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膳後,天子與民同樂, 宣德樓下搭起一個大露台, 時辰一到,教坊及民間藝人會在露台上表演,皇帝與嬪妃坐在宣德樓上觀看,百姓則在露台之下與皇帝同賞。

  「陛下, 時辰到了,宣德樓一切準備妥當。」

  眾內命婦及宗室子弟已齊聚宣德樓上,皇帝未出現, 故都不敢落座。

  病情所有好轉的趙恆微笑的朝後面招了招手,「走,陪翁翁看戲去。」

  李洛泱本想陪著祖父用完晚膳就出宮的,之前在福寧殿看到祖父氣色有所好轉,不想打攪翁翁的興致,便將那貪玩的性子壓了壓。

  看了一眼身旁的母親,得到母親的允許,她才提裙走上前。

  趙恆拉著外孫女蹬上小輦。

  內侍喚道:「起轎!」

  皇城司及殿前司諸值班皆跟隨其後保護,皇帝乘輦至宣德樓。

  宣德樓前的大街上有一座百餘丈的燈山,棘刺圍繞內設兩個長竿,高數十丈,紙糊百戲人物,懸掛在竿上,風吹過時仿佛飛仙。

  「陛下到!」

  皇帝至御座上,接受萬民的拜賀,「陛下萬福。」

  他本想說什麼,但又感覺到自己身體的無力,今日上元節,他不想在臣民面前失態,便只是揮了揮大袖子,「開始吧。」

  此一夜,萬民便可在宣德樓城下近距離一睹龍顏。

  「你就隨朕與聖人坐旁邊。」

  「喏。」本想跑下台回到母親身邊的人如今只能無奈的福身坐下。

  帝後對李洛泱的寵愛遠超當年的惠寧公主,其父李少懷以駙馬身居高位更是前所未有,連樞密使王貽永都不如她。

  「以聖上對小公主的喜愛,日後誰家要是娶了小公主,必飛黃騰達。」

  「瞧瞧小公主,這般年紀就有如此容貌,加之顯赫的家世,這將來,不知是誰有這般福氣。」

  李洛泱端坐在柔軟的椅子上,瞧了瞧左右,將城樓上兩邊都瞧了個遍,尋思道:怎不見沈婕妤...

  露台上敲響鼓聲,上演著三英戰呂布,鼓聲越來越快,台上愈演愈烈,刀劍碰撞,一聲馬鳴,鼓聲便驟然停止。

  退下一群人,激烈的鼓聲變成了莊重的青銅編鐘聲,台上開始了儺舞。

  新鮮感過了,再華麗的東西,一旦不感興趣便就索然無味了,自她有記憶來,每年都能見到這樣恢宏的場面,百姓在城下山呼萬歲,身著整齊的官員賀喜。

  「聖上,今年教坊有一曲特別的歌舞。」

  「特別的歌舞?難不成是西域又送人來了?」

  「聖上一會便知。」

  趙恆也不惱怒,靜靜的等著他們所謂的特別。

  由孩童組成的舞獅子在鑼鼓敲響的最後一聲停歇,落幕散去。

  旋即露台上緩緩出來一個異域打扮的年輕舞女,身穿五色繡羅的寬袍,頭戴掛有金鈴的胡帽,腰系銀色腰帶。

  女子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他撐起歪坐的身子,「這是誰?」

  一旁的劉娥開口道:「官家連自己的婕妤都不認得了」

  「沈氏?」他這才記起來,沈氏的母家常年在西北。

  擊鼓三聲為號,舞隨鼓聲變換節奏,長袖入華煙,婀娜俏麗,「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這拓枝舞由來已久,原是西域石國的一種樂舞,我朝承唐,卻又有所變化,她這舞,應加了自己的理解。」

  「幾年不出面的沈氏,選在今日上元節...」趙宛如旋即扭頭看向李少懷。

  「這可我沒有關係!」她連忙撇開道:「她入宮,並未讓沈家的仕途有所好轉,」旋即又壓低聲音道:「元貞可想想漢武帝的李夫人。」

  不用多說,趙宛如也明白她的意思,於是將視線轉向右手邊的御座,皇帝原本失色的眸中又重新閃爍著,縱使新衣華麗,也遮不住衰老之容。

  「一朝天子一朝臣,古來就沒有世家是長盛不衰的,不管她是為了什麼,我們過好自己的就行了。」視線之餘,她又瞧見了一個極為熟悉的眼神,那是來自於自己的女兒,與她爹爹一樣的,恍然當年。

  「朕竟然不知,沈婕妤還有這般驚人之舞。」

  見慣了漢舞及編排的戲劇,這異域的拓枝舞,一開場便驚艷了四座,成為今夜上元節最為奪目的舞。

  比起白天在福寧殿看到的素裝女子,這異域的衣服要更稱她身,與其說舞美,倒不如說人更艷麗,沈婕妤正值韶華,她不由得痛惜,如此年輕美麗,卻要永禁在這後宮內。

  李洛泱不自覺的站起,朝城樓的護欄走去,有宮人慾阻攔,被皇帝呵退。

  「身為陛下的妃子,公然於百姓面前跳舞,也不怕有失身份,自己丟臉是小,損了皇家的顏面可是大。」不知何處傳來女子刺耳的聲音。

  正巧入了這看入神少女的耳中,李洛泱扭過頭,眸中閃過一絲寒芒,像極了趙宛如,「你們所不能及,所以不悅,不悅藏於心中便是,何又為了自己的嫉妒找藉口,顯得小人之心。」

  哪些個沒好臉色的妃嬪便紛紛低下了頭,長幼尊卑在權力之下,不值一提,以帝後對眼前這個小姑娘的寵愛,極有可能她一句話,就能讓她們萬劫不復。

  惹不起,當然得躲著,只是她們不知,為何小公主要替沈氏說話。

  「你看你女兒。」趙宛如見李少懷是一點反應都沒有,於是生氣的捏了她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