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宮裡來的人說禾涅族欲休戰,提議讓他們大廩與我朝嫡公主和親,皇叔為免勞民傷財生靈塗炭便同意了。”靈陽沒有一絲喜色,禾涅族大廩是怎樣的人她不知道,是老是少?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儒雅還是粗狂?毒辣還是良善?

  雖說女兒家談婚論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生於皇族,母親又是一國之後的靈陽打小就以為,自己長大後可以隨心選個如意的郎君做駙馬。她以為自己和別的女子不一樣,她以為自己足夠幸運,能舉國之力找到真愛。

  “他倒是乾脆,不是自己的閨女不心疼。要換了錦陽,看他舍不捨得!”懿德皇后滿心擔憂,又自知無能為力,便轉過頭背著徐嬪和靈陽抹眼淚。

  靈陽自己也是愁雲密布,但不忍母親擔憂,便勸道:“您不必憂心。我嫁給大廩後,借夫家之勢,對外祖父和您好歹能庇護一二。”

  本在一旁靜立著的徐嬪也對皇后道:“依我看此事倒沒有那麼壞。娘娘忘了,那禾涅族大廩,數年前您與我在先帝設宴招待外使時是見過的。”

  皇后仍是不解,當年先帝設宴招待過外使是不假,但禾涅族大廩當時並未在場,來大運國議事的是大廩剛成年的幼子。難道……皇后心底總算明朗了些:“老大廩死後是那個孩子繼的位?”

  氣候惡劣條件艱苦,以靈陽的耐力總會克服的,懿德皇后最擔心的是女兒所託非人。已故大廩的幼子她當年是見過的,雖不過一面之緣相談數語,給人的印象倒是個知書識禮溫柔可靠的孩子。

  見母后和徐嬪提起少年時期的大廩都是一片讚譽,覺得前路灰暗的靈陽也升起了一些期待。其實無論怎樣她都得嫁過去,不管是為了保全母后的母家,還是迫於舉國之壓。只是在這不得已的和親中,如果能萬般幸運地遇到一位尚可的人,就是天大的意外之喜了。

  徐嬪又道:“傳旨的公公還說,過幾日大廩會親自入京提親,公主最好早些入宮住著準備和親之事。”

  懿德皇后沒想到女兒才搬來和自己一起住,轉眼就要遠嫁,她不舍地拉住靈陽的手囑咐道:“你住這裡我時刻擔心錦陽會對你不利,聽說霽嬪失蹤後那丫頭更加喜怒無常,你離開這裡倒也好。只是你父皇沒了,母后又幫不上你什麼,往後你便要靠自己了。”

  第113章 113

  靈陽搬回宮中的第一日就去向皇叔嘉王謝恩。

  “哦。靈陽來了。”嘉王有點不敢看這個侄女。和親實乃情勢所迫, 但他還是覺得對不住靈陽。嫁去禾涅族做王后, 不過聽起來好聽些, 小小女子遠離家國, 受了委屈連個作主的人都沒有。而且當今禾涅族大廩的父親是死在申老將軍的刀下,國讎家恨興許都得靈陽一個女子來背。

  “靈陽特來謝皇叔大恩。”靈陽行了大禮, 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下一個頭。

  這個磕頭讓嘉王心裡更不是滋味,像為自己辯解一般, 嘉王命人扶靈陽起身後道:“按說你父皇膝下女兒不少, 你貴為嫡公主怎麼也不該去和親的, 只是禾涅族非嫡公主不可。你莫怨恨皇叔。”

  按說無論嫡庶都是嘉王的親侄女,他不忍靈陽去和親倒不是因為靈陽的身份, 而是這孩子是所有公主里難得的好孩子。心地善良的孩子, 任誰也不忍心讓她去異域受苦。

  “皇叔是看重靈陽。”靈陽平靜地說。“但靈陽想向皇叔求件事。”

  “你說。”

  “母后只有靈陽一個女兒,我遠嫁後恐母后思女心切。請皇叔准許母后搬往太廟獨自居住,外祖母家的親眷要探望母后也方便些, 錦陽妹妹邀母后同住是一片好意,只是公主府出入不易, 母后難免孤寂。”靈陽實在怕錦陽哪天又抽風, 母親住在西府會遭遇不測, 想起徐嬪和小公主,靈陽又道:“徐嬪娘娘與母后情同姐妹,皇叔若能開恩讓徐嬪娘娘一同搬往太廟自然更好。”

  錦陽府上剛出了刺客一事,此時讓西府的人搬走也在情理之中,嘉王便點頭應允了。“還有放心不下之事麼?一併說了, 皇叔都依你。”

  靈陽苦笑著搖了搖頭。再沒有了,只要母親安好,和親之事是福是禍只能聽天由命了。

  ***

  壓死錦陽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憐月的血衣。

  派去查找憐月下落的人在護城河邊發現一件被衝上岸的血衣,衣裳是宮妃的形制樣式,民間是見不到的,發現血衣的人便留了心帶給錦陽過目。

  看到血衣的第一眼錦陽便認出來了,精神恍惚的她頹坐於堂上久久不說話,眼淚卻像斷線的珠子滾落不止。“在哪裡找到的?”錦陽說話時的聲音像被砂板刮著喉嚨,吵啞得厲害。

  回話的人道:“稟公主。在護城河邊發現的。”

  只見衣裳不見人,錦陽本想說服自己,憐月或許並未死,可那滿衣的血跡容不得她視而不見。流了那樣多的血,怎麼可能還活著呢?明明接受不了憐月的死,可又不能不接受。

  回話的人已退下許久了,也到了傳午膳的時辰,一旁的連花輕聲問道:“公主,該用膳了。”

  錦陽搖了搖頭,手裡緊緊抱著憐月的衣裳,喃喃道:“準備下去,明日安葬。”她不忍說出憐月的名字,可更不忍讓未被送靈安葬的憐月像孤魂野鬼一般遊走世間。只是喪事一辦,憐月的靈牌一立,就真的天人永隔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