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我不會有事。不過可能要委屈霄兒你了。”錦陽假作為難地道。
錦陽態度的和緩,對申霄而言已是天大的喜事,忙道:“只要你平安無事,要做我什麼都可以。”
錦陽的心重重地頓了一下,她相信申霄對她的心意,可是你不愛的人再愛你也不是幸福而是負擔,更何況這個聲稱愛你的人還殺害了你摯愛之人。錦陽對申霄生不起半分內疚,憐月之死不讓申霄以命相抵,那便讓申霄用餘生贖罪吧!
“我想著讓巴雅公主嫁給哥哥。當然了,你與哥哥的婚約在前,你是太子妃,巴雅公主是平妃。你二人是平妻,也不會讓大廩覺得輕待了巴雅公主。只是霄兒你……”
錦陽觀察著申霄的神色,見她久久不說話,又道:“我知你對我的心意,只是這樣對哥哥未免太過不公,若巴雅公主與哥哥情投意合,他也能有個真心待他的人。最重要的是,若巴雅公主嫁往大運國,兩族都有顧忌,戰亂必會平息。”
“好。”申霄笑了笑。她本來也不在乎太子爺有多少妾室,嫁作太子妃不過為保申家之勢,既然太子妃之位還是她的,帶走個質子保錦陽平安自然是好事。
錦陽一臉揪心地拍了拍申霄的手。讓巴雅嫁給哥哥,除了締結兩國之交,錦陽還有一層考慮。她不想申霄在太子府後宅一人獨大,她與巴雅公主交淺言深,那位巴雅公主與那仁大廩一個性子,雖有些軟弱,但貴在心地善良。
巴雅感戴錦陽搭救之恩,也深知自己嫁與大運國太子,是幫哥哥那仁大廩締結了一位強大的同盟,欣然同意了這門親事。
***
錦陽出嫁那日後,憐月再沒有出過游府大門。
轉眼已是三年,游嬋幾經升遷,府里的下人越來越多,有別人送的,也有皇上賞的,漸漸的原本的游府已有些住不下了。
新府落成以後游嬋和憐月說了擇日搬遷之事。
憐月正教阿萊念書識字,聞此信抬頭望著游嬋笑了笑。“聽王婆婆說了,皇后娘娘把護國將軍府賞給將軍了。”
憐月覺得自己是時候離開了,去年太子爺娶了申家小姐和巴雅公主為妃,前不久皇上沒了,太子爺登基。申家小姐卸了武職做了皇后娘娘,兩年間申家小姐來游府不過一次,那次她和阿萊躲進暗道才沒被發現。可要是搬進了護國將軍府,那裡可是申家小姐打小長大的地方,哪個角落不知道?她便是再藏也沒去處了。
三年的相處,憐月的眼神一閃游嬋便知道她在想什麼。不待憐月開口,游嬋便道:“老將軍沒了,娘娘讓我住過去也是不想那宅子荒了。但我以後吃住還是在這裡,只在那邊處理公事,你和阿萊仍舊放心住在這裡便是。”
憐月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沒提離開之事。在游府的日子真的是從未有過的安心,白天教阿萊識字,晚上陪游將軍聊天,平平淡淡地數著歲月,不愁吃穿更不必懼怕生死。
“只是京中有些謠言,不知將軍可聽說了……”憐月也是無意間聽游府做事的婆子與賣油郎扯閒話時才知道,京中盛傳將軍好女子,所以二十大幾了仍未婚配。這話該是後來進府伺候的下人們捕風捉影傳出去的,而且傳得玄乎其玄,將軍每次辦完公事就急著回家,倒像坐實了謠言一般。
“不必在意,在姑娘之前便已有了。”游嬋有些心虛地別過臉去,藏了三年的心意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說出口,可憐月一直沉浸在錦陽公主遠嫁的悲傷之中,連茶飯也不思,更何況情情愛愛。她好幾次差點脫口而出,可看著憐月的眼睛,又生生將話咽回了肚子裡。
其實現在已經很好了。憐月的存在給了這曾經冰冷的宅子家的感覺,游嬋從始至終想到的都是一個能讓她安心的人,是不是伴侶又有什麼要緊的呢?
“將軍,先帝駕崩,公主殿下會回京吧?”憐月眼中忽然亮起一絲星光,世人都為嘉王之死哀慟不已,嘆道明君難遇。只有她,哀緬之中暗暗懷著一絲歡喜,盼著國喪之典能見錦陽一面。
“也許吧!”游嬋苦笑著將心事深深掩埋,或許這輩子都說不出口了吧!
***
皇宮中已是深夜,秦晁林看著手中的密報,問來回話的人:“確定是三皇子秦道勉?”他本以為所有的堂兄弟都死在宮中那場大亂之中,沒想到三堂兄竟活了下來。以當日宮中的情形,一個大活人不可以輕易逃出生天。
經歷了母后離宮,胞妹遠嫁,父皇駕崩的秦晁林,終於不似少年時那樣天真了。父皇重病時曾交給他一封書信,是錦陽命人帶回來的。
信上說禾涅族主動提和親之事確實是陰謀,不過那仁大廩是身不由己。信上還說,申霄擅自領兵出征,雖救駕有功,但不得不防,最好尋機收回兵權。信上錦陽還說,她會留在禾涅族,力保兩國太平。
秦晁林依信上所言之事,在腦中還原了妹妹錦陽當時的遭遇。明知是陰謀為救靈陽自願冒險前往,是為家。明知異國艱險還堅持留下,是為國。
妹妹尚深知家國大義,而他這些年,除了一心在申霄身上,似乎什麼也沒做過。
“三皇子招買了不少兵馬,眼下鬧得厲害。說是先帝爺弒兄篡位,他要匡扶正義為父報仇。”密探憂心地看著新登基的皇上,眼中閃過一絲不信任。他是先帝爺提拔起來的人,對嘉王府自然忠心不二。只是不知這位新皇上是何樣的人,太子爺迷戀護國將軍府大小姐的事滿城皆知,這等沉迷女色的君主他怎麼可能不擔心?
錦陽態度的和緩,對申霄而言已是天大的喜事,忙道:“只要你平安無事,要做我什麼都可以。”
錦陽的心重重地頓了一下,她相信申霄對她的心意,可是你不愛的人再愛你也不是幸福而是負擔,更何況這個聲稱愛你的人還殺害了你摯愛之人。錦陽對申霄生不起半分內疚,憐月之死不讓申霄以命相抵,那便讓申霄用餘生贖罪吧!
“我想著讓巴雅公主嫁給哥哥。當然了,你與哥哥的婚約在前,你是太子妃,巴雅公主是平妃。你二人是平妻,也不會讓大廩覺得輕待了巴雅公主。只是霄兒你……”
錦陽觀察著申霄的神色,見她久久不說話,又道:“我知你對我的心意,只是這樣對哥哥未免太過不公,若巴雅公主與哥哥情投意合,他也能有個真心待他的人。最重要的是,若巴雅公主嫁往大運國,兩族都有顧忌,戰亂必會平息。”
“好。”申霄笑了笑。她本來也不在乎太子爺有多少妾室,嫁作太子妃不過為保申家之勢,既然太子妃之位還是她的,帶走個質子保錦陽平安自然是好事。
錦陽一臉揪心地拍了拍申霄的手。讓巴雅嫁給哥哥,除了締結兩國之交,錦陽還有一層考慮。她不想申霄在太子府後宅一人獨大,她與巴雅公主交淺言深,那位巴雅公主與那仁大廩一個性子,雖有些軟弱,但貴在心地善良。
巴雅感戴錦陽搭救之恩,也深知自己嫁與大運國太子,是幫哥哥那仁大廩締結了一位強大的同盟,欣然同意了這門親事。
***
錦陽出嫁那日後,憐月再沒有出過游府大門。
轉眼已是三年,游嬋幾經升遷,府里的下人越來越多,有別人送的,也有皇上賞的,漸漸的原本的游府已有些住不下了。
新府落成以後游嬋和憐月說了擇日搬遷之事。
憐月正教阿萊念書識字,聞此信抬頭望著游嬋笑了笑。“聽王婆婆說了,皇后娘娘把護國將軍府賞給將軍了。”
憐月覺得自己是時候離開了,去年太子爺娶了申家小姐和巴雅公主為妃,前不久皇上沒了,太子爺登基。申家小姐卸了武職做了皇后娘娘,兩年間申家小姐來游府不過一次,那次她和阿萊躲進暗道才沒被發現。可要是搬進了護國將軍府,那裡可是申家小姐打小長大的地方,哪個角落不知道?她便是再藏也沒去處了。
三年的相處,憐月的眼神一閃游嬋便知道她在想什麼。不待憐月開口,游嬋便道:“老將軍沒了,娘娘讓我住過去也是不想那宅子荒了。但我以後吃住還是在這裡,只在那邊處理公事,你和阿萊仍舊放心住在這裡便是。”
憐月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沒提離開之事。在游府的日子真的是從未有過的安心,白天教阿萊識字,晚上陪游將軍聊天,平平淡淡地數著歲月,不愁吃穿更不必懼怕生死。
“只是京中有些謠言,不知將軍可聽說了……”憐月也是無意間聽游府做事的婆子與賣油郎扯閒話時才知道,京中盛傳將軍好女子,所以二十大幾了仍未婚配。這話該是後來進府伺候的下人們捕風捉影傳出去的,而且傳得玄乎其玄,將軍每次辦完公事就急著回家,倒像坐實了謠言一般。
“不必在意,在姑娘之前便已有了。”游嬋有些心虛地別過臉去,藏了三年的心意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說出口,可憐月一直沉浸在錦陽公主遠嫁的悲傷之中,連茶飯也不思,更何況情情愛愛。她好幾次差點脫口而出,可看著憐月的眼睛,又生生將話咽回了肚子裡。
其實現在已經很好了。憐月的存在給了這曾經冰冷的宅子家的感覺,游嬋從始至終想到的都是一個能讓她安心的人,是不是伴侶又有什麼要緊的呢?
“將軍,先帝駕崩,公主殿下會回京吧?”憐月眼中忽然亮起一絲星光,世人都為嘉王之死哀慟不已,嘆道明君難遇。只有她,哀緬之中暗暗懷著一絲歡喜,盼著國喪之典能見錦陽一面。
“也許吧!”游嬋苦笑著將心事深深掩埋,或許這輩子都說不出口了吧!
***
皇宮中已是深夜,秦晁林看著手中的密報,問來回話的人:“確定是三皇子秦道勉?”他本以為所有的堂兄弟都死在宮中那場大亂之中,沒想到三堂兄竟活了下來。以當日宮中的情形,一個大活人不可以輕易逃出生天。
經歷了母后離宮,胞妹遠嫁,父皇駕崩的秦晁林,終於不似少年時那樣天真了。父皇重病時曾交給他一封書信,是錦陽命人帶回來的。
信上說禾涅族主動提和親之事確實是陰謀,不過那仁大廩是身不由己。信上還說,申霄擅自領兵出征,雖救駕有功,但不得不防,最好尋機收回兵權。信上錦陽還說,她會留在禾涅族,力保兩國太平。
秦晁林依信上所言之事,在腦中還原了妹妹錦陽當時的遭遇。明知是陰謀為救靈陽自願冒險前往,是為家。明知異國艱險還堅持留下,是為國。
妹妹尚深知家國大義,而他這些年,除了一心在申霄身上,似乎什麼也沒做過。
“三皇子招買了不少兵馬,眼下鬧得厲害。說是先帝爺弒兄篡位,他要匡扶正義為父報仇。”密探憂心地看著新登基的皇上,眼中閃過一絲不信任。他是先帝爺提拔起來的人,對嘉王府自然忠心不二。只是不知這位新皇上是何樣的人,太子爺迷戀護國將軍府大小姐的事滿城皆知,這等沉迷女色的君主他怎麼可能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