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應天府。

  開封府一行人到驛館放下行李,開封七子便趕去命案現場了。

  查兇手的事情,牛雪卿一向不參與,便在應天府隨便逛逛。

  甫一回驛館,就見趙虎急急向自己走來。

  “牛姑娘,你可算回來了。先生請您去一下陳府。”陳府就是死者家。

  “我嗎?先生有沒有說是什麼事情?”

  “官府的人進進出出陳小姐生前閨房,案子卻懸而未決,陳員外十分不滿,不同意大人再進房間了。”

  牛雪卿聞言,忙隨著趙虎趕到陳府。

  陳府花廳,包拯正苦口婆心地勸說陳員外。

  “員外,您難道不想為令愛討一個公道嗎?”

  “老夫自然想,可是你們根本就什麼都查不出來!你們除了能攪得蘿兒不得安寧之外,根本找不出兇手是誰!”

  “雪卿,你來了。”

  “見過包大人、陳員外。”

  “你是……”

  “小女子牛雪卿,是幫助大人辦案的。”

  “一個姑娘家,不在家學琴棋書畫,在外面折騰什麼!”

  “員外此言差矣,陳小姐有父母庇護,自可以在家做想做的事情。雪卿父母不在身邊,自然要自食其力。不過,若是雪卿出了什麼意外,至少不會有人阻攔別人幫雪卿找出真兇。”

  “你——”陳員外說不出話來,沒想到這姑娘說起話來不僅毫不避諱,還如此直接,直嗆得人無言以對,“也罷,你畢竟是個姑娘家,可以去蘿兒的房間查看,不過只能你進去。”

  “我?可是……”

  包拯打斷道:“多謝員外。”

  “彤兒,帶牛姑娘去小姐房間。”

  一個年紀比牛雪卿大些的姑娘走進來:“姑娘請。”

  牛雪卿跟著彤兒拐了幾個彎,帶到了死者的房間。

  “牛姑娘請。”

  牛雪卿推開房門,因為是呼吸困難致死,所以屋內並不血腥。

  陳員外家底殷實,死者是陳員外唯一的孩子,房間布置得十分精緻。除了落灰之外,屋裡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死者就是在床上死亡的,床上畫出了死者死時的姿勢輪廓,因為是先昏迷、後死亡,所以姿勢也無甚值得研究的。

  聽仵作說,死者脖頸間沒有任何痕跡,看血液也不是中毒,死因十分蹊蹺。

  她……到底是怎麼死的?兇手又是誰?

  之前公孫策說的所謂“嫌犯”,是當天唯一一個進過陳府的外人。他找了一個給陳府送菜的差事。當天,只有這一個陳府之外的人進過陳府,而他之前又曾被判過刑,自然被列為嫌犯。

  屋內的光線有些暗,原來是窗外被搭了個簡易的棚子。牛雪卿繞到窗外,窗外有兩棵桃樹,正是春季,桃花滿樹,風一吹,便簌簌落下。問過彤兒,原來就是因為落花太多,才臨時搭的棚子,為的是不讓落花靠近屋子,破壞可能有的線索。棚子裡也有不少花瓣,看起來十分蔫了,應該是案發前堆積的。搭棚子是府尹吩咐下來的。牛雪卿原本覺得應天府尹是個無能之輩,看來也並非如此。那麼,他也難以解決的案子,定然是十分棘手的案子了。

  又看了一圈,沒什麼線索,牛雪卿只能先出來,與開封七子商討再說。

  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道是不是做夢,我總感覺其中有一段我在這篇文的其他地方寫過,但是翻了一遍又沒有……如果是我觀察不細沒發現請告訴我,我會修改,如果其他地方真的沒有……那可能我真的做夢了。(ps.我知道吹笛子這段《不枉經年》裡面寫過,我不是指這個……)

  ☆、枕臂火爐前

  驛館。

  “白日裡,本府阻止你,是因為陳員外正在氣頭上,你說話直,恐你再說下去,陳員外好容易松的口便又改了,所以才阻止你繼續說下去。陳員外已經允准你進入陳小姐房間,說明他已被你說服,只是還未完全想通。待陳員外想通了,我們再去勸說,他定然會答應我們進入的。只是……今日讓你一個姑娘到死者的房間去查看,是本府的不是。本府在此致歉。”

  “民女不敢。”牛雪卿當然不敢接受包拯的致歉。看包拯的神色,今日讓自己去命案現場,只是為了方便回頭繼續勸說陳員外,並不打算真的讓自己去找線索。不過牛雪卿去都去了,總還是得說一下情況。

  應天府的確到命案現場看過許多次了,陳員外不分什麼應天開封,通通歸為“官府”二字,難怪不再讓開封府去看。只是,這開封府的人還一次都沒有看過命案現場。可不看命案現場,只聽描述,又怎能找線索呢?應天府的人找不出線索,他們所描述的內容,自然也是不包含線索的。

  不過,牛雪卿雖然是開封府的人,可她看完,也是轉述,所以大家對她的說法不甚感興趣。

  “進門是一張方桌,上面鋪的是青色素紋綢緞桌布,地上鋪的藏藍方毯勾紅邊,上面畫了些紋飾。正對面掛了幅山水畫,畫上畫了青山和村落,沒有人,但有炊煙、紅日和白雲,畫上天氣晴朗。往左有束起來的軟簾,軟簾後有木製屏風,上面刻的荷塘。繞過屏風,左側是紅木衣櫃,上面刻了幾朵芍藥,柜子里有幾件死者生前的衣裳。右側是桁。正對面是床,密密刻了許多花紋,上面掛了粉色帘子,是穿插著金線的那種料子。床上鋪的白色暗紋綢緞布料裹的褥子,床尾堆了一床棉被,天藍色,我看了一下,被褥之間都沒有東西,床下也沒有。窗前有個不小的炭爐子,裡面堆了不少的炭。床的兩側各有一盞燈。地上鋪了純白色的毛毯。衣櫃邊上是可以開的窗,不過案發的時候,窗是全關著的。窗外有兩棵桃樹,楊大人為了防止落花破壞現場,命人在窗外搭了棚子。門口往右也有和左邊相同的軟簾,軟簾後是木頭的多寶格,上面擺了許許多多瓷瓶如意之類的東西。多寶格後是一張桌子,上面置了文房四寶。桌子後是書架,上面只放了寥寥幾本書。書架兩側也有兩盞燈。地上什麼也沒鋪,是直接露的地板。靠右手那側也有窗,不過離桃樹比較遠,便沒搭棚子。屋裡沒有血跡,沒有打鬥過的痕跡。”

  牛雪卿話畢,開封七子都用驚訝的眼神看著她。

  正如牛雪卿所料,開封府的人的確不指望她能說出什麼來。可是牛雪卿出人意料地將案發現場描述得很好,比應天府派來的人轉述得要好太多了。應天府派來的人只簡述了一下屋內陳設,末了補一句“沒什麼特別的”。連是否有打鬥痕跡,都要開封府的人問過才想得起來說。

  自然,也許只是派來的人能力不行。但是牛雪卿能將屋內陳設條理清晰地描述出來,且不放過細節。一番講述之後,案發現場已經變成畫面,印在了每個人的腦海中。她能做到這個程度,即使是在官府之人中,也已是十分出眾了。而且她不似從未參與過分析案情,而是深諳斷案之道,不必詢問便主動說明是否有打鬥痕跡等,令人不禁刮目相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