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錢,禮物也送出去無數,為此,連他在北京和大理的兩套房都分別做了抵押。

  可以說,現在除了這個品牌和貨場的貨,李言昌乃至家族企業,全部變成了空殼。

  賭注押到這麼大,李言昌幾乎沒有一覺能睡得安穩,他知道自己有點小人騎大馬。以李家的實力,原本不止這些財力,但這涉及到公司類型問題,李家做上游廠商,原本就有大量的資金壓在固定資產上面,這裡的固定資產不是指房產,而是指連綿工廠和設備,那些動輒百萬起價的機器,高昂的維修費用和每年的折舊,還有幾百號工人,工廠地皮,因為排污耗費每年交的大量的稅,這一類型的公司向來都是走穩紮穩打路線,輕易不會受到市場波動影響,但也很難把握住機會,因為沒閒錢,尤其是到了年底而經銷商又還沒把余錢結清的時候,最是緊張。

  這幾年,李言昌與其父一直試圖讓李家轉型,從脫離市場的上游廠商,轉型至直接動手分市場利潤蛋糕的直銷商。但這種傷筋動骨的轉型絕非一夕可至。

  他們在澳大利亞與古家牽扯太深,若要在澳大利亞轉型,將直接站到澳大利亞的金融大鱷古家的對立面,到時必將面臨古家的打壓反撲,這對在應對市場上既沒經驗也沒根基的李家來說,是致命的。

  所以李言昌與其父早早將目光放到國內,李言昌在學成回到公司學習三年後就開始每年往國內跑,逗留時間越來越長,前幾年也一直沒有急,穩紮穩打地建立人脈實力。

  一直到他經徐棠介紹結識徐臻。

  午夜夢回,想到這半年的經歷,真如做夢一般。

  過去只能站在門口向內張望勝景,看那繁華錦茂,看人賺得缽滿盆滿。懷著對古家的嫉恨夜夜難眠。

  同樣屬於當年出國打拼的華裔,只因初始經商方向不同,古家和李家在短短几十年裡便拉開了如此大的差距。一個是能隨時與澳大利亞總督共進晚餐的金融巨鱷。另一個,只是有影響力,卻難稱豪富的家族企業。

  這些不平等,這些曾親身經歷的差距,多少年啃噬著李家兩代人,尤其是有野心有報復的更年輕一代。

  所以,從接觸徐臻第一秒,哦不,從發覺有機會接觸徐臻那一刻起,李言昌就告訴自己,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而他,要不惜一切代價抓住了,抓牢了。

  費盡心思討好徐臻身邊所有人,費盡心思猜度徐臻的想法,在徐臻面前永遠保持溫情與風度。不惜本錢的鮮花禮物。從第一次去過徐家大宅後,定期去拜訪問候。

  還有,刻意注意徐母與其丈夫的行蹤工作,刻意製造機會偶遇,為其提供方便,使其增加好感等等。

  他在國內勢力薄弱,不敢找偵探查徐臻,但那無數夜晚他都獨自一人在網絡上搜集資料,研究徐臻性格特點,判斷她的好惡,制定逐步靠近的計劃,細緻到每次什麼時候去,靠近的距離控制在哪裡更合適,都有清楚規劃。

  他深信,別的男人或許有也只有一腔深情,但他除了情感還有頭腦。

  他是愛徐臻的。

  他想。

  愛她這個人,愛她的光環,愛她身後的財富與顯赫,愛她未來能給予他李言昌,以及他們李家的一切。

  更何況,徐臻本人是如此的美麗青雋,婉約誘人,與這樣的女人共度一生,偶爾想來,也不錯。

  哪怕每次縱容自己幻想到美處,無數次想過將徐臻從雲端王座上扯下來,踩進泥潭的快感,想像著終有一天,這強大而獨立的女人,任他擺布,嚶嚶哭泣時,應該是何等滋味。

  這沒什麼不好,誰沒幻想過點肆.虐情節呢。

  只要那時徐臻肯服軟,不吝嗇地捧他上高位,他自然會對她好的。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更送上

  第93章 登場(六)

  終於,似乎萬事都妥當了。

  這幾天,李言昌吃不好睡不香,體重噌噌噌往下掉,哪怕每天早上起來洗澡,也架不住到了晚間便油光滿面,頭髮根根是油,背上和臉上都冒了痘,有時乾脆在貨場或是別人家的工作室將就一晚,連西裝都皺做一團。

  這麼拼搏奮鬥,連李彥昌都總是恍惚間感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與外人都沒關係,以後等有一天去各大平台做講座,一定要告訴底下的觀眾媒體,當年也有慘烈的拼搏歲月,而那些時光,都是日後成功的資本。

  一邊靠這些美好的期許支撐著自己,另一邊,最近兩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沒睡好,眼皮總是跳,他像神經質一樣一遍遍檢查貨場裡的貨,一遍遍催促設計師發片子,每修完一稿就反覆看,一遍遍數著手裡的證件材料,一遍遍打電話到本部督促廠里的進度。

  他甚至在想,如果廠里更努力一點,說不定能在完成古家的貨的同時,再生產百分之五十的貨,給他送過來,他相信國人的購買力,一個月,只需要一個月,所有的資本都能回流,所有的錢,都可以重新投入市場,變成下一個雪球的中心支點。

  本部的屬下被他不分時間點的轟炸,時差差異李彥昌也不顧了,常常是想起來就一個電話打過去,將各個機子都排序地詢問損耗和維修情況,勒令下屬不能回家,天天守在工廠,與維修班同吃同睡,出了百分之五的貨就來匯報,古家是否有來催促送貨也來匯報,不停詢問帳面上還有沒有餘錢,所有錢都轉過來,連一千澳元都不放過,只給帳上留下不到兩百澳元,乾淨得如蝗蟲過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