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滅絕師太急欲脫出這品字形的三面包圍,但每次向外衝擊,總是被長索擋了回來。峨嵋群弟子有心上前相助,但如何攻不入三僧的黑索包圍,反而有多人被黑索勁風擦傷。俞蓮舟念在武當峨嵋幾十年交情,不忍滅絕師太就此喪命,拔出宋青書腰間長劍沖入三株蒼松中,丁敏君喝道:“我們不需要你們魔教同黨假惺惺!”滅絕師太又驚又怒,一個疏神,三鞭齊下,只打得她腦漿迸裂,四肢齊折,不成人形。跟著一根黑索一抖,將滅絕師太的屍身從圈子中拋出。峨嵋群弟子大驚,圍在滅絕師太屍體旁,亂成一團。
空聞方丈上前合掌口宣佛號,道:“滅絕師太一代大俠,武林人所共敬,峨嵋諸俠務請節哀,繼承師太遺志,衛我正道俠義。”丁敏君怒道:“今日之仇,我峨嵋絕不罷休!”手一揮,抱起滅絕師太屍體,率峨嵋弟子下山而去。圍觀群雄見少林如此之能,無不怦然心動。
空聞方丈當場開釋謝遜,謝遜懺悔前罪,廢去自已一身武功,任人宰割。謝遜因成昆奸謀,滿門被害之事,這時江湖上傳聞已遍,群雄雖惱謝遜出手太辣,濫傷無辜,但也覺他所遇極慘,成昆太也奸險,因此雖有不少人與他怨仇極深,但也沒人刺他一劍,打他一拳。接連三十餘人上前為父兄師友報仇,有的打謝遜兩記耳光,有的踢他一腳,更有人破口大罵,一口唾沫吐到他臉上,謝遜始終低頭忍受,既不退避,更不惡言相報。俞蓮舟見謝遜低首而立,深自懺悔昔日罪惡,無復傳聞中神威凜凜的雄風,心中甚覺傷感,又暗自慶幸無忌不在此間。
謝遜等了良久,再無人出來向自已為難,走到空聞身前,跪下說道:“弟子罪孽深重,盼方丈收留,賜予剃度。”空聞方丈想到無忌囑託,正欲答允。渡厄已經搶先道:“你過來,老僧收你為徒。”謝遜道:“弟子不敢望此福緣。”渡厄喝道:“咄!空字是空,圓亦是空,我相人相,好不懵懂!”謝遜一怔,登即領悟。渡厄道:“去休,去休!才得悟道,莫要更入魔障!”攜了謝遜之手,與渡劫、渡難緩步下峰。群雄眼前一花,只見一個白衣少年現身空聞方丈左側,含淚跪在道旁,與空聞、空智一齊相送幾人下山。群雄見他雖是年輕美貌,但輕功之高,落地無聲,纖塵不揚,心想:“少林是武林中第一大派,單這一個少年的輕功,已是我輩望塵莫及,峨嵋要虎口奪食,徒然自取其辱。”
卻聽空聞向那人合十道:“張教主,謝師弟得三位師叔點化,大徹大悟,你當可放心。”無忌緩緩起身,向空聞方丈行禮道:“還請方丈大師勞心。”丐幫幫主史火龍大笑著走上前來,道:“阿牛兄弟,是你不是?你可把咱們騙慘了。”無忌向史火龍作了一揖,道:“小弟胡鬧,史幫主不要見怪。”史火龍攜著無忌的手,道:“這裡大事已了,咱們下山喝酒去。”
空聞說道:“眾英雄散處四方,今日一會,未知何時重得相聚,且請寺中坐地。”延請群雄下峰入寺,少林寺中開出素餐接待。眾僧侶做起法事,替會中不幸喪命的英雄超度,群雄逐一祭弔致哀。
午後張松溪到來,說道在武當山下得到訊息,元兵鐵騎二萬,開向少林寺來,窺測其意,顯是要不利於英雄大會。無忌與張松溪同至後院,告知空聞方丈。空聞方丈沉吟道:“此事牽涉甚大,當與群雄共議。”於是命寺僧撞鐘,邀集眾英雄同到大雄寶殿之中。
群雄聞訊,登時紛紛議論。這次英雄大會乃少林派所邀集,空聞方丈不願由此生禍,致令群雄血濺少室山頭,主張眾英雄即刻散去。群雄面面相覷,默不作聲,但要他們臨敵退縮,那是決計不肯的。
忽聽得寺門外馬蹄聲急,兩騎馬疾馳而來。蹄聲到門外戛然而止,跟著兩名漢子在知客僧接引下匆匆走進殿來。群雄一看服色,知是明教教眾。二人走到無忌身前躬身行禮,一人報導:“啟稟教主:韃子兵先鋒五千,攻向少林寺來,說道寺中諸位師父聚眾造反,要踏平少林。凡是光……光……”空聞微笑道:“你要說光頭和尚,是不是?那也不用忌諱,但說便是。”那人道:“一路上好多位大和尚已給韃子兵殺了。韃子說道:‘光頭的都不是好人,有頭髮的也不是好人,只要身邊帶兵刃的便一概殺了。’”
許多人哇哇叫了起來,都道:“不跟韃子拼個你死我活,恥為黃帝子孫。”其時宋室淪亡雖已交近百年,但草莽英豪始終將蒙古官兵視作夷狄,不肯服其管束。這時聽說蒙古兵殺到,各人熱血沸騰,盡皆奮身欲起。
無忌朗聲道:“眾位英雄,今日正是男兒漢殺敵報國之時。少林寺英雄大會,自此名揚千秋!”大殿上歡呼叫嚷,響成一片。無忌道:“咱們就欲退讓善罷,亦已不能,便請空聞方丈發號施令,我們明教上下,盡聽指揮。”空聞道:“張教主說哪裡話來?敝寺僧眾雖曾學過一些拳腳,於行軍打仗卻是一竅不通。近年來明教創下偌大事業,江湖上誰不知聞?唯有明教人眾,方足與韃子大軍相抗。咱們公推張教主發令,相率天下主豪傑,與韃子周旋。”史火龍一聽此言,拍掌贊同。群雄眼見無忌相貌既美,年紀又輕,雖有少林、丐幫、武當幾位前輩出言推舉,出言應和者僅得寥寥,大多數人心中仍自存了幾分疑惑。
無忌遜辭道:“在下於用兵一道,實非所長,還請各位另推賢能為是。”正謙讓間,忽聽得山下喊聲大振,兩名少林僧奔馳入殿,報導:“啟稟方丈,蒙古兵殺上山來了。”史火龍大聲喝道:“張教主,我丐幫兄弟盡歸你調遣,你不須顧及其他,請分派號令!”此時情勢危急,不容大家再耽擱,於是一齊叫道:“我等願聽從張教主調遣!”
無忌推辭不能,只得分派道:“銳金、洪水兩旗,先擋頭陣。周顛先生、鐵冠道長,你兩位各助一旗。說不得大師,請你持我聖火令,就近調本教援兵,上山應援。”周顛和鐵冠道人、說不得應聲而出,接令而去。
大殿中眾英雄聽得元兵殺到,各抽兵刃,紛紛湧出。楊逍趁著無人看見,輕輕握了握無忌的手,低聲道:“你若不發號施令,眾人亂鬥一陣,那是非敗不可。”無忌向楊逍微微一笑,搶步出殿,來到半山亭中察看,只見蒙古兵先鋒千餘已攻到山腰,被銳金旗一輪硬弩標槍,驅了回去。放眼遠望,一隊隊蒙古兵蜿蜒而來,軍容甚盛。宋青書緊緊跟隨無忌身後,山下喊殺聲傳來,仿若未聞,眼見無忌布陣迎敵,井井有條,何者埋伏,何者斷後,何者攻堅,何者側擊,俱各詳細安排,若有預謀,對他佩服之至。
這一輪衝殺,元兵被逼退山下,鳴金收兵,一時不再攻擊。無忌下令五行旗伐木搬土,構築壁壘,守住上山要道,以防敵軍衝擊。群雄先前均想縱然殺不盡韃子官兵,若求自保,總非難事。但適才一陣交鋒,見識到了元軍的威力,才知行軍打仗,和單打獨鬥的比武確是大不相同,千千萬萬人一擁而上,勢如潮水,武功再高,在人潮中也是無所施其技,對無忌的指揮若定,安排有序,再無人不服。
空聞方丈上前合掌口宣佛號,道:“滅絕師太一代大俠,武林人所共敬,峨嵋諸俠務請節哀,繼承師太遺志,衛我正道俠義。”丁敏君怒道:“今日之仇,我峨嵋絕不罷休!”手一揮,抱起滅絕師太屍體,率峨嵋弟子下山而去。圍觀群雄見少林如此之能,無不怦然心動。
空聞方丈當場開釋謝遜,謝遜懺悔前罪,廢去自已一身武功,任人宰割。謝遜因成昆奸謀,滿門被害之事,這時江湖上傳聞已遍,群雄雖惱謝遜出手太辣,濫傷無辜,但也覺他所遇極慘,成昆太也奸險,因此雖有不少人與他怨仇極深,但也沒人刺他一劍,打他一拳。接連三十餘人上前為父兄師友報仇,有的打謝遜兩記耳光,有的踢他一腳,更有人破口大罵,一口唾沫吐到他臉上,謝遜始終低頭忍受,既不退避,更不惡言相報。俞蓮舟見謝遜低首而立,深自懺悔昔日罪惡,無復傳聞中神威凜凜的雄風,心中甚覺傷感,又暗自慶幸無忌不在此間。
謝遜等了良久,再無人出來向自已為難,走到空聞身前,跪下說道:“弟子罪孽深重,盼方丈收留,賜予剃度。”空聞方丈想到無忌囑託,正欲答允。渡厄已經搶先道:“你過來,老僧收你為徒。”謝遜道:“弟子不敢望此福緣。”渡厄喝道:“咄!空字是空,圓亦是空,我相人相,好不懵懂!”謝遜一怔,登即領悟。渡厄道:“去休,去休!才得悟道,莫要更入魔障!”攜了謝遜之手,與渡劫、渡難緩步下峰。群雄眼前一花,只見一個白衣少年現身空聞方丈左側,含淚跪在道旁,與空聞、空智一齊相送幾人下山。群雄見他雖是年輕美貌,但輕功之高,落地無聲,纖塵不揚,心想:“少林是武林中第一大派,單這一個少年的輕功,已是我輩望塵莫及,峨嵋要虎口奪食,徒然自取其辱。”
卻聽空聞向那人合十道:“張教主,謝師弟得三位師叔點化,大徹大悟,你當可放心。”無忌緩緩起身,向空聞方丈行禮道:“還請方丈大師勞心。”丐幫幫主史火龍大笑著走上前來,道:“阿牛兄弟,是你不是?你可把咱們騙慘了。”無忌向史火龍作了一揖,道:“小弟胡鬧,史幫主不要見怪。”史火龍攜著無忌的手,道:“這裡大事已了,咱們下山喝酒去。”
空聞說道:“眾英雄散處四方,今日一會,未知何時重得相聚,且請寺中坐地。”延請群雄下峰入寺,少林寺中開出素餐接待。眾僧侶做起法事,替會中不幸喪命的英雄超度,群雄逐一祭弔致哀。
午後張松溪到來,說道在武當山下得到訊息,元兵鐵騎二萬,開向少林寺來,窺測其意,顯是要不利於英雄大會。無忌與張松溪同至後院,告知空聞方丈。空聞方丈沉吟道:“此事牽涉甚大,當與群雄共議。”於是命寺僧撞鐘,邀集眾英雄同到大雄寶殿之中。
群雄聞訊,登時紛紛議論。這次英雄大會乃少林派所邀集,空聞方丈不願由此生禍,致令群雄血濺少室山頭,主張眾英雄即刻散去。群雄面面相覷,默不作聲,但要他們臨敵退縮,那是決計不肯的。
忽聽得寺門外馬蹄聲急,兩騎馬疾馳而來。蹄聲到門外戛然而止,跟著兩名漢子在知客僧接引下匆匆走進殿來。群雄一看服色,知是明教教眾。二人走到無忌身前躬身行禮,一人報導:“啟稟教主:韃子兵先鋒五千,攻向少林寺來,說道寺中諸位師父聚眾造反,要踏平少林。凡是光……光……”空聞微笑道:“你要說光頭和尚,是不是?那也不用忌諱,但說便是。”那人道:“一路上好多位大和尚已給韃子兵殺了。韃子說道:‘光頭的都不是好人,有頭髮的也不是好人,只要身邊帶兵刃的便一概殺了。’”
許多人哇哇叫了起來,都道:“不跟韃子拼個你死我活,恥為黃帝子孫。”其時宋室淪亡雖已交近百年,但草莽英豪始終將蒙古官兵視作夷狄,不肯服其管束。這時聽說蒙古兵殺到,各人熱血沸騰,盡皆奮身欲起。
無忌朗聲道:“眾位英雄,今日正是男兒漢殺敵報國之時。少林寺英雄大會,自此名揚千秋!”大殿上歡呼叫嚷,響成一片。無忌道:“咱們就欲退讓善罷,亦已不能,便請空聞方丈發號施令,我們明教上下,盡聽指揮。”空聞道:“張教主說哪裡話來?敝寺僧眾雖曾學過一些拳腳,於行軍打仗卻是一竅不通。近年來明教創下偌大事業,江湖上誰不知聞?唯有明教人眾,方足與韃子大軍相抗。咱們公推張教主發令,相率天下主豪傑,與韃子周旋。”史火龍一聽此言,拍掌贊同。群雄眼見無忌相貌既美,年紀又輕,雖有少林、丐幫、武當幾位前輩出言推舉,出言應和者僅得寥寥,大多數人心中仍自存了幾分疑惑。
無忌遜辭道:“在下於用兵一道,實非所長,還請各位另推賢能為是。”正謙讓間,忽聽得山下喊聲大振,兩名少林僧奔馳入殿,報導:“啟稟方丈,蒙古兵殺上山來了。”史火龍大聲喝道:“張教主,我丐幫兄弟盡歸你調遣,你不須顧及其他,請分派號令!”此時情勢危急,不容大家再耽擱,於是一齊叫道:“我等願聽從張教主調遣!”
無忌推辭不能,只得分派道:“銳金、洪水兩旗,先擋頭陣。周顛先生、鐵冠道長,你兩位各助一旗。說不得大師,請你持我聖火令,就近調本教援兵,上山應援。”周顛和鐵冠道人、說不得應聲而出,接令而去。
大殿中眾英雄聽得元兵殺到,各抽兵刃,紛紛湧出。楊逍趁著無人看見,輕輕握了握無忌的手,低聲道:“你若不發號施令,眾人亂鬥一陣,那是非敗不可。”無忌向楊逍微微一笑,搶步出殿,來到半山亭中察看,只見蒙古兵先鋒千餘已攻到山腰,被銳金旗一輪硬弩標槍,驅了回去。放眼遠望,一隊隊蒙古兵蜿蜒而來,軍容甚盛。宋青書緊緊跟隨無忌身後,山下喊殺聲傳來,仿若未聞,眼見無忌布陣迎敵,井井有條,何者埋伏,何者斷後,何者攻堅,何者側擊,俱各詳細安排,若有預謀,對他佩服之至。
這一輪衝殺,元兵被逼退山下,鳴金收兵,一時不再攻擊。無忌下令五行旗伐木搬土,構築壁壘,守住上山要道,以防敵軍衝擊。群雄先前均想縱然殺不盡韃子官兵,若求自保,總非難事。但適才一陣交鋒,見識到了元軍的威力,才知行軍打仗,和單打獨鬥的比武確是大不相同,千千萬萬人一擁而上,勢如潮水,武功再高,在人潮中也是無所施其技,對無忌的指揮若定,安排有序,再無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