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可是當『宇內三奇』和鐵蛋匆匆趕來,稍後,小雲竟帶有三百名『窮家軍』也到了『藏王宮』,他們的看法澈底改變了,必定戰事逼近;或是驚天動地事件,就會發生。
這一天,執行藏王職務的王太后——郝香琴召集會議,予會的多是清一色俠義道人,唯宣達命令,代為策劃的卻是女中奇女子梅娘了。
當下的梅娘,已在眾人心目中介入仙佛者流,這當然與她平日對人謙敬,虛懷若谷有關。
可是今天情形不同,說的話雖短,語氣卻極嚴重。
她如此說道:『我們已面臨到,與敵決戰關頭,大丈夫,生有處,死有所,乃是人生過程自然循回,問題是死得有無價值而已,各位前輩,詳情無時間細說,請抱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破爹沉舟』精神與滅我大宋江山之強敵,作殊死一戰………』
『關於戰爭臨頭,各位任務是………』梅娘接著道:『除耿善將軍戍守藏京外,宇內三奇同女華陀奶奶為監軍,岳小雲身負復漢驅元,岳家傳統使命,擔任戰時總指揮,希望各位以岳家遺孤相看,任憑調派,當然王太后與貧道還要各別和小雲姑娘討論些細節。』
梅娘早就易道裝了。
女華陀道:『看你調兵遣將的,戰事究竟在那兒發生呢?』
梅娘道:『兩個小時後,化整為零,齊赴『雪心谷』,其他的,所問的可想而知了。』
那是說決戰地點在『雪心谷』了。
梅娘單獨與小雲談了約一小時的話,只有最後幾句話,小雲算是大膽前往,勇赴堅艱。
本來小雲仍有些顧慮,連宇內三奇都可指揮,豈非自不量力,以小犯上呢?
可是梅娘除了教她按其交代,布置防務,話尾還答應她必要時也曾趕往『雪心谷』,小雲自然稱心如願了。
告別時,郝香琴親自送侄女一程,而且愈送愈遠,堪己抵達三百名窮家軍臨時帳棚。
小雲道:『姑媽!就此上步了,但望不久會聽到『雪心谷』傳來的好消息。』
『但望如此!』郝香琴道:『不過姑媽仍希望這次梅娘的『先天易數』作不了准。』
『梅娘阿姨每次推算,從無閃失,怎麼姑媽反而希望不大靈光呢?』
『姑媽是耽心梅娘的推算是場大戰爭,敵我雙方可要死很多人的。』
『有戰爭就有死亡,此乃兵家常事,再說,何嘗不是消滅敵人大好機會呢?』
『雲丫頭說的對,不過姑媽要特別叮囑你一句話。』
『姑媽快說嘛,侄女要和字內三奇等會合,馬上就要出發了。』
『其實這句話也是老生常談,作戰固重謀略,但仍以小心為上。』
『姑媽請放心,不過侄女看法,略有不同,侄女早已抱定『殺敵為先,生死為小』。』
『小雲………』
小雲已經鑽入帳棚了。
郝香琴只好轉返『游宮』,淚已灑滿前胸了………
郝香琴同梅娘分別沐浴更身,在梅娘說是再作一次卦象推演,而郝香琴卻是祈求上蒼保佑小雲等一行人安全。
擺妥香案,梅娘破天荒的行了個三拜九叩大禮,顯見這次『先天易數』推演,何等重要。
較平日占象時間要超過一倍,梅娘方誠惶誠恐的卦象推演完畢。一傍肅立的郝香琴道:『賢妹!這次占象與上兩次有無不同之處呢?』
『幾乎一樣!』梅娘道:『唯一不同的,就是元朝滅亡仍得重歸漢族之手。』
『換句話說,愚姐和奇兒這一代都沒指望了?』
『也不能這樣講,須知今日如果不下種子,怎可能日後開花結果——光復國土呢?』
『賢妹這一說,愚妹總算明白了,意思只是時間而已。正如同我國歷史——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亂,但任何朝代,如我國有異族侵略,終歸驅逐出境,河山重在。』
『豈僅如此,基於文化,婚姻等因素,任何外族都會受漢族所同化,成為一體,只是要把眼光放遠些罷了。』
郝香琴想了一想道:『舊話重提,『人定勝天』,果真不能促成元朝推翻嗎?』
梅娘道:『『人定勝天』得看怎樣解釋了,倘全國上下,一致抗元,則元朝氣數當盡,問題是國人之心,正如人面,並不相同。』
『那………』郝香琴沉吟下道:『愚姐正想進一步了解,小雲等人此次爭戰,危險性有多大?能否有辦法化解?』
『小妹只能這樣答覆,雙方均皆傷亡慘重,也可說在劫者難逃!』
『請賢妹坦白相告,小雲和宇內三奇有否在劫難逃?』
『恕小妹無法相告,正如日前所說,卦象中沒有顯示,無法亂言。』
郝香寒因過於關心小雲安危,也知有欠分寸了。
兩位義姊妹沉默有頃,梅娘道:『再過幾天臍兒也該回來了。』
郝香琴道:『賢妹不是說奇兒早該趕返『藏王宮』嗎?』
梅娘道:『是小雲一番謊言,使他晚到幾天。』
『小云為什麼騙奇兒呢?』
『不希望他參予戰爭行列。』
『唉!小雲只顧奇兒安全,就不顧自己了。』
悔娘轉了話題道:『關於接替臍兒王位的人選物色好沒有?』
郝香琴道:『在先王多倫子侄輩,找到位酷愛大漢文化之人,相信他會繼承觀漢思想,不會背離中原。』
『那就好了!真格的,姐姐果然下定決心,隨小妹過出家人清苦生活?』
『如非為了『反元復宋』理想,難道賢妹真認為香琴是個貪戀富貴之人嗎?』
『姐姐既有此說,小妹自然不便勉強,但你一再表示要削髮為尼,小妹不敢苟同。』
『削髮為尼代表愚姐決心和志願呀!』
『可是小妹卻是道姑,偕姊妹不是終於要分手嗎?』
『坦白說,追隨賢妹一個階段,倒願意遁身空門,從不往來。』
『必有原因吧?』
『實不相瞞,愚姐藉佛祖庇護,辦一書院,表面以研讀詩經典章為名,實乃傳揚中華文化,啟迪民族思想屬實,正如賢妹所謂埋下『種子』一樣,則代代相傳,繼往開來,何愁異族不減?至於………』
『說下去,小妹正在洗耳恭聽。』
『所以強調不相往來,無非顧慮一旦事敗,元兵追殺,勢將連累賢妹,再說畢竟你是土生土長藏族同胞呀?』
『若是小妹說漢藏本一家呢?』
『本一家?』
『是呀!中原地大物博,能容萬物,且文化淵博,源遠流長,不僅藏族日後成為一家人,還有…………』
『還有什麼?』
『此時言之,似乎過早,但在宇宙空間說,也不過彈指之間,最後小妹再說句肺腑言,等到姐姐書院成立,元廷早已面臨國勢垂危,義民蠢起局面,自顧尚且不暇,何能顧慮遠在邊撞書院哩?』
『賢妹莫非打算?』
『不錯!確然打算助姐姐一臂之力,共襄盛舉,可是千萬別再拒人於千里之外吧?』
這一天,執行藏王職務的王太后——郝香琴召集會議,予會的多是清一色俠義道人,唯宣達命令,代為策劃的卻是女中奇女子梅娘了。
當下的梅娘,已在眾人心目中介入仙佛者流,這當然與她平日對人謙敬,虛懷若谷有關。
可是今天情形不同,說的話雖短,語氣卻極嚴重。
她如此說道:『我們已面臨到,與敵決戰關頭,大丈夫,生有處,死有所,乃是人生過程自然循回,問題是死得有無價值而已,各位前輩,詳情無時間細說,請抱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破爹沉舟』精神與滅我大宋江山之強敵,作殊死一戰………』
『關於戰爭臨頭,各位任務是………』梅娘接著道:『除耿善將軍戍守藏京外,宇內三奇同女華陀奶奶為監軍,岳小雲身負復漢驅元,岳家傳統使命,擔任戰時總指揮,希望各位以岳家遺孤相看,任憑調派,當然王太后與貧道還要各別和小雲姑娘討論些細節。』
梅娘早就易道裝了。
女華陀道:『看你調兵遣將的,戰事究竟在那兒發生呢?』
梅娘道:『兩個小時後,化整為零,齊赴『雪心谷』,其他的,所問的可想而知了。』
那是說決戰地點在『雪心谷』了。
梅娘單獨與小雲談了約一小時的話,只有最後幾句話,小雲算是大膽前往,勇赴堅艱。
本來小雲仍有些顧慮,連宇內三奇都可指揮,豈非自不量力,以小犯上呢?
可是梅娘除了教她按其交代,布置防務,話尾還答應她必要時也曾趕往『雪心谷』,小雲自然稱心如願了。
告別時,郝香琴親自送侄女一程,而且愈送愈遠,堪己抵達三百名窮家軍臨時帳棚。
小雲道:『姑媽!就此上步了,但望不久會聽到『雪心谷』傳來的好消息。』
『但望如此!』郝香琴道:『不過姑媽仍希望這次梅娘的『先天易數』作不了准。』
『梅娘阿姨每次推算,從無閃失,怎麼姑媽反而希望不大靈光呢?』
『姑媽是耽心梅娘的推算是場大戰爭,敵我雙方可要死很多人的。』
『有戰爭就有死亡,此乃兵家常事,再說,何嘗不是消滅敵人大好機會呢?』
『雲丫頭說的對,不過姑媽要特別叮囑你一句話。』
『姑媽快說嘛,侄女要和字內三奇等會合,馬上就要出發了。』
『其實這句話也是老生常談,作戰固重謀略,但仍以小心為上。』
『姑媽請放心,不過侄女看法,略有不同,侄女早已抱定『殺敵為先,生死為小』。』
『小雲………』
小雲已經鑽入帳棚了。
郝香琴只好轉返『游宮』,淚已灑滿前胸了………
郝香琴同梅娘分別沐浴更身,在梅娘說是再作一次卦象推演,而郝香琴卻是祈求上蒼保佑小雲等一行人安全。
擺妥香案,梅娘破天荒的行了個三拜九叩大禮,顯見這次『先天易數』推演,何等重要。
較平日占象時間要超過一倍,梅娘方誠惶誠恐的卦象推演完畢。一傍肅立的郝香琴道:『賢妹!這次占象與上兩次有無不同之處呢?』
『幾乎一樣!』梅娘道:『唯一不同的,就是元朝滅亡仍得重歸漢族之手。』
『換句話說,愚姐和奇兒這一代都沒指望了?』
『也不能這樣講,須知今日如果不下種子,怎可能日後開花結果——光復國土呢?』
『賢妹這一說,愚妹總算明白了,意思只是時間而已。正如同我國歷史——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亂,但任何朝代,如我國有異族侵略,終歸驅逐出境,河山重在。』
『豈僅如此,基於文化,婚姻等因素,任何外族都會受漢族所同化,成為一體,只是要把眼光放遠些罷了。』
郝香琴想了一想道:『舊話重提,『人定勝天』,果真不能促成元朝推翻嗎?』
梅娘道:『『人定勝天』得看怎樣解釋了,倘全國上下,一致抗元,則元朝氣數當盡,問題是國人之心,正如人面,並不相同。』
『那………』郝香琴沉吟下道:『愚姐正想進一步了解,小雲等人此次爭戰,危險性有多大?能否有辦法化解?』
『小妹只能這樣答覆,雙方均皆傷亡慘重,也可說在劫者難逃!』
『請賢妹坦白相告,小雲和宇內三奇有否在劫難逃?』
『恕小妹無法相告,正如日前所說,卦象中沒有顯示,無法亂言。』
郝香寒因過於關心小雲安危,也知有欠分寸了。
兩位義姊妹沉默有頃,梅娘道:『再過幾天臍兒也該回來了。』
郝香琴道:『賢妹不是說奇兒早該趕返『藏王宮』嗎?』
梅娘道:『是小雲一番謊言,使他晚到幾天。』
『小云為什麼騙奇兒呢?』
『不希望他參予戰爭行列。』
『唉!小雲只顧奇兒安全,就不顧自己了。』
悔娘轉了話題道:『關於接替臍兒王位的人選物色好沒有?』
郝香琴道:『在先王多倫子侄輩,找到位酷愛大漢文化之人,相信他會繼承觀漢思想,不會背離中原。』
『那就好了!真格的,姐姐果然下定決心,隨小妹過出家人清苦生活?』
『如非為了『反元復宋』理想,難道賢妹真認為香琴是個貪戀富貴之人嗎?』
『姐姐既有此說,小妹自然不便勉強,但你一再表示要削髮為尼,小妹不敢苟同。』
『削髮為尼代表愚姐決心和志願呀!』
『可是小妹卻是道姑,偕姊妹不是終於要分手嗎?』
『坦白說,追隨賢妹一個階段,倒願意遁身空門,從不往來。』
『必有原因吧?』
『實不相瞞,愚姐藉佛祖庇護,辦一書院,表面以研讀詩經典章為名,實乃傳揚中華文化,啟迪民族思想屬實,正如賢妹所謂埋下『種子』一樣,則代代相傳,繼往開來,何愁異族不減?至於………』
『說下去,小妹正在洗耳恭聽。』
『所以強調不相往來,無非顧慮一旦事敗,元兵追殺,勢將連累賢妹,再說畢竟你是土生土長藏族同胞呀?』
『若是小妹說漢藏本一家呢?』
『本一家?』
『是呀!中原地大物博,能容萬物,且文化淵博,源遠流長,不僅藏族日後成為一家人,還有…………』
『還有什麼?』
『此時言之,似乎過早,但在宇宙空間說,也不過彈指之間,最後小妹再說句肺腑言,等到姐姐書院成立,元廷早已面臨國勢垂危,義民蠢起局面,自顧尚且不暇,何能顧慮遠在邊撞書院哩?』
『賢妹莫非打算?』
『不錯!確然打算助姐姐一臂之力,共襄盛舉,可是千萬別再拒人於千里之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