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開封府一行人走了,牛雪卿索性搬到楊氏家裡去,名義上是新結交的好友,不舍離去,應邀住一段時間再走,實則是保護仁宗不被發現。牛雪卿不到二十的年紀,若說是貪玩,倒也是沒人會懷疑的。

  鄒唐家中貧苦,仁宗自是受不得這種苦的。楊氏原也是讀書人家出來的女子,有些知識,也是極為忠君愛國的。她見了仁宗戴在身上的玉佩,便相信仁宗是皇帝了。於是家中雖不富裕,也是儘自己所能好好招待,不讓仁宗受苦。現下牛雪卿帶了足夠的銀兩來,楊氏便日日同牛雪卿到街上去買好吃好喝,自然是開封府出錢,買回來的東西,名義上是牛雪卿品嘗的當地特產,實則是為了給仁宗改善伙食。當然,他們能做的十分有限,幸而仁宗沒有擺什麼架子,沒有挑三揀四,也勉強湊合了。

  這是牛雪卿第一次感受真正的古代窮苦人家,不禁為自己的幸運而感謝上天。這裡一日三餐幾乎不足果腹,衣裳只有破舊的幾身,夜裡甚至不捨得點燈。如果自己沒能在開封府找一份這樣好的差事,若是一直過這樣清貧的日子,自己怕是一定受不了的。不過,如果這次能渡過難關,護駕有功,他們想來也能得到一大筆賞金,大約也就不是現在的境況了。

  只是不知,包拯何時能將兵調來。

  約莫等了三五日。這幾日裡,展昭一直在鄒唐家附近隱蔽著,牛雪卿也未曾能與他見面。

  這日,牛雪卿與楊氏上街買東西,卻看到官差在挨家挨戶地搜尋。

  “官爺,這是怎麼了?”楊氏上前問道,心中猜測大約與仁宗有關。

  “城裡進了飛賊。”官差不耐煩道,“正挨家挨戶地找呢。”

  楊氏點點頭,不做聲地拉著牛雪卿往回走。

  這飛賊的說法,十有八九都是編的。多半是劉宗炳看開封府的人走遠了,要採取大動作了。還得趕緊讓仁宗轉移才行。

  展昭帶著仁宗先躲一躲,再找機會出城。待安置好了,再找想辦法告訴牛雪卿新的藏身之處。至於牛雪卿,同鄒唐一家先暫且當做什麼都不知道,繼續如常,萬莫被發現了。如今仁宗的藏身之處也轉移了,牛雪卿的使命完成了,只等再過幾天,她自己就可以回京去了。

  在官兵的看守之下,出城是極困難的。這也是他們之前為何不先將仁宗送出城去。牛雪卿想著,怎麼也得等展昭安定下來了,自己才能走。

  又過了三五日,牛雪卿這邊才得到消息,展昭在城外找到了勉強的安身之所。

  牛雪卿暫時放心些,知道自己不會武功,留在這裡也是礙事,於是決定動身回京。

  在去租馬車的路上,卻是偶然瞥見一人衣著奇怪,不禁放慢腳步。

  這衣著,有些像是西藏人。

  牛雪卿想一想,這時候的吐蕃褚部似乎離成都府也很近,在這裡看到吐蕃人,也不是什麼奇怪的的事,便也沒太在意。

  然而,那吐蕃人卻是大搖大擺,進了成都府衙!

  現在的成都府衙,在牛雪卿眼裡可是別有含義的,幾乎相當於謀反者的老巢了!一個吐蕃人到府衙去,怕不是告狀這麼簡單了。

  那吐蕃人衣著似乎還算華貴,一個想法在牛雪卿腦海中出現,牛雪卿心下一沉,忙回了鄒唐家,等著天黑去找展昭商議。

  作者有話要說:  又開始寫案子了……無聊ing~

  ☆、山雨欲來風滿樓

  天黑了,牛雪卿向楊氏問明了路,往仁宗新的藏身之處去。

  摸黑找一個陌生的地方實在困難,幸好城外沒什麼建築,仁宗和展昭在一個廢舊的廟宇中,即便牛雪卿方向感不好,倒也還算好找。

  牛雪卿手中執燈,敲敲廟門,無人應答。牛雪卿遂直接推開廟門。

  未及牛雪卿反應,一個藍影閃過眼前,一柄長劍便架在了頸上。

  劍未出鞘,牛雪卿倒還是鎮靜道:“是我。”

  展昭將劍放下來,蹙眉道:“你如何來了?是不是出什麼事情了?”

  牛雪卿點點頭。

  “進去說。”展昭引著牛雪卿往裡走。

  破廟不大,一人臥在靠里處,正是仁宗。

  “是牛姑娘。”展昭對仁宗道。

  事情緊急,牛雪卿也顧不上行什麼大禮,隨意施個禮便道:“我看到吐蕃人進了成都府衙。”

  展昭和仁宗的神情都一下子變了:“吐蕃人?!”

  “是……我想,僅僅是一個成都知府,大約也是沒膽量謀反的。此處邊境,說不定……他勾結了外邦人。”牛雪卿道。

  如果是大宋自己的事情,那怎樣都好辦。可如果牽扯到外邦,事情就麻煩了。

  首先,謀反者會有多少兵力就是一個難以估計的事情。如果只是劉宗炳,那他能召集到的兵力,再多也是有限。但若是將吐蕃牽扯進來,則吐蕃會出多少兵就很難說了。

  其次,尋得吐蕃幫忙,劉宗炳定然是許出去好處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土地。必要時,大宋也必須用更多土地化解,這便是無端地損失土地了。

  還有同吐蕃關係的問題,一旦吐蕃牽扯進來,處理不好,很容易讓兩國交惡,若是萬一挑起戰爭,便又是生靈塗炭。

  其中種種,讓仁宗不得不慎之又慎地處理這些問題。

  “此事,我需得稟報大人。”展昭道。

  仁宗點點頭,的確得告知包拯。若是吐蕃人牽扯進來,就不僅僅是多帶些兵來鎮壓的問題了。

  “可臣若是去稟報大人,聖上怎麼辦?”展昭眉頭皺得更緊。

  “朕一個人也無妨。”仁宗道。

  展昭搖頭:“臣不能留聖上一個人在這裡。聖上不能露面,至少得留人負責幫聖上採買飲食。或是萬一再有什麼事情,也得有人幫您帶話出來。”

  牛雪卿在一旁聽著,開口道:“若只是這些的話,我留下來就是了。”

  展昭轉頭,看向牛雪卿。

  牛雪卿自然並不是為了幫仁宗,只是為了不讓展昭為難而已。當然,改朝換代,必然是百姓受苦,牛雪卿亦不忍。但牛雪卿是知道北宋的結局的,所以對這方面的擔心倒是不多。

  “若說採買,我比你更方便露面。至於傳話,我也能做。只是萬一有人來,我護不了聖上。”牛雪卿如是道。

  “不行。”仁宗和展昭異口同聲道。

  牛雪卿也知道他們大約是不會答應,仍是道:“可是沒有別的辦法了。”

  另兩人沉默。

  “既然我已經留在成都了,現在留下來,也沒甚區別,稟告大人刻不容緩,展大人莫再猶豫。況且,同天下蒼生比起來,我們幾個人,都太微不足道了。”牛雪卿道。

  大約是提到了“天下蒼生”,展昭猶豫了。

  “展護衛,牛姑娘說得對,沒有別的辦法了。大不了,朕護其周全便是。”仁宗道。

  對於仁宗,牛雪卿現在對他的印象有些亂。在見到仁宗之前,牛雪卿覺得仁宗是很好的皇帝,應該是個很好的人。但是出了展昭的事之後,牛雪卿又覺得他不明是非。可是最後,他卻又只罰了展昭的俸祿,還賞賜了牛雪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