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美國窮人仍然非常多,並且也聚集在固定的區域內,所以,美國是有貧民窟的,只是沒有世界上其他地方貧民窟那樣看起來破敗不堪。而美國的窮人正在向郊區聚集。

  克萊爾想要拍的不是這樣美國特色的稀疏平房貧民窟,她想要找一個普遍適合各個國家的形象。

  所以經過她和布景師長期的調訪過後,他們終於找到了她想要的取景地。

  巧的是,取景地也在加利福利亞洲的洛杉磯,很難想像在這個美國最紙醉金迷的富裕地方坐落著一處發展如此落後的地方,六千多名無家可歸的流浪者生活在這裡。加州有著世界上最多的億萬富豪,也有著這樣與一擲千金的瀟灑截然不同的反面。

  克萊爾對這個地方的人很感慨。

  隨著經濟泡沫的崩盤,破產失業的人也逐漸加入到了這裡。但這裡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或是主動或是被動,大多都喪失了奮鬥的動力。這是社會的底層,是最混亂不堪的地方,沒有教育,沒有醫療條件,有的是打架鬥狠,有的是黑幫犯罪。

  這裡的生活黯然無光。

  曾幾何時,她的生活條件和這裡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妮娜說萊昂納多是底層走上來的,但萊昂納多十幾歲就是有名的童星了。而她是花了二十多年才掙脫開這個枷鎖。

  沒有教育,沒有電影,她又怎麼能從這個巨大泥沼里脫身呢。

  她感慨萬千,這部電影更帶上了她本身的領悟和願望,它對她的意義是非凡的。

  ————————————

  她和布景師對這個環境挺滿意的,無需多加裝飾,光是它本來破敗混亂的場景就足夠做背景了。

  戴維的劇本終於在克萊爾找好所有人員之後姍姍來遲地改好了。

  克萊爾看完劇本後,拍拍他的肩膀:“你可真是個天才。”

  戴維:“不,我不是,現在我的身體已經被你掏空了,還有希望我們之後再也不見……”

  戴維嘔心瀝血改好的劇本在主題上和之前的劇本幾乎沒什麼相同了。

  男主,女主,男主角的哥哥三個人從小在貧民窟生活。男主小時候就堅強可靠,靠收廢品開始,然後賣肥皂盒,一步一步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百貨商,靠著前期的穩紮穩打,他又搭上了一股政策方面的新風,最終把百貨超市變成了百貨公司,成了百萬富翁。他和小時候的性格沒什麼差別,滿心對於生活的希望從來沒有染上過陰霾。

  小時候和男主角失散的哥哥依然是打架鬥狠,恃強凌弱,維持生計。

  與兄弟二人失散的女主角依然靠皮肉生意依附了黑幫大佬。

  長大後三人見面,都高興不已。

  男主角讓他們和自己一起生活,但男主角的哥哥說自己根本不能適應打工生活,拒絕了他。女主角對男主角一直抱有好感,但是她羞於啟齒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經歷,所以也拒絕了他。

  男主角很疑惑地詢問原因。

  男主角的哥哥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連給弟弟算算帳都不行,他覺得不如弟弟十分丟臉。而且他一點不喜歡給別人打工的感覺,這種肆意人生,快意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

  男主角的哥哥不停地譏諷他:“我就是一個人人討厭的混子,會把你的公司變得臭不可聞。即使你想養我,但你能養我一輩子麼?別開玩笑了,而且我不稀罕你那幾個臭錢。”

  男主角的哥哥已經被貧民窟的生活同化了,他無法接受男主角這樣的生活方式。

  男主角苦口婆心地勸說他:“你是我的哥哥啊,我一直敬重你。哥哥,你整天打架鬥毆是不對的,無論是從道德上還是法律上。和我一起去融入社會吧。”

  哥哥惱羞成怒賊:“我可幫不了你,賊的兒子永遠是賊,誰也跑不了。”

  弟弟反對:“並不是呀,你看我,我從未偷盜。”

  哥哥說:“我根本不把你當我的弟弟,你生來就是一個跟周圍格格不入的人,你讓我難受!”

  弟弟覺得哥哥病入膏肓,談話不歡而散。

  弟弟難以想像從小愛他,幫助他的哥哥二十年後竟然變成這樣一個社會渣滓,甚至連他們的兄弟情分都要反駁。明明之前母親被人混亂中殺死後,兩人無家可歸,是哥哥要弟弟一定要走出去,狠狠打別人的臉。

  兩人失散之後,弟弟去打工,哥哥在貧民窟中為了生計和穩定,投靠了黑幫,打家劫舍慢慢成了生活常態。

  弟弟太傷心了,他引以為傲的教他善良勇敢的哥哥變成了一個滿口髒話,孤僻乖戾,仇富和好逸惡勞的陌生人。

  他轉而勸說女主角,女主角雖然已經過慣了這種生活,但是骨子裡沒有被腐蝕乾淨。此時,她正處於對賣|淫生活從一開始的羞恥自卑到適應習慣的過渡期中。

  男主角的到來拯救了深陷污泥的她。

  男主角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他勇敢堅定,貧窮中保持樂觀向上,富有不改善良堅強。

  一個男主哥哥,一個女主角,本來都該走向墮落,徹底陷入貧民窟魔咒中。

  但由於男主角的出現和自己本身的特質,這兩個人有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局。

  在現實生活中,是像男主角這樣自己救自己,女主角這樣靠別人搭救和男主哥哥這樣被同化到無人可救,並把從前嗤之以鼻的言論奉為圭臬的這樣地步,都看你自己的選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