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秀剛剛觀察完房間,門外就傳來敲門聲,有徐臻之前的吩咐,肖亦璇在稍做收拾後,就自覺地過來找楊秀『討論問題』。

  兩人剛剛打開電腦擺出架勢,房間的電話就響了,楊秀拿起聽筒,裡面傳來徐臻一如既往的輕輕淡淡的聲音。

  「跟亦璇說,搬了電腦到我這裡來,我聽聽你們的討論。」

  放下電話,楊秀轉述了徐臻的吩咐,肖亦璇表情有點訕訕的,有種說不出來是羨慕還是困惑的味道,「徐總對你比對夏玉靜還好,早知道她會那麼用心帶你,我何苦把這好機會讓給別人,還不如自己辭了副管作徐總的秘書。」

  「夏玉靜?」

  楊秀覺得自己應該知道是誰,在公司里,總覺得總秘這個位置上有個影子,不少人在看她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將影子代入,謝顏會,姜有為也會,稍低一些的人,更會用類似看笑話的目光來看待任何一個坐上這個位置的人。

  這種感覺對新人來說,未免殘酷,過去兩任總秘的格外失職,與此應該不無關係。

  這個人的影子經歷了兩任秘書,還那麼清晰地存在著,說明她的能力,是出類拔萃的,至少楊秀從姜有為的眼神里能看出,他是應該是這麼認為的。

  今天是楊秀第一次從別人嘴裡,聽到這個人的名字,但說話的人的表情很寡淡,甚至帶著一絲敵意或是鄙夷之類的負面情緒。與剛才那些人不同,肖亦璇是第一次在楊秀面前提起,或者說,想起這個人。

  經過頭一句話的鋪墊,肖亦璇此時冰冷的聲音就不再顯得突兀:「徐總曾經的得力秘書,跟了徐總很多年,在她背叛徐總以前。」

  背叛。

  肖亦璇用了一個很批判性的詞彙。

  但她沒打算為自己的話作注釋,收攏了一下桌上的公文,讓楊秀端起電腦,兩人敲開了徐臻房間的門。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已死,有事燒紙,今晚就寫到這兒,催更的咱們夢裡見!

  第35章 脈絡

  徐臻開門讓兩人進來,不多會兒的功夫,已經換了一身深色輕便的袍服——這個說法或許有點奇怪,但確實是介於睡衣和正裝之間的一種薄綢軟綿的衣料,或許是為了一會兒洗漱方便,垂下的長髮簡單地盤在腦後,徐臻五官精緻分明,頭髮盤起後,漂亮綺麗的容止就毫無遮掩地露了出來。

  招呼兩人在書房坐下,徐臻打開書房的酒柜上下逡巡了一番,提了一瓶出來,用酒柜上方的開瓶器打開,肖亦璇笑嘻嘻地取了幾個杯子,將紅酒倒進最大的杯子裡,一邊舔著嘴唇道:「好久沒跟徐總喝酒了,什麼時候徐總能再請我們喝一次您的酒,那才叫真的死而無憾。」

  楊秀對酒沒了解,偏頭看了看瓶身,是一個不了解紅酒也稍稍聽過名字的酒莊,肖亦璇注意到她的眼神,心情大好地解釋道:「產地雖然不錯,但年份很新,酒店是不會提供陳酒的,消耗得太快,太不划算,這樣的新酒其實都沒達到試飲期,只好多醒醒,口感會更好,等咱們討論完,差不多就夠了。」

  徐臻靠坐在一旁的單人沙發上,姿態淡雅疏懶,輕聲道:「你就惦記著我的酒。」

  「只要見過徐總的酒櫃的人,這輩子別想能忘記,」肖亦璇兩眼放光,「1982年的插teau Maraux,1947年的Cheval Blanc,1945年的Mouoton……那次徐總開的是97年的拉菲,但和那幾瓶比起來,嘖嘖,我是不是太貪心了,如果徐總當時沒讓我看到酒櫃,那瓶拉菲已經是上好的享受。」

  「你確實很貪心,」徐臻敲了敲桌子,「別惦記我的酒了,上課去,講得不好,今晚也沒酒喝。」

  徐臻在工作以外並不嚴厲,開得起玩笑,也放得下架子。肖亦璇眯著眼睛懷念著當年看到的盛景,精神振奮,從文檔中找出幾份標註了的檔案,跟楊秀細細地講起DTC最近公開、非公開的各類信息。

  楊秀聽得很仔細,正襟危坐。她記性好,不需要實時錄音,聽到的都能像圖片一樣記在腦子裡,但肖亦璇語速輕快,信息量陌生龐雜,事後若是不總結,也會淡忘,是以楊秀聽得十分認真。

  只是聽著聽著,楊秀隱隱感覺到側方似乎有視線凝注,那個方向有誰無需明說,肖亦璇面對著她,背對著視線來者,講得滔滔不絕,楊秀卻覺得不自在,更不可能抬頭與其對視,受視線影響,注意力居然有些散漫了。

  肖亦璇一直在通過楊秀的反應來控制說話速度,楊秀一走神,肖亦璇就像神經反射一樣地皺眉道:「發什麼呆,誰把你魂兒勾了還是怎樣?」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楊秀髮散的瞳孔一下子定住,愣愣地看著肖亦璇,羞赧之餘,白皙得透明的雙頰浮起一抹不自在的紅暈,在書房姣好的光照下,清秀漂亮的臉部線條就像柔和到極處的玉石,由里往外散發著誘人的熱力。

  讓人忍不住想摸一把,手感必然是不錯的。

  肖亦璇怔了一下,覺得也有點臉熱,也不知是紅酒熏人還是光線合適的原因,有點不自在地咳嗽了一聲,「聽明白了嗎?」

  這一耽擱,楊秀回過神來,投過來的視線也消失了,耳邊傳來徐臻起身走出書房的聲音,楊秀收斂心神,集中注意力回到肖亦璇之前正在講的有關股改的問題上。

  股改在不同的國家/地方,政策不同,對象不同,含義也各自不同,但總體而言,都說明該公司想做一件事,將原有股東手上的利益,轉移一部分出來,用於拉攏核心人員、吸引優秀人才、更進一步的擴散到小股民身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