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代呢?”

  吳邪湊近眼前,就紋路看了許久,像是不能相信似的,翻來覆去又看了多次,然後緩緩抬頭看著張啟山,道:“這是在哪兒發現的?”

  張啟山指向供台,吳邪目光又落回布料,許久說道:“這是機器縫製,不是現在這個年代能做到的工藝,更別說是古董了。這個……應該是八九十年代左右的。”

  機器縫紉已經非常成熟的年代才能織出這樣整齊又精細的紋路,這對縫紉機器精銳度要求也很高。

  張啟山從懷裡摸出懷表,這距離他們進入古墓已經過了四個多時辰,按照副官的車程計算,他們應該也已經進入古墓。

  張啟山將吳邪抱起來,走到供台前,道:“我做一個大膽猜測,吳邪。”張啟山看著空空如也的供台,道,“這座墓室可以更改時間,我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可你看主墓室四面不透風,卻明亮通透,好像我們身處露天的墓室內,這是想不明白,其次,這供台上原本擺著的是宣德爐,你知道,宣德爐是明代才有的東西,可墊著宣德爐的襯布卻是你那個年代才有的布料……”

  吳邪白著臉靠在張啟山懷裡一動不動的聽著一個天方夜譚的故事。

  “有人曾經進入過這裡,並且發現了這個秘密。但是他沒有破壞墓室,反而是為了引人注意這座千年孤墳,於是他將價值連城的宣德爐放在墓室里,然後離開了這裡。那個書簡里……”張啟山回頭讓吳邪看鋪在地上竹簡,“那上面寫了一行小字,叫含魄續魂。”

  那書簡破敗不堪,吳邪即便離得遠,也仍然能看出它年代之久遠,它的歷史考古價值甚至要比宣德爐更罕見。

  而這樣一個破敗不堪的書簡上,卻寫了匪夷所思的含魄續魂。

  吳邪一行清淚從眼眶裡流下,他不用讀書簡,卻仿佛能感受到書簡里那平淡而又痛徹心扉的故事。

  吳邪七歲那年醫生束手無策,宣布了吳邪的死訊。

  可是他活了過來。

  吳家奶奶不知道從哪兒求來了一枚玉佛,說是一個算命先生說的,這玉佛不能離身,可保吳邪長命百歲。

  神奇的是,那枚玉佛真的將吳邪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從此再無病痛,保得吳邪順利成人。

  從前吳邪是不知道的,吳家爺爺有一次喝多了,跟吳邪說,你這條命……是別人的。

  吳邪那時候小,不懂。可等張啟山說出那句含魄續魂他就突然明白,原來這就是玉佩不能離身的原因。

  吳邪看著張啟山,伸手抱著張啟山的脖頸,趴在他懷裡不吭聲的流淚。

  張啟山不知所措,半跪下來抱著吳邪,拍著他後背安撫他,道:“怎麼了?好好兒的哭什麼?你和這座墓有牽連的緣分,那麼就一定有辦法救你。我們一起想辦法。”

  張啟山說得不錯,有人發現了這座孤墳,卻為了將“一個人”引過來,於是,他將這座孤墳變成了明代的王相墓。

  所以抗戰年代的張啟山會因此下斗,所以2016年的吳三省會因此帶著吳邪下斗。

  然後,相遇。

  做這一切的到底是吳老狗還是吳家奶奶,又或者是那個洞破一切的“算命先生”都不重要了。

  他和張啟山是這場時光輪迴里的宿命,無論時隔千年,萬年,他們終會相遇。

  吳邪趴在張啟山懷裡,眼淚已經止住,可抽噎還沒有停止,他目光落在那兩尊石棺上,道:“你會活著看到解放,看到我出生,等我長大,然後來找我,對嗎?”

  張啟山閉上眼,道:“對。”

  吳邪鬆開張啟山,從他衣領間挑出那枚玉佛,手指摩挲一陣,然後取下套回自己的脖頸上。

  腰間用絲帶繫著的二響環解了下來,套回張啟山的手腕上,看著二響環,不想哭,可眼淚卻根本不受控制。

  “我們信物又交換了回來,但是,你帶著我的二響環,我帶著你的玉佛,我等著你。”

  張啟山伸手輕挑吳邪的下頜叫他與自己對視,張啟山微微一笑,眼底含淚:“你放心,見不到你,我死都不甘心。我一定會長命百歲的活著,然後找到你。”

  嘴角輕吻,帶著眼淚的鹹味,原本百年難聚首的時光被這古墓相連,多了四年的情感交織,多了四年的日夜廝守。

  即便還有幾十年要等待,那有如何。

  至少在生與死之前,還有希望的等待。

  張啟山知道,吳邪如果返回現代,他會忘了這裡曾經發生的一切。沒關係,他記得。他會帶著這份記憶跨越幾十年的光陰,找到他的吳邪。

  ——END——

  PS:好像嚇到你們了……呃,真的完結了呀。

  再寫就是番外了。

  番外,嗯。

  其實完結也不是毫無預兆,可能大家覺得,即便是要分離,也得分離好幾章,或者解釋一些事。

  我忘了預告,如果我有預告,撞邪的完結就不會覺得很突然

  其實,本來撞邪是BE的。

  但是我說過,如果陳深是用來虐的,那吳邪就是用來寵的。

  沒捨得下手。

  真的完結篇在番外。

  最後一章里交代了很多事,一個是大家51章就猜到的越蘇,我沒有寫明,但是故事情節就是套用越蘇,也用了宿命論。

  吳邪七歲那年確實死了,但是屠蘇的魂魄為吳邪續命,因為他要與陵越相遇。

  其實故事如果講得太明白也不好,這樣失去了臆想空間,每個人對故事的理解都不一樣,我如果毋庸置疑的講了一個故事,那麼你們心裡的故事就會變成我的故事,而不是你們的故事了。

  另外,文里前幾章就拋出一個疑問,吳邪想不明白如果張啟山拿走了宣德爐,那麼吳三省拿走的是什麼?

  而且大家眾所周知,現代沒有二響環的真正下落,為了一切都歸於原位,所以文中吳邪把二響環還給了張啟山,玉佛是他保命的東西,也帶走了。

  宣德爐張啟山讓副官從府上帶了回來。

  一切回歸原位,他們才能好好活著,不更改歷史。

  即便張啟山滿頭白髮,即便吳邪已經完全忘了張啟山又如何?

  能再相遇,才是絕美而完整的故事。

  【番外】

  1944年8月,以張啟山為首第十軍堅持47晝夜之衡陽保衛戰,是抗戰史上極為慘烈的一場孤城保衛戰,同月8日,衡陽淪陷。

  大軍撤退至臨湘縣休整。整個抗日戰爭到達1944年時已是最慘烈的一年,儘管堅持陣地死亡無數,七年抗戰的疲憊終究成為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此時,大軍與長沙基本失聯。

  1945年9月,日本投降。

  為期八年的抗戰終於拉上帷幕,中國傷亡3500多萬人,國之大損。

  張啟山軍隊一行四百餘軍官同赴重慶與wei員長述職,大受獎賞,戰功無數,聲望震天。軍銜連跳兩級,成為同級最年輕的上將總司令。wei員長意圖將其收編入中央三一二軍駐守重慶,被張啟山婉拒。

章節目錄