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杏兒很有手腕,一步步的取得碩親王福晉倩柔的信賴和倚重,漸漸的在碩王府下人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因為倩柔的倚重,有時連皓禎也須禮遇幾分,給自家額娘一個面子,不是麼?

  在杏兒看來,碩親王府很古怪,這種古怪又潛藏著無限的可能性,給了別有野心的人一個希望。

  相對於別的王公貴族複雜的人口和嚴謹的身份制度,碩親王府的人口很簡單,所謂的身份制度更是簡單到不可思議。王府里有一個王爺,一個嫡福晉,一個側福晉。嫡福晉育有三女一子,三個格格早已出嫁,嫡長子皓禎沒有意外的會是將來的王府繼承人。側福晉翩翩夫人是個回族女子,聽說是二十幾年前,碩王爺壽誕之日,被多事的某兩位大人,當作“壽禮”送進府里來的,後來因育有一子被扶為側福晉。

  杏兒覺得碩親王爺的腦袋有些不好使,竟立一個低賤的舞女為側福晉,即便如杏兒這等丫環也明白這不合規矩,不過,此舉無疑給了她們這些身份低下的丫環們一個願想。

  連一個低賤的回人舞女都可以成為主子,而丫環出身的下人,相信也可以做到。

  杏兒以為只要時機成熟,福晉就會將自己許配給貝勒皓禎為妾,然後憑她的心機手段,一步步接近她想要的目標。這是杏兒想要的人生,不甘一生淪為奴,然後只能等著主子心情好,將她許配給一個奴才。她要做主子。皓禎貝勒對杏兒很好——事實上某人表面上對任何人都很好,沒腦子的不分主僕、不顧身份差距,沒有一點皇親國戚的派頭,說好聽點是待人與善,隨和,難聽點就是沒有貴族教養——所以,杏兒一直以為會這麼下去,直到一次,貝勒又趁機偷溜出王府,回來後似乎有什麼東西改變了。貝勒開始變得天天往府外跑,並且一去就是一整天,後來連阿克丹也跟著出去,然後回來後阿克丹的臉色不怎麼好,小寇子那沒腦袋的奴才總是一臉洋洋得意,貝勒爺的心情更是好得笑容不離。杏兒心中疑惑,很快便從小寇子那兒套出了話。

  原來,貝勒爺有一次去天橋的龍源樓“透透氣”時,遇到一個叫白吟霜的江湖歌女。

  不久,貝勒爺明顯的沉溺於“愛情”中了,一顆心全系在那個叫白吟霜的女人心上。於是,事情仿佛朝著一種被命運安排好了的軌跡運行,皓禎被柔弱純潔、傲骨風仙的白吟霜吸引了,愛白吟霜愛得近乎愚蠢的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甚至大咧咧的跑去懇請碩親王福晉倩柔讓一個江湖歌女進府。福晉表面上仁慈善良,對兒子極力安撫,不忍心兒子受苦,其實早已動了殺心,杏兒對此是樂見其成,見福晉為皓禎傷神,偶爾也進進饞言,句句說到福晉的心坎去。

  因為不忍怫逆了兒子的心,碩親王福晉倩柔決定帶著幾個心腹去潛龍樓會會那個白吟霜,期望能在不傷和氣的情況上將白吟霜驅離皓禎的世界。

  後來的事情,著實是混亂又出人意料。福晉以為的一心想進府做主子的下賤歌女其實對她們不屑一顧,出口成諷,句句帶刺,還有對皓禎明明擺擺的唾棄。

  最後,不歡而散。

  只一眼,杏兒便知道自己憎惡白吟霜,沒由來的。

  白吟霜長得很有江南溫軟女子的韻味,不說話的時候,柔弱天成、楚楚動人,很能激起男人心中天生愚蠢的衝動保護欲(某耗子的行為充分表現出這一點),美麗更甚自己。唯一讓人覺得受欺騙的或許是她眉宇間不相襯的凌厲果決,本是多情的杏眼裡,掩藏著火焰般的生命力,似乎只要一個不小心,這名女子就會對侵犯了她的地盤的人施以雷霆萬鈞的手段。

  這不是個純潔無辜的小兔子,而是一頭壓抑著本性的猛獸,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會有被獸撕碎的危險。

  杏兒沒有緣由的憎惡白吟霜(當時的羅衣),只不過是一個低賤的江湖歌女,連自己一個手指頭都比不上,憑什麼那麼囂張,憑什麼讓皓禎貝勒傾心,為她要死要活?憑什麼讓福晉對她又恨又愛,幾次不忍心下殺手?憑什麼輕易可以得到自己汲汲營營的東西,卻又不屑一顧,憑什麼……

  杏兒憎惡白吟霜,又慶幸白吟霜識時務,沒有肖想皓禎(?)。這個暫時沒有威脅的敵人杏兒可以先放到一旁,要對付的是皓禎將要娶的女人——榮親王府的郡主,一個皇家真正的高貴的格格。杏兒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不可能當上嫡福晉的,且杏兒的目標也不是嫡福晉。她要做的是得到貝勒爺的寵愛及貝勒爺授予的權利,嫡福晉只是個對外的擺設。

  杏兒決定要一步步的對付同樣極有心機手段的榮親王郡主,兩個女人同時有自己的優勢,不過杏兒更勝一疇。杏兒是在碩親王府長大,了解碩親王府,與下人間交情甚好,可以很隱秘的做一些事情。敏柔郡主比杏兒想像的還要聰明,杏兒無法接近她,或捉到她的把柄,只能先保證自己在未成為皓禎的妾和未生出孩子前,也讓郡主當個不會下蛋的母雞。杏兒在郡主的膳食里每天下一點藥,只一點點不會死人,卻會讓女人不孕不育。敏柔郡主在愛情面前也是個傻子,自以為是的想接近皓禎、夫妻和睦,所以對皓禎院裡的丫環奴才很和善縱容,甚至對小寇子完全沒有防備,每天吃下小寇子送來的加了料的膳食。

  杏兒在皓禎成親後,發現皓禎開始一點點的變了,或許腦子仍是有些直白衝動,性子卻從原先的沒心機變得陰沉。這一切全都因為,向來不重視的碩親王府的庶子完顏皓祥突然入朝出仕,讓碩親王開始面上有光,不久,皓祥因救駕有功被皇上賜婚,在眾人的不敢置信中,皇上將寵愛的蘭馨公主許配給皓祥。

  這是天大的榮寵,碩親王府上下樂顛樂顛的找不到北。只有兩個人完全沒有一絲笑容,福晉倩柔面色陰沉得可怕,皓禎漸漸的學會了嫉妒,嫉妒以前不受寵甚至名聲不好的弟弟得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殊容,完顏皓禎認為皇上瘋了,不將天家尊貴的公主指給自己這個王府貝勒,竟然許給一個出身不好的庶子。

  杏兒發現,皓禎開始不愛笑了,整日將自己關在自己的院子裡,不然就是偷偷的出府,和一些穿著古怪寒磣的人見面。杏兒原本覺得沒什麼,以為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直到一次不小心偷聽到他們的談話,方知道那些不是什麼民間的普通老百姓,而是別有心機的江湖人氏。

  杏兒覺得心驚肉跳,為皓禎竟敢膽大包天的同那些人往來而暗暗焦急,可是又不能告訴別人,以免給皓禎引禍上身。

  古諺有云:人在做,天在看。

  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百密無一疏,杏兒自認為自己做的事很隱秘,不會輕易讓人捉住把柄,知道她給未來的碩親王妃下藥的事情。可是,所有的事情偏偏在某一天全被擁了出來。杏兒知道自己不會自不量力的要弄死敏柔郡主,這對她沒好處,所以知道自己根本沒有給敏柔下那麼大量的藥,致使敏柔郡主失血過多,命在旦夕。杏兒直覺這是個陰謀,一個布置得很精密掌控了一切的陰謀。

  一夕之間,碩親王府風雲巨變,杏兒經營的夢想付之一炬。

  皓禎被人指責□薰心,強擄了富察家的格格入府——得罪了那個富察家;敏柔郡主突然昏迷,命在旦夕,張嬤嬤一口咬定完顏皓禎和杏兒就是殺人兇手,將所有的人證物證搜刮出來,指證完顏皓禎為了個惡毒的妾不惜“寵妾滅妻”。最後,是完顏皓禎魔症了,瘋狂的向眾人抖出二十年前的一樁偷天換日的陰謀。

  原來,完顏皓禎不是碩親王爺的兒子,只是碩親王福晉為了鞏固地位,殺死了自己剛出生的女兒,不知從哪裡抱養而來的平民。

  事情發生得讓人措手不及,杏兒的世界在一夕之間崩潰了。

  碩親王府所有的人皆被投進了宗人府。杏兒和倩柔被關押在一個牢房,對面是假貝勒皓禎,碩王爺在另一面牆之後。

  翌日,憤怒的榮親王爺為女兒討公道,怒氣洶洶的帶著人衝進了看押犯人的牢房裡。最後,牢里一片血色,隔壁的完顏皓禎眼睜睜的看著牢一片血色,杏兒肚子裡剛滿三個月的孩子沒了。

  流產使杏兒的身體極其虛弱,差點撐不下去,白色的囚衣一片悚目驚心的紅。杏兒的人生似乎走到了盡頭,在人生的賭博上,杏兒押錯了對像,徹底的輸了,最後,為了一個假貝勒將自己置於如斯境地。

  在陰暗的牢房裡,杏兒面無表情的看著曾經慈愛的母子倆一開始隔著冰冷的鐵欄杆互相安慰,天真的以為他們罪不該死,他們會平安無事,到後來定罪後互相埋怨憎恨,上演著人性的倫理道德之變。

  每天每天,皓禎瘋狂的咆哮,說著一大堆無意義的話來為自己辯駁,不甘心自己失去了那些東西,有時會痴痴的叫著“吟霜”,痛苦的流下淚。倩柔失魂落魄,整天喃喃的念著自己不是故意的,她罪不至此,要皇上網開一面,有時也會在聽到皓禎的叨念白吟霜的名時,會眼神迷離的出神,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幾歲。

  聽說,完顏皓禎看到自己未出世的孩子這樣沒了,一時受不住刺激瘋了。

  杏兒已經不在意這些了,因為,他們的判決很快下來了,碩王爺被貶為庶民,碩親王府其餘人等,一概軍府第歸公,擇日遷居,完顏皓禎與碩親王福晉倩柔,罪不可赦,當處極刑!丫環杏兒,殺人未遂,謀害皇親國戚,被判決流放西北,充為軍jì……

  人生,如一齣戲,就這麼走到了盡頭。

  番外(三)

  當聽到太監撥著又尖又細有人妖嗓門拖曳著喊出“送入洞房”時,身穿鳳冠霞帔的新娘子腳下一拐,差點跌倒,還是眼疾手快的嬤嬤揣扶她一把。

  於是,肉眼看不見的怨念從今天的主角之一的新娘身上向四周蔓延,在場參加婚儀的所有人突然覺得一陣發冷,只有某新郎官笑得春花朵朵開,於是,眾人覺得更冷她。

  踩著甚比現代高根鞋的所謂皇家女子必穿的寸子,新娘子由喜娘嬤嬤們揣扶著送入洞房她,不一會兒,新郎官被人拽她出來灌酒。這是當時古代很平常普通的一場皇家婚禮,相比半年前曾經的碩親王府貝勒與榮親王的聯姻,還有幾個月前乾隆嫁蘭公主的仗勢,這場婚禮實在是不出彩不出挑,唯一讓人們上她點心的是,這次的新娘的身份是富察家的格格,新郎是名滿京城的紈絝子弟罷她。

  富察家的格格所託非人啊!眾人在心中慨嘆,若不是皇上親自指婚,又看在忠心耿耿的老大臣勤郡王面子上,相信這場婚禮是無法舉行的她——這是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所有人的心聲。

  當笑容邪惡的新郎官被一干豪邁的滿族兒郎拼命灌酒時,今天的新娘子——羅衣姑娘,忍住要掀桌的衝動,乖順無比的頂紅蓋頭端莊的坐在喜床上,聽著富察家派來的老嬤嬤嘮嘮叨叨的念著吉祥賀詞,及新婦守則。羅家姑娘在進行人生大事的今天,充分發揮她她人生中最大的忍耐力度,無比忍耐的按著古代的禮俗完婚,某些人所擔心的惡女掀桌的事情以至於沒有發生。當然,羅衣姑娘也明白再多幾千個自己,也沒有那個能耐去動搖這個時代的封建準則,所以,今天一天安安份份的聽之任之,受他們擺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