應該是高中以下的初中生,所以不認識這個高考考點,樓主這才恍惚想起來對這句詩的似曾相識不是出自某篇文,而是來自於高中時代題海戰術所留下的陰影。

  可是就像大家認為高考前老師說的那句“考完一科扔一科”有魔咒一樣,樓主也是畢業多年很多知識點早在出考場的那一瞬間就被自己扔掉了,所以當時看著那些詩也沒想太多,但是自己記不起來不應該是作者騙人的理由,她仔細統計了一下,發現近五年完結的小說裡面至少有10部小說把這句詩據為己有。

  樓主發的是樹洞不是掛貼,發完之後也只是想吐槽一下自己天真,作者說什麼就相信什麼,但是有一些讀者真的就是把作者當做硃砂痣之後不會去懷疑作者,希望日後作者們寫文的時候走點心吧,不要再這樣欺騙讀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