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有點長啊!

  第8章 第八章 曲水流觴

  第八章 曲水流觴

  “因為我真的捨不得你!我希望自己即便還剩下一天,也是可以陪著你的!我不敢去想我離開後的情景,每次想到那時候的你,我的心就會很痛,我不敢去想,我只想抓住每一刻,將你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讓我能夠,哪怕只是多陪你一天而已!”如玉此刻已是淚如雨下,此刻,她才發現,那時候的自己,或許早已愛上了這個安安,只是她習慣了,不願意去定義而已。

  “如玉!”崔襄安激動的將如玉抱緊,身子卻是在不住的顫抖,兩行清淚順著臉頰滴在了如玉的肩上。

  “安安,我之所以會答應結婚,不是因為我想要完成自己結婚的願望,而是我爸媽希望看到我結婚的樣子,我,我不能辜負他們!”如玉此時已是泣不成聲。

  “別難過,他們會看到的,他們也會知道你很幸福很幸福的!”崔襄安知道如玉的難過,她的愧疚是對那雙孤零零的留在那個世界的父母的,那是她唯一的牽掛了。

  “嗯,我知道!即使我再難過也是沒有用的,我相信他們會好好的!只是,心裡有點難過而已!”如玉啜泣著說道。

  “我明白,有我在呢,不管什麼時候,何況,你再也不會得心衰了,因為你現在的身體很好,我們會一起到白頭,到很久很久以後的!”崔襄安深情的說道。

  “那如果你先走了怎麼辦?又或者你突然又轉世了留下我一個人怎麼辦?”如玉終於把自己的小心思說了出來,說出來之後她便有些後悔了,她覺得這樣的想法很可笑,可是,崔襄安卻是已經聽到了心裡,她的那點想法從此就無處隱藏了。

  “不會的,如果你活到100歲,我就活到100歲零一秒,我絕對不會留你一個人孤零零的在這個世界上的!即便是轉世,我也會握緊你的手,這樣誰也不能把我們分開的!不管是這輩子還是前世,都一樣!”崔襄安的話擲地有聲,聲聲落入了如玉的心裡,好似清泉一般,溫潤了她整個心田,她覺得心裡霎時無比的舒暢,好似春暖花開,雨雪突然間散去了一般的明朗。

  “我相信了!”如玉勾起嘴角笑著將崔襄安抱緊,緊到對方的心跳聲就在她耳畔,那麼的有力,那麼的安心。

  轉世的機會,讓愛情有了另一種可能。可為什麼不轉世就見不到真愛,為什麼愛情那麼的撲朔迷離?是這世上的人喜歡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罷了,主觀的賦予了愛情一個不平等的定義,而愛情在概念上和宇宙的眼裡,都是平等的賦予每一個性別、每一個人種,沒有分別的。真正懷有分別心的是,我們人類自己。

  以朋友或者閨蜜的名義掩藏住自己心裡那份不能控制的心思,不得不說,人類的理性還是可怕的,可怕到不肯給愛情一個機會。可是,這世上又有多少人頂著友情的名義去愛一個人?為什麼你要麻醉自己說那明明是一種友情,然後又付出自己的愛情?

  我想,是我們害怕孤獨吧?!我們膽怯,我們害怕分別,害怕表白後,或者捅破那層脆弱的隔膜之後,我們連做朋友的機會都沒有了!捨不得這甜澀的時光,捨不得在一起的感覺,害怕被拒絕,害怕一敗塗地,害怕備受打擊,所以我們寧願欺騙自己,蜷縮在友情的圈子裡,毫無指望的去付出自己的愛情,然後,交差一樣的去找一個異性結婚,然後去完成所謂人生的任務。

  當我們終於能夠停下腳步追求幸福的時候,當我們終於不用頂著盡孝的名義去勉強幸福的時候,我們卻老了,芳華已逝,連追愛的權力都漸漸的失去了,甚至是有心無力了。

  曾聽人說過一句十分拒絕的話,“寧願愛錯,不要錯過!”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灑脫的人生哲學。

  轉世後的崔襄安和如玉終於有機會以一個半旁觀的身份去審視她們的關係和她們的前世,她們的愛情,如今已經不需要去定義和確定,因為,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吧!

  友情和愛情的界限,有時候會很模糊。而最簡單的一個確認的方法便是,其一,當你開始毫無理由的使喚對方,並且不會產生愧疚感或是想要補償對方的心裡的時候,你們的感情或許已經開始偏向了愛情的成份;其二,當你可以毫無顧忌的將所有的自己展現在對方面前,卻不會擔心她會離開,並且,漸漸的,你對她的一切有了一種莫名的占有欲,你們的感情,或許已經偏向了愛情的成份;當然,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身體語言,當某個時刻,你看著對方,會有想要親吻她的衝動,或是,你會情不自禁的想到多年後,你們白髮蒼蒼的在一起時候的情景時,你的感情怕是已經可以被定義為愛情。

  這些,都是轉世後的崔襄安和如玉花了些時間才搞清楚的道理,幸好,從今以後,她們都不會缺席彼此的人生,包括愛情的部分。

  東晉名士風流是聞名青史的,崔襄安和如玉也有幸能夠切身體會,這是何其幸運的事情。

  就是這樣美好的日子,落英繽紛,芳香滿眼,河水奔涌,山澗的溪水潺潺,他們三三兩兩的坐在山澗的溪水畔,盡興暢飲,吟詩作對,流觴曲水,浪漫的行酒令的方式,定義了那個時代,也定義了那個時代的名士風流。

  崔襄安的畫在當代是小有名氣的,大家一時興起,便要叫崔襄安作畫,她也不拒絕,揮毫潑墨,倚馬可待。王如觀洋洋灑灑的在畫旁賦詩一首。一段佳話,就此成就。

  時至,大家才乘興而歸。

  縱然,崔襄安的心裡有許多的詩句,可是,那始終是魏晉之後的作品,她不會褻瀆,不會盜竊,只是在她和如玉兩個人的時候,深情的說給她聽,她的心思,她的一切,包括她們的過往。

  日子像寫在水上的文字一般,無形,難以捉摸。

  崔父,崔母樂於見到兩人的轉變,既然如此,二老便也打起了孩子的主意。

  這一天,崔襄安、如玉二人陪著崔父、崔母用午飯,二老看著兩人恩愛的模樣,不禁欣慰不已,他們互遞眼色,最終還是崔母先開了口,“安兒啊,你和如玉成親也有些時日了!你可是繼承著咱們侯府延續血脈的大任啊,母親知道不該這樣催促你們,可是,你爸爸他可是日盼夜盼的……”

  “母親,你不用再說了,安兒明白你們的心思!”崔襄安聽到二老當著如玉的面跟她談起孩子的話題,她還沒有考慮好,所以,心思難免有些煩躁。

  “母親不是催促……”崔母看崔襄安的面色一暗,以為他不高興了,便趕忙解釋。

  “母親,安兒不會讓咱們崔家的香火從我這兒斷了的!只是,在給安兒一點時間好嗎?”早早嫁出去的姐姐崔襄萍給他減輕了不少壓力,姐姐早早便有了孩子,崔父崔母也很寵愛,只是不管怎樣,都是外孫,是替別人家續香火的,崔父崔母始終有這個心結,可自己這個兒子又是出了名的逍遙,對這方面並不太關心,因此,做父母的也不敢逼迫的太緊,只能不時的敲敲邊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